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莆田,才俊辈出。莆田民间自古就有绘画传统, 以师带徒,培养人才。历史上莆仙艺术家曾以精湛书艺蜚声艺坛。近代,有被夸为“人物第一家”的李霞,有“北齐南李”之誉与齐白石媲美的李耕,有被刘海粟称为“意思横逸,功笔新奇”的黄羲等画坛“三杰”,开创了仙游画派。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李耕国画研究所, 同时活跃着王武本、李金冬、王琛、李再樵等一批画坛新秀,这一切都夯实了其“绘画画乡”的坚实  相似文献   

2.
黄叶,福建莆田人。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产生过许多名震中国画史的古典人物画家,如李在、吴彬、曾鲸、李霞、李耕、周秀廷等。作为李耕国画研究所的副所长,黄叶长期浸淫于闽中画派这一浓郁的艺术氛围中,耳闻目染,目击心追,从而形成了既体现闽中画派精髓,又具超越和创新性的古典人物画。在闽中画派中,《五老观极图》是这些大师们的拿手好戏,而黄叶的同题作品也不失闽中画派大家风范。他笔下的五老长发飘髯,充满传统文化的“禅”味,其面部表情充满大度、从容、自信、多思、睿智,仿佛正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在运笔着墨方面,黄叶也582006.6…  相似文献   

3.
仙游一中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福建省重点中学之一。近几年来,仙游一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祖国四化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较合格的人才,受到人们的好评,在第一个教师节被评为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是和校长郑金山一贯热忱工作,注重师生思想教育,勇于开拓教学改革新局面分不开的。去年,他被评为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他“人民教师”奖章。赤诚爱国,笃信马列郑金山同志的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侨,在他  相似文献   

4.
《福建乡土》2015,(3):65
李清达,号东屏山人,1946年出生,福建仙游人。福建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仙游李耕画院院长、莆田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宏偉的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里有多座福建著名工藝品漆屏風,上面的‘松竹梅’、‘松鹤图’、‘武夷山’、‘九鲤湖’等画便是福建著名画家李耕的作品。李耕(一八八五——一九六四年),字硯農,號大帽山人,出生於福建省仙游縣一個農民家庭。他是我國著名的傳統人物畫家,特别是以繪佛像晝著稱於世。  相似文献   

6.
张大千先生的长子张心智,中等个头儿,谈吐温文儒雅。他现在是宁夏自治区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张心智经常要接待慕名而来的各界客人。他谦虚地说:“找我来应该说是冲着大千父亲之名而宋的,我个人没有什么成就。”其实,张心智先生的国画造诣也很高。他的作品曾在美国、日本及香港参加过展出。幼时家教甚严,读的是私塾,在张大千先生的指点下,习墨作画。他印象最深的事便是随父亲在敦煌度过的那段日子。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先生为了探索国画艺术源流,带着张心智和弟子两赴敦煌,面壁临摹,从古代壁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7.
林瑞良,这个名字与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的名字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他是“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劳动模范”。他在融安县,在那里奋斗了26个春秋,全县19个乡(镇)以及全县的江河、山塘水库和池塘都留下他的足迹。 林瑞良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梭罗市的华侨家庭。父亲林云楷,原籍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祖上三代都是务农。祖父过世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1933年,父亲从福建飘洋过海,到印尼谋生。1938年,林瑞良出生时,辛勤操劳的父亲已积得一定的家业。父亲经常对他讲福建老家的事,教育他身居海外,但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根在中国。家庭的熏陶,使林瑞良从小滋长了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8.
李云鹏 《台声》2003,(3):38-40
是一个秋日下午的清凉天,我欣得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之子、曾任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张枭先生应诺,在他的客厅,听取他印象中的父亲。张枭先生口中的父亲,除了一身古典式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家气质,更多的是充满情趣和理趣的生活轶事。张枭说,幼时,父亲已成名,卖画收入应不菲,家中生活却过得非常一般,仅是饱肚而已。“记得小时,我就没穿过什么好衣服。”张枭笑说。张枭还透露:弟兄们告诉他:跟父亲住一起累得很,盖因大千先生太多“兴来之笔”,令家人忙活不息。张枭先生由此谈到富有又相对清贫的父亲;谈到父亲“爱尚与人异”…  相似文献   

9.
李伯安(1944-1998),河南洛阳人,20世纪末一位漠视功名、不求闻达、默默耕耘于国画人物之苑的艺术赤子。他广采博纳,融汇中西,大大地丰富了国画人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他痴情于北方老农,画风老辣而雄放。他历时十载创作的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以它高昂的立意、恢宏的气象、精湛的刻画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把20世纪中国的长卷水墨人物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1998年5月2日,画家倒在了正在创作中的人物长卷之前,他把自己完全地融进了“巴颜喀拉”那一派漫天皆白寥廓无垠的圣境。 人类美术史不会忘记李伯安。 ——乙丙  相似文献   

