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对农业合作化的研究,一般认为急躁冒进偏向集中反映在1955年下半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历史资料表明,农业互助合作中的急躁情绪在运动初期已有显露。从北京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历程看,在1952、1953、1954三年冬季连续出现递进势头,运动的每次推进均伴随着急躁冒进,紧接着就是一次纠偏。本文对这一历史过程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业合作化高潮前短暂的整顿和有限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7月至11月,毛泽东在严厉批判“小脚女人”思想,主张农业合作化运动大发展的同时,也反复提出注意质量和进行整顿的思想。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召开后,根据毛泽东强调注意质量和进行整顿的最新指示,一些省份曾经进行过短暂的整顿和有限的控制。这是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前鲜为人知的插曲。  相似文献   

3.
李俊 《世纪桥》2011,(18):50-51
农业合作化运动希勤村经验的创立者——于文化1955年,是全国范围内农业合作化运动全面开展的一年。针对一些地方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够积极、观望不前的情况,毛泽东于7月31日在中央召集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一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此报告后入选《毛选》第五卷)。在这篇报告里,毛泽东在批评了那些"像一个小脚女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陈登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风雷》,以1954年冬到1955年春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通过淮北一个落后乡村生产自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描写,表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在生产斗争中的革命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5.
1955.11.2日至3日,毛泽东主席在南去列车上,沿线分别与德州、泰安、济宁等地负责人谈话,主要谈了农业合作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我国农业合作化理论的奠基人,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拓者,他有关农业合作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毛泽东有关农业合作化的思想,总的来讲是正确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但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由于脱离实际,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也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今天,研究毛泽东有关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不仅对于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1955年11月,毛泽东南下视察途经松江,听取松江地委关于农业合作化、镇压反革命、防治血吸虫病和绿化工作的情况汇报,这四个问题与毛泽东此次南方视察的主要目的——推动农业合作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1955年6月6日至1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前往松江重点视察陈永康的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调研期间,宋庆龄除先后听取松江当地领导关于农业合作化、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工作汇报外,还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农民促膝谈心.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制的若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农村合作制的理论,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实践中萌发,在50年代前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1955年"五月变化"以前,毛泽东否定了经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动摇乃至消灭私有制,但又坚持保护农民互助合作和发展个体经济的"两个积极性",提出农业合作化应包含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两部分;"五月变化"以后,他要求进一步加快合作化,提出"大发展"方针,开展反"右倾",强调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指导合作化运动。  相似文献   

10.
戴安林 《湘潮》2010,(4):52-56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严厉批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某些领导人落后于群众,“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这是错误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试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对中农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党在农村所实行的阶级路线和有关政策,历来对中农都是巩固地团结和保护的。中农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其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况是有积极意义的。建国后,在土改以及农业合作化的前、中期,党对待中农一直实行了正确的政策。然而1955年秋以后,党对中农阶级的分析上起了变化,我们不能不看到这种变化所导致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失误的一个原因。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个探讨。一、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从1955年秋起发生了某种变化。土地改革以后,我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  相似文献   

12.
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周游列国(他自己的幽默说法,即通过看材料了解各地的情况),看了全国各地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几百篇报道,认真而又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数次提到自己在建国后作过两次大的调查研究,一次是听取中央各部委的汇报,一次便是1955年的周游列国,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为此,毛泽东亲自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3.
陈晋 《学习导报》2015,(7):39-4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百科全书”在“三大改造”的过渡时期,中央领导层1955年春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和规模,有一些不同意见,甚至出现争论。为了弄清楚基层农村究竟是怎样搞合作化的,搞合作化中遇到什么问题,合作化起来后有什么好处,好的、中等的和差的农业社各有什么特点,毛泽东阅读研究大量报告和通讯,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为该书写了两个序言。全书收录176篇文稿,90多万字,在当时被称为“农业合作化的百科全书”。该书第一稿叫《怎样办农业生产合  相似文献   

14.
1955年夏季以后,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各级青年团组织纷纷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和活动参与农业生产,青年生产队(组)就是其中一种组织形式。1956年初,青年团中央向中共中央提交报告,拟在全国推广。中共中央书记处第四办公室认为:青年生产队确有一些积极作用,但普遍建立的条件与经验尚不具备。1月26日,邓小平审阅报告时,同意中央书记处四办的这一意见。  相似文献   

15.
沙敏 《北京党史》2013,(3):45-46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区域的扩大、人口的激增,机构与人员相应也在不断增加,但编制已经超过了实际工作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进行了两次精简机构工作。第一次机构精简和人员整编工作从1955年3月  相似文献   

16.
访问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在1955年。这一年毛泽东的思想变化比较大,党内的争论也比较大。省市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曾激烈地批评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特别是点名批评邓子恢,说他犯了右倾错误。这个问题现在中央已经作了结论,认为邓子恢当时的主张是符合实际的,并为他平反。这件事已过去38年了,人们回想起来,都认为1955年这场争论来得很突然,您现在怎么看? 杜润生:1955年的事情,从毛泽东同志本人说变化并不突然,他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已经完成了两个革命转变的思路。过去人们在许多场合听过中央领导说,非社会主义因素将存在一个较长时期。此期间要  相似文献   

17.
解放前,福清全县工业、手工业者共226户,私营商业1109户,从业人员1978人。1955年,县委根据《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精神,在完成社会主义农业初级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合作社之后,就把对私人工商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到了议事日程。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一个晚上“一步登天”实现公私合营的消息传到福清,大大促进了福清对私改造的进程。县委立即制订了“对私改造全面规划的初步意见”,并成立了领导小组,6月份开始工作,至年底  相似文献   

18.
宋湛 《北京党史》2007,(3):48-50
2007年5月,北京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回顾中共在北京的发展历程,1955年召开的北京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无疑起着里程碑的作用。大会的筹备1954年6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  相似文献   

19.
1955年下半年,随着党内对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所谓“小脚女人走路”的“右倾”观点的批判,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追求高指标和忽视综合平衡的冒进势头。因而,从1956年年初开始,为了组织好1956年的生产建设和实事求是地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在经济建设上曾一度开展了反冒进斗争。  相似文献   

20.
1953年,党中央制订了总路线,提出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问题上不适当地批判所谓“小脚女人”走路,引发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过早到来,接着发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