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正[案情]2014年6月份,乙经人介绍往某地产公司工地配送建筑材料,乙将建筑材料用货车拉至该工地后,甲见状上前对乙说"你往这个工地送建筑材料,每吨得交给我50元钱",乙未予理睬,甲便离开。次日,乙再次往该工地配送建筑材料,正在将建筑材料卸下时,甲在该工地转悠,再次遇见乙,甲上前对乙说"这个工地的建筑材料都由我送,你不能往这儿送,你走吧",甲乙二人因此发生争吵并撕打在一起,甲乙均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5月 2 8日晚 ,社会青年甲、乙、丙、丁 (年龄均为 1 8岁 )从舞厅回家经过某软件商店的存货仓库。甲提议 :“我白天见这仓库里放了很多光盘 ,我们去搞一些来卖吧。”乙、丙、丁随即附和。四人趁着夜深人静 ,用钢管撬开仓库大门 ,各自拿了两箱电脑软件。甲离家较近 ,所以很快搬了软件回到家里。乙、丙、丁走在后面 ,想想不放心 :万一第二天被发现了怎么办 ?于是三人合计后折回仓库准备毁迹。乙说 :“便宜了甲这小子 ,要是出了事 ,我们就说是大家一起放的火 ,让他跟咱们有难同当。”于是放火烧了仓库 ,火趁风势烧了附近的几间民房 ,共…  相似文献   

3.
丁某是盗窃共犯还是同时犯●赵新河案情:甲、乙、丁商量一同到旅客列车上行窃(乙是造意犯),三人上车前遇见丙,丙欲同往,乙开始不同意(因乙与丙以前打过架,关系不好),经丁劝说,乙方同意让丙同往,但乙说:“上车后我们各搞各的。”并说丙、丁在一起干,乙自己与...  相似文献   

4.
[案情]甲与乙、丙和丁合谋做全款车抵押贷款生意,由乙出身份,丙联系购车,丁出资,共同购买一辆轿车,车辆登记在乙名下,乙给丁出具借条。后以车贷款未果,丁提出将车辆过户给自己,借条还给乙,四人协商未果,后丁准备将车开回山东。甲得知消息后,告诉乙和丙,三人合议偷出车子相关资料和钥匙,并换掉借条。  相似文献   

5.
一、简要案情某日晚,甲、乙、丙三人因缺乏食物,预谋去村民家偷盗大米。晚12时出发前,乙携带了手电及一把长18厘米的水果刀,甲与丙见后未提出异议。三人窜至某镇村民柏某家,由丙在外望风,甲与乙爬窗进入,乙将刀交给甲。两人寻找大米未果,至柏某房内继续搜寻,惊醒了睡眠中的柏某,柏某坐起高声叫喊,乙即上前用手电照着柏某喝道:“不要叫”,甲亦上前持刀威胁,柏某见状一面高声呼喊,一面夺刀反抗,甲用刀猛刺柏某胸部一刀(柏因被刺破主动脉弓,造成大失血死亡),乙见状即呼“快走”,并顺手拿了两包瓜子,三人夺路而逃。二…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某公司老板安排公司员工甲接待外地来的三个朋友乙、丙、丁。甲安排三人入住宾馆后,乙提建议嫖娼,丙、丁表示同意,三人请甲帮忙联系卖淫女,由丙给甲900元人民币作为支付嫖资的费用。甲知道其曾经去过的某足疗店有卖淫女,便电话联系该足疗店经营者戊,说明要带三名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四月三日下午,张某与甲、乙、丙三人途中遇其同学阮某,阮要求张帮他去抢回被丁抢去的赌资,张答应并带领甲、乙、丙跟阮至丁家。见房门锁着,甲即用随身携带的匕首拨开窗门,张等数人相继跳窗入室。甲、乙、丙入室后,盗窃了录音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资组建,其中甲占公司股份三分之一多,乙、丙、丁三人占公司股份不足三分之二,四股东按公司法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红玲 《中国公证》2006,(10):37-38
甲、乙、丙三兄弟的父母去世并遗留下房产一套,但甲、乙、丙三兄弟一直未对该遗产进行分割。2003年,丁与甲、乙、丙三兄弟商量,决定购买这套房子,甲、乙、丙三兄弟均同意把房子转让给丁。于是,四人一起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公证处出具了两份公证书:一份为继承权公证书,证明被继承人所遗留的房产由甲、乙、丙三兄弟共同继承;另一份为转让协议公证书,证明甲、乙、丙三兄弟将房产转让给丁。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张某对王某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某一土地(该土地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地段)为其所有,并要求王某赔偿砍伐该土地上的树木造成的损失.一审法院认为甲丙丁地段为张某所有,乙地段属于王某所有,张某对乙丙地段的砍伐树木提出了整体性的损害额,未能分别计价,且未有其它证据能够证明乙丙地段各自的砍伐树木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强拿硬要”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彪 《中国检察官》2005,(4):99-100
[基本案情]甲乙丙三人酒后走在一村道上。这时,对面来三辆摩托车,在事前没有进行预谋的情况下,甲将三辆车共四人拦住说自己是交通稽查队的,向摩托车主要手续,车主说没有。乙见状说没有手续要罚款150元。车主三人不干,甲、乙动手打了车主并将车钥匙拔下。这时接着又来一辆摩托车,甲、乙、丙将这辆车截住。说他们是交通稽查的,车没有手续要罚款。车主说没钱,甲乙丙又动手殴打车主。车主拿出30元钱给甲。之后,甲乙又动手殴打第一辆车主时候,看见一辆三轮车开过来后,三人又将三轮车截住,车主拒绝出示手续和缴纳“罚款”。三人对三轮车主进行殴打…  相似文献   

