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37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时  相似文献   

2.
10年前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深圳指出,“我们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刻揭示,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位的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大力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然而,时至今日,对这一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最近,他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又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当前,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对于我们坚持党的三中全会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中提出,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中,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了反复的科学的阐述,表明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  相似文献   

6.
1992年春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向广东和深圳提出了发展目标和要求 :“广东 2 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 ,社会制度、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深圳人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谆谆嘱托。在喜迎经济特区成立 2 0周年的日子里 ,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委的部署 ,中央和省主要新闻单位纷纷聚焦鹏城 ,集中宣传报道深圳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做法与经验。深圳继张家港、杭州之后成为又一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经过 2 0年敢闯敢试的成功实践 ,深圳在推动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不同的情况下有过不同的论述,如: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开放搞活,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方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准确地把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精神,对于提高各级干部的工作水平尤为重要。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超过资本主义,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而提出的科学论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之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  相似文献   

9.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也是贯穿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重要思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6,(22)
我们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日前,本刊  相似文献   

11.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体会○雷建冯斌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陈云同志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时也指出:全党同志,时时刻刻注意,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是在新条件下,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及时而明确的行动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坚决落  相似文献   

13.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性任务。究竟怎样才能顺利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笔者认为,关键之一就在于切实把握好“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就是说,它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这个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精彩运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知,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要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要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制,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邓小平同志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时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建设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的社会主义;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这里,邓小平同志不仅阐明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而且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优越性逐步得到充分显示的具体奋斗目标。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建设富裕、发达、文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里讲的“要管用”,并不是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提出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分析目前形势,预测发展前景,有的放矢地、完整而科学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来,邓小平始终强调这个方讨,并有效地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科学地提出、一田地坚持“两手抓”方针“两手抓”,概括的说,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骨”和“筋”,精神文明建设则是社会发展的“气”和“神”。骨筋和气神是有机的统一体。在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战略任务中,必须做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努力培植跨世纪发展的精神动力。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培植精神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建…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哈尔滨理工大学高军哈尔滨电机厂党校于卫军邓小平同志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要实...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治国方略,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