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当前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发生人身损害时的主要表现形式,论述了铁路旅客人身损害发生后,铁路部门对旅客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特区法坛》2006,(6):47-47
报载,北京铁路法院向铁道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铁道部提高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金限额,铁道部巳修订相关赔偿金标准,并报国务院审批。  相似文献   

3.
一、铁路“旅客”范围的界定和铁路运输企业的责任期间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是铁路运输企业作为承运人将旅客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该合同的主体,一方是旅客,另一方为铁路运输企业。铁路旅客在运输过程中人身受到伤害除依法免责外,铁路运输企业应承担赔偿责任。在实践中要处理好此类案件,首先必须解决旅客的界定范围及铁路运输企业的责任期间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鹰远 《江淮法治》2013,(1):53-53
据628号国务院令,2013年元旦起废止《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同时。还规定删去《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这意味着所有乘坐火车的旅客不再被强制购买票价2%的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以及2013年起。铁路运输部门对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也不再限定为最高15万元。  相似文献   

5.
法政新知     
铁路旅客伤亡赔偿限额9月起升至15万多年不变的铁路事故赔偿标准终将成为历史。自今年9月1日起,铁路事故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最高赔偿标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为了明确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的损害赔偿责任,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铁路运输企业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旅客运输中发生的旅客人身伤亡及其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 前款所称铁路旅客运输中,是指自旅客经剪票进站至到达行程终点出站时止。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旅客,是指持有效乘车凭证乘车的人员以及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  相似文献   

7.
1994年 8月 13日国务院以国函 (1994)81号文批准铁道部发布的《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级铁路法院审理旅客与铁路运输企业之间发生的人身伤害索赔案件的权威依据。因为经过了国务院批准这样一道程序,铁路运输企业和铁路法院都视之为"行政法规",每有纠纷,必据此应对和判决,从无例外及它途。   根据这个《规定》,铁路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为 40000元人民币,一般而言,只有旅客死亡,才按这一标准赔偿。当然,根据 1992年修改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每位旅客还有 20000元保险金,但这也是旅客…  相似文献   

8.
旅客列车卧铺车厢的旅财案件有着很强的特殊性,此类违法犯罪往往是受害旅客成份较高、遗留痕迹物证少、证据搜集难度较大、涉案价值大、防范难度大、破案率低,严重侵害了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影响了铁路的服务质量和声誉。为了维护旅客列车的治安秩序,应加大巡查力度,建立联防机制,充分发挥警务区作用,注意信息的收集和研判,更合理的组织攻坚.  相似文献   

9.
刘宁  冯文娟 《中国律师》2011,(12):53-55
四、对高铁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几点认识 (一)我国铁路相关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的相斥性 1.铁路相关条例已不合时宜。 首先,保险方面的规定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显得陈旧。据了解,《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颁布于1951年。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而当时国内的商业保险尚未真正起步.保险赔偿还不规范。1992年修订条例到现在,已经过去近20年,继续使用此条例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制度适用情形复杂,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法学界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本文分析了水路旅客运输中对承运人保护的力度,国际海上旅客运输、沿海旅客运输和内河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中的热点问题,认为当前我国水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大框架是合理的,只需小规模的修改即可。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航空旅客人身损害的赔偿原则是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人身损害赔偿的界定出发,梳理总结了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原则的主要观点,提出并论述了国际航空旅客运输的侵权损害赔偿原则包括:全部赔偿原则;财产赔偿原则;衡平原则;限额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陈某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携带炸药,雷管进站上车罪舒秋膂非法携带炸药、雷管进站上车罪,是铁路法新增加的罪名。设立此罪旨在禁止携带作药、雷管进站上车,以切实维护铁路站车秩序,保护旅客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10...  相似文献   

13.
翁岱惠 《法制与经济》2010,(7):82-82,84
我国现行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制度存在着违反《保险法》、《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的诸多法律缺陷。本文通过对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法律缺陷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的法律建议,以期对我国铁路旅客意外伤害的保险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杨连专 《河北法学》2004,22(1):44-48
铁路旅客运送合同是我国旅客运送合同中最重要的一种。铁路运输行业的垄断性以及铁路运输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铁路旅客运送合同从订立到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都表现得极其复杂。本文分析了铁路旅客运送合同的成立、生效的时间及变更、解除的界限,界定了铁路旅客运送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论证了违反铁路旅客运送合同的归责原则及责任竞合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铁道部最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从12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规要求,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如果乘客赶不上普通列车,车票将作废。但是,购买了动车票的旅客不受此限制,还可以办理改签手续换乘其他车次。(11月30日中国广播网)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铁路法院作为专门法院,近几年来受理了一批备受社会公众瞩目的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件,这些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有数起诉因是铁路旅客认为铁路企业在履行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时存在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提起的诉讼。笔者在此摘录三个案例,以案例反映出的  相似文献   

17.
铁路旅客伤亡案件是指人们在利用铁路旅行当中所造成的意外伤亡事故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本文就铁路客运伤亡纠纷的性质及诉讼程序作一初步探讨.一、铁路旅客伤亡纠纷的性质对于铁路旅客伤亡案件有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旅客伤亡是由于他人的不法侵害所致,其性质为侵犯人身权利,应属侵权行为,对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应按照有关刑法和民事赔偿的原则处理.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旅客伤亡案件仍是铁路运输合同纠纷,对铁路旅客伤亡案件的处理应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三种观点认为,铁路旅客运输实行的是强  相似文献   

18.
任英杰 《法制与社会》2014,(14):193-194
"中途上车"是指在车票有效期内,铁路旅客持所购车票在按车票规定日期发车的该次列车所经的中途站上车的行为。其实质就是旅客在铁路客运合同生效后,以自己的意思单方变更合同内容,对承运人债务进行部分免除的行为。旅客享有"中途上车"的权利,其座位(铺位)应该由铁路承运人予以保留。当前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应当建立相应的旅客"中途上车"通知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关于海上旅寄运输合同的规定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沿海和国际海上旅客运输的需要,海商法第五章对海上旅客运输合同作了规定。本章规定是依照《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制定的,吸收了该公约实质性条款的主要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旅客及其行李如因承运人或其雇佣人的过失而遭到人身伤亡和损害,应由承运人负责赔偿;第二,如由于海损事故而引起旅客人身伤  相似文献   

20.
让旅客满意,是铁路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铁路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文章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同当前铁路客运企业现状相结合,从铁路客运企业营销的特点出发,针对铁路客运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从"旅客满意"的测评系统、"旅客满意"的服务保证系统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与探析,提出了铁路客运企业营销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