12.
某女甲,现年七十三岁,一九二七年与乙结婚,生子丙。三年后与乙离婚,丙随父生活。父再娶丁,丙成为丁的继子,并形成收养关系。丙长大以后,对生父、继母尽到了照料义务。甲后与戊结婚,与戊子一起共同生活十年。甲早年经济宽裕,但在丙生活困难时从未过问。后甲家道中落,后夫去世,继子生活困难,因而无生活来源,乃想到亲生子丙。七九年由当地政府致函丙:“你和你生母间几十年从不来往,从实际情况看,你没有赡养生母的义务,希望你从亲戚情谊出发,适当给予资助。”丙同意每月资助十元,由当地政府转交给甲。今年三月,甲病床,生活不能自理,起诉来院,要求丙每月增付护  相似文献   

13.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甲某,系某基层派出所所长,掌握管辖区域内矿山开矿用炸药审批权。检察机关查明,2008年至2009年间,甲在了解到矿洞已出矿的情况下,分别向私营煤矿矿主乙、丙、丁三人提出投资入股矿洞,并向三个矿洞投入实股总计24万元(其中12万系甲的朋友委托甲的投资),后乙、丙、丁三人总计向甲"分红"138万余元,其中80万元系甲朋友的"分红"款,由甲转交,甲实得"分红"款58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一日晚,某甲在公路行走,不慎将一只装有五百元人民币的手提包失落。乙、丙、丁三人行走在后,乙发现后,将手提包括起。某甲发现钱包失落,便回头寻找,遇乙、丙、丁三人,都说是乙拾得了钱包,乙亦承认。甲要求乙将钱包退还,并以五十元作酬谢。乙称:“钱包是我拣的,不是偷的,绝对不会给你。”甲找村、乡治调组织要求解决,几级  相似文献   

15.
[基本案情]2006年5月初的一天晚间11时许,犯罪嫌疑人甲窜至某居民楼,乘夜深人静之机,分别侵入两户居民家中行窃,均未窃得财物。当甲进入第三户居民家中,正在翻挂在墙上的衣兜时,女主人乙听到动静,问了一声“谁”,甲因行窃被发现,遂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照乙,并上前用手打乙的头部,乙被打后呼喊救命,甲边打边说:不许喊,再喊就打死你。甲打了乙四、五下后离去。甲离开后,乙立即给正在楼下打扑克的丈夫打电话,称家里进来人了,让其快回来。乙的丈夫当即堵住楼门,将小偷抓住扭送至公安机关。甲在警方的讯问中对盗窃后被被害人发现,并对被害人进行殴打…  相似文献   

16.
某甲与某乙在街上游逛,后见另一同伙某丙与某丁争吵,某甲即不问情由上前拳击某丁胸部,某乙则突然拔出随身携带的猎刀向某丁胸腹部位猛刺,致某丁肝脏破裂大出血休克死亡。检察机关以甲、乙两人犯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认定某甲某乙两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某甲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共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在审理此案过程中,对某乙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并无争议,但对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则存在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某甲伙同某乙对某丁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因此对其以故意伤害  相似文献   

17.
樊明 《天津检察》2008,(6):55-56
被告人胡某因琐事与被害人李某发生争执。胡某为报复李某,给其同学杨某(案发时不满16周岁)打电话,并叫杨某纠集人报复殴打李某。杨某随即与甲、乙、丙、丁、戊等人联系,明确说明转天等杨某电话,到某地打架。转天中午,乙、丙、戊三人共同在网吧上网,杨某使用胡某的手机给乙打电话,胡某在杨某旁边,杨某在电话中问到乙是否带刀了,乙表示带刀了。  相似文献   

18.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甲系乙的表哥,因乙欠甲4万元长期不还,甲遂准备恐吓乙,让其还钱。某日下午,甲购买了绳子、电击棍、变声器及胶布等工具,并用其从乙父家中拿来的钥匙打开乙的家门,潜藏于床下。乙的妻子丙回家后,已经蒙面的甲上前捂住丙的嘴,并用携带的电击棍恐吓,致使丙不敢反抗。甲使用变声器对丙说:"你丈夫欠我钱,我是来要钱的,我不会伤害你。"丙说:"别伤害我,我包里有钱。"之后甲用带来的绳子将丙捆绑于床上,并用胶布将丙的眼睛和嘴部粘住。甲翻找丙随身携带的包,发现包内有300元现金及两张银行卡,后根据丙的提示在室内又找到一张银行卡。丙告诉甲3  相似文献   

19.
犤基本案情犦甲信用社为收回丁公司的逾期贷款,信用社主任王某主动与欠丁公司款的乙建筑公司联系,表示愿意贷款给乙建筑公司,由乙建筑公司将该笔贷款归还丁公司的欠款,甲信用社再从中收回丁公司的贷款。1996年10月29日,甲信用社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一份借款合同,乙建筑公司按甲信用社要求,联系丙公司作为其借款保证人。合同载明:借款金额人民币550万元,月利率11.76‰;还款期限分别是1996年12月25日还50万元,1997年1月25日还50万元,1997年4月25日还200万元,1997年5月25日还1…  相似文献   

20.
案情:甲、乙、丙三人共谋通过赌博骗取他人钱财。三人分工,甲充大款──某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乙负责邀人,当“托儿”,丙充当被邀来的“赌友”,先后赌了多次。每次赌博时,甲故意在身边放上一个密码箱,箱上面摆满100元大面值人民币,装出有巨额赌资的样子。每次用麻将赌时,都是“三打一”局势。通过“三打一”和换牌、偷牌手段,以甲的名义先后赢得赌款七万余元,被三人分掉。素增分析:人们对甲、乙、丙三人,以赌博名义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犯罪是没有分歧的。但对此案如何认定,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甲、乙、丙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