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登州港是我国古代建筑年代较早、设施保存较完好的著名北方港口,不仅在交通运输和海防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还是中国古代沟通和促进沿海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对外开放港口,对中国航海文化的发展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从先秦时期的政治色彩浓厚的封禅活动,到西汉时期作为对外用兵的基地,再到隋唐之际航海运输乃至对外交往的重要枢纽,登州港存续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与当时中国政权统治中心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和密切的联系.试以政治中心地理位置及其变迁为研究主线探析定位登州港的发展和变化,揭示登州港逐步登上华夏文明核心精神传承与发扬海外的起点地位的深刻原因,进而以政治学视角剖析在自然经济阶段政治统治中心与航海港口事业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自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作为君主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形成对于君主的依附性,然而在官僚制度的实际运行中,又具有不受君主意志左右的自主性存在。本文即旨在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进行具体考察,揭示这种自主性的表现,分析其根源与实质,考察这一自主性对官僚组织的功能以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以此说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试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韧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形成于秦汉时期。各朝相沿不息。实施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试官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上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对今天实施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周以后的古代中国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在宗教发展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较早地出现了理性化思潮、无神论观念,儒家思想的成熟与完美为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的最高哲学,先人而后神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大大降低了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祖先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其它神灵的信仰与崇拜,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中国人注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体系中的轴心性的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研究是近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讨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含义范围出发先后分析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两种不同的形态,解释了这一制度背后隐藏的精神,及其转化问题。指出了汉代以后的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以法律制度反贪防腐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制反贪防腐的基本思想,其一是通过立法用以防腐惩贪;其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得以拒腐防贪。另一方面是法制反贪防腐的基本实践历程,它大约经历了隋唐前立法治贪逐步兴起和唐宋后以法治贪逐渐完善和系统化两大阶段。  相似文献   

7.
亲缘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亲亲、尊尊则是亲缘政治中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和利益安排秩序的基本原则.这种亲缘政治原则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发展,决定了中央君主统治权力和各亲缘集团层级权力的协调和统治治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而各亲缘集团力量的发展变化又会改变原权力结构关系和统治治理秩序,井导致一个个王朝统治的兴亡和更迭,成为历代王朝兴亡发展的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8.
应小丽  韩俊 《学理论》2014,(12):21-22
中国古代父权制下的妇女在参政路上尤为坎坷,但她们中很多人依然在政治的舞台上熠熠闪耀、发挥着不可泯灭的作用。中国古代妇女参政的主要途径有预闻与规谏、谋事与权变、批阅奏章、立遗嘱、和亲等等,这些参政的妇女有的为江山社稷贡献出不菲力量,但也有被冠以"红颜祸水"、"穷凶极恶"的骂名。我们结合史实来认识中国古代妇女参政途径的同时,也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无数清官名臣的光辉事迹被载入史册,其中蕴含着尊老孝亲、治国安邦、作风俭廉、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的人格力量也随之流芳千古、熠熠生辉。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应深刻总结古代清官人格力量的形成机制,探寻其向现代转换的实现路径,建构新时代的政德文化:弘扬古代清官“修身正己”的人格力量,提高领导干部自持力;弘扬古代清官“勤政恤民”的人格力量,增强领导干部为民意识;弘扬古代清官“为政俭廉”的人格力量,引导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丰富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具有重要意义。要着眼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能廉”制度建设;要着手于完善领导干部激励保护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促廉”制度建设;要着重于实现权力运行的法制化,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保廉”制度建设;要着力于完善监督约束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必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德国民法典的具体法律条文入手,分析了德国民法典上所体现出来的物权概念的主体、客体及物权的内容。最终作者认为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概念应定义为:对有体物的直接支配权。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理论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多年来引起众多中西方学者对它研究和关注。以往的研究着重揭示市民社会的理论意义及其在西方社会引发的价值,而对中西之间的社会差异性和基础关注不够,缺少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探讨,使人们对它如雾里看花,难窥其奥。本文通过对市民社会思想的实质及演化路径的分析,剖析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阐述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思路,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应本着以权利为本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鼓励诚实信用的指导思想,在篇章结构上,应按照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个性来构造我国民法,将逻辑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应制定物权法而不是财产法,同时分别将人格权法、知识产权法和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14.
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大法律问题之一。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多个法律领域、多种法律手段,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来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构建个人信息保护的多元法律体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3月审议表决《民法典》,还将计划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将迎来历史性突破,以民事基本法与行政单行法构筑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将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民法典编纂始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于2020年3月全国人大进入最后审议阶段。回顾民法典编纂进程,交锋激烈,有理念冲突,有体系之争,更有制度辩论,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民法的现代性命题。本文从民法典编纂的社会基础、基本原则演化、知识产权入典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四个主要维度,对此核心命题进行简要回顾和梳理,重点展示民法典编纂的现代性及其限度,旨在深化理论认知和实践探索,以期对当下及今后的国家法治建设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地方官员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从公共选择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官员诚信缺失的真正根源在于公共选择的基本规则:官员选择标准中对诚信重视不够,政治市场对官员自利行为监督约束不力,领导体制中对官员失信责任划分不清,管理体制对基层官员责任设定的不当,以及对权力寻租治理不力,都是导致官员非诚信行为的原因。重建地方官员诚信必须从改革公共选择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三权分置”是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法典(草案)》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将于2020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在“物权编”简单移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经营权的个别条文,解决了土地经营权定性不明的问题,但使《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逻辑紊乱、利益失衡、无法放活经营权等问题进一步固化、显化,亟待作出实质性修改。其进一步修改应以实现“放活经营权”改革目标为基本遵循,坚守“物债二分”基本理论,充分尊重中国实际,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8.
吕虹  王泉 《理论导刊》2006,1(8):49-51
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礼”与“刑”的完全融合,其中虽然包括了古代全部的法律文献,但是以确立权利为基础的体系化的成文的民法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于忽视“个人”,不讲平等,不讲权利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制约了中国古代民法的发展。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变革总是取决于自身特定文化背景,所以在我国当前的民事立法中,仍然应当注意传统习惯的重要性,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把握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20.
Hammer J 《Newsweek》2002,140(1):22-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