10.
《天津人大》2007,(8):1-1
李耕学.南开区人大代表、天津古文化街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古文化街商会会长。1985年,李耕学落户天津古文化街,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他经营的“乡景斋”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他没有止步,先后兼并、承包、租赁了古文化街的津门书社、问津轩饭庄、石头门坎饭庄、容书苑、天生金店、聚艺斋,与南开区鼓楼街办事处联合成立了“天津古街商贸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梁丹雯 《福建乡土》2009,(3):F0003-F0003
艺术简介 梁丹雯,1963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理事,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理事。作品入选《当代中国工笔画》、《当代中国画名家》等十几部大型作品专集。已出版《当代中国画家丹雯画集》、《美术教程国画篇》等。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台湾学者李耕以“万言书”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为“中华民族始祖”正名提议——请以“羲黄”取代“炎黄”。他的话道出了华夏儿女的心声,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在袁熙坤的作品陈列馆,我看到了画家的部分作品。袁熙坤擅长水墨画和油画,同时他还长于画动物中的狮、虎和人物肖像。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他的绘画创作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的故事之中。袁熙坤出生在云南省一个国画世家,父亲袁晓岑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然而袁熙坤的绘画之路完全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 袁先生说,由于秉性所致,他从小就  相似文献   

14.
柔坚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涉猎面很广的画家。他1919年生于福建省诏安县,自小爱画国画,“五·四”运动以后转学西画,后又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影响下,作起了版画。1938年,他参加抗战后,又以版画形式作宣传画、年画。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他曾热衷于水彩、水粉画,直至80年代后,又复转入中国画创作。他既在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民间艺术的宝库中  相似文献   

15.
可能你熟悉他们的唱腔,也熟悉他们的扮相,但你肯定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养生秘诀。 李慕良:活到老学到老 《海瑞罢官》、《赵氏孤儿》、《赤壁之战》、《沙家浜》……这些经典唱腔的设计均出自他之手;他是资深的京剧音乐作曲者,创作了《新东方赞》、《新八岔》等京剧胡琴(京胡)曲牌;他的操琴风格匠心独运,自成一家,世称“李派”。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台湾望族、现任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他的父亲连震东、祖父连横, 人称“台南三连”。连战的祖父连横(1878- 1936)字雅堂,号剑花。生于台湾安平县,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今  相似文献   

17.
力群先生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读书时,就聆听过潘天寿、李苦禅等国画大师的讲课,并画过不少课堂作业。由于力群先生早已打下了国画艺术的基础,再加上他在版画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数十年来又博览了无数国内名家之作,见识广博,所以在国画上一入手,便显示出了大家风度,犹如戏剧名家的反串表演一样,毫不逊色。他的不少国画作品参加了国内外画展,有的作品被陈列在一些宾馆和楼堂里,还有的被国内外朋友所珍藏。  相似文献   

18.
《福建乡土》2011,(3):65-F0003
艺术简介翁秀珍,号子翁,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寿山石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州烟山院画师。其寿山石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寿山奇石大赛银奖、铜奖等。其国画作品曾在国内外参展,并出版有多种画册。  相似文献   

19.
谢伯子先生喜欢画荷花,积70余年时日而情思不减,是因为他割舍不去对家母钱素蕖女士的眷恋。他喜欢画山水,这几乎贯穿了他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而未曾有丝毫懈怠,是因为他始终难忘首先向他打开艺术殿堂之门的外祖父钱名山和父亲谢玉岑。他也喜欢画具有魏晋风骨的古代人物,这其中的缘由何在?伯子先1923年出生在人文荟萃、历代文化名人辈出的江苏常州。他“早慧过人”,少年即有画名。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中国美术年鉴》(1946年版)介绍伯子先生说:“谢氏为玉岑词人长子,生有异秉。虽病喑而胸次寥廓,挥毫落纸,有解衣磅礴之概。家学渊源,得力于石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安》2001,(1):59
窦中亮,又名窦炬,30岁,河南沈邱人。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驻北京大学保安大队保安员。中国书道大学研修,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研修,现任书道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敦煌艺术研究会会员。  窦炬出生于豫东大平原,颍水之滨的书香世家,自少研习书画艺术,在自学的基础上,拜师研修,师法吴作人大师、郭钟永先生,执著于油画、国画及书法艺术之创作。  常言道“天道酬勤”,由于窦炬对艺术的痴迷不悔,作品陆续荣获国内大奖,并入编多部大型辞书画典。1999年人物画《踏诗觅句》及简历入编《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国画作品《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