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自1990年第4期起开辟“书评”栏以来,在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支持下,及时地评介了一些法学新著,对于传播信息、鼓励作者,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些书评还有一定学术深度,发人思考。但也毋庸讳言,还存在诸多不足。本刊在新辟此栏的“编者小语”中曾经希望:“书评不是广告,既要有实事求是的介绍,更要有发人深思的评论,有进一步的探讨。好的书评也应是一篇好的有新意的学术论文。”惜乎由于我们选编不严,此目的未能完全达到。正如有的读者反映,某些书评“有广告之嫌而无学术评论之实”。有的书评只着重于介绍新书在结构、逻辑、写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特点,而较少涉及书的实质内容,究竟有哪些新观点、新理论,如何评价,则付阙如,使读者无从体味,无所启迪。有鉴于此,从本期起,将书评栏改为“新书新论”,旨在集中评介其新思想、新观点或不同论点,五、六条很好,一两点也行,而不求对全书作全面介绍。凡没有发人思考的新观点或有争议价值的观点、有新论证的,即使编撰上有特色,一般不再评介。在列举新观点时,应力求言简意赅,有介有评。至于详细论证可由读者自己去看原书。溢美之辞务去,商榷之处须实。评介者固以他人为主,也可以由著者“毛遂自荐”。旨在传播新思想新信息,以供法学界进一步探讨。文长一般在2千字左右,欢迎大家赐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法学工作者出版的法学专著中,有不少学科研究“综述”,诸如:《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法学新思維》、《宪法学与政权建设理论综述》等等。这些综述著作展示了某一学科的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轨迹,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了检索与导向作用,是带有工具书性质的著作,值得提倡。“综述”虽然不是直接对本学科问题的研究,却也是一个科研的课題,即对本学科、本专题的研究史和研究成果的研究,它不应只是资料汇编,只限于罗列介绍,好的综述也可适当有编者的评论,提高其学术性。从目前“综述”的写作、出版情况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总结和改进,以利提高“综述”著作的编撰质量。  相似文献   

3.
下面这篇书评文章,既有对所评《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中新现点的介绍,又有对它的评议与商榷。本刊在开辟“书评”栏时,曾希望书评本身也是一篇学术论文,但过去某些书评“广告”意味多于学术份量,所以我们又将“书评”改名为“新书新论”,意在求得对新书中的新现点进行评介。马俊驹同志此文符合本刊意旨,值得一读(唯篇幅略嫌过长)。我们欢迎这样有介有评的学术性的“书评”或“新书新论”,但文字在3000字内为宜。  相似文献   

4.
《法学》1991,(9)
对法院判决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评判,即所谓的“判案评论”,是法学研究的一种新的形式,也是法学理论研究方法的一次新的尝试。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在“疑案探究”栏目中不定期地刊载一些对法院判决案件进行学理探讨的文稿。欢迎实际部门的同志积极提供这方面的案例材料,以便我们有选择地组织讨论、研究,使“疑案探究”栏目办得更好,真正体现学术研究的“务实、平等、求索”精神。  相似文献   

5.
《法学研究》2000,(5):161-161
《环球法律评论》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新近批准的刊名 ,自 2 0 0 1年开始使用。本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其前身为《法学译丛》( 1979年创刊 )和《外国法译评》( 1993年改名 )。《环球法律评论》以评介国外法学和法律为主 ,兼及中外比较。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中国法律和法学 ,提升中国法律学识的品位 ,本刊特设如下栏目 :主题研讨———就当前人们关注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理论前沿———介绍、评价当代法学理论的热点和基本问题 ;比较研究———就中外法律理论与制度进行比较 ;书评———介绍…  相似文献   

6.
邓正来教授集八年哈耶克研究之大成而推出的一部力作《规则·秩序·无知 :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 ,于 2 0 0 4年 3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为了庆祝这部哈耶克研究扛鼎之作的出版 ,推动学术对话和批评的深入进行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3月 5日召开了学术书评会 ,吉林大学文科各院系近百师生出席书评会。书评会由张文显教授主持 ,特邀评论人刘少杰教授、张贤明教授、马春文副教授、黄文艺副教授从不同角度做了主题评论 ,特邀嘉宾邓正来教授对他们的评论做了回应性评论。经特邀评论人同意 ,本期刊载其中的三篇书评。  相似文献   

7.
“行为法学”或称之为“行为主义法学”(又称“行为法学”)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中,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这一法学思潮,开阔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借鉴或汲取新的研究方法,以进一步繁荣马克思主义法学。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法学评论》创刊 2 0周年 ( 1 982 .1 0 - 2 0 0 3.1 0 )暨武汉大学建校 1 1 0周年( 1 893.1 1 - 2 0 0 3.1 1 ) ,武汉大学法学院和《法学评论》编辑部于 1 0月 6日至 7日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联合举办了“新世纪与中国法学期刊的历史使命”专题研讨会。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教授到会致词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全面介绍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概况 ,《法学评论》前任主编马克昌教授就如何办好法学期刊发表了讲话 ,《法学评论》副主编赵钢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法学评论》2 0年来的办刊历程和今后的办刊设想 ,并对与会代表表…  相似文献   

9.
正书评栏目是本刊的特色栏目,自推出之日起,便以服务学界同仁,评介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为更学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著作为己任,一直好地服务读者和将之打造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从2015年第1期起,本刊将对书评栏目进行改版:一、改版后的书评栏目在内容上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深度评论型文章,二是资讯评论型文章。二、深度评论型文章,除了对单本著作的评论文章外,将会特别欢迎对同一议题下的两至三本或数本著作进行深度评论的文章。该类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法学界 ,书评一直遭人冷落。有的学者只顾忙着埋首建构自己的宏大理论 ,少有余力反思他人的研究 ;有的学者则将书评视为文人打发空余时间信手涂鸦的“闲文” ,算不上“正儿八经”的研究成果 ;还有学者将书评看作“为他人做嫁衣裳” ,无论赞扬还是批评 ,都是替他人扬名 ,弄不好“吃不到羊肉 ,反惹一身骚” ,那就自讨没趣了。在这种学术氛围中 ,人们自然很少见到“寓创造于鉴赏之中”① 的有深度的学术评论 ,能见到的多是些碍于人情面子的“广告”文章或“歌功颂德”的吹捧文章。当然 ,也有少数人想借骂“名人”出名而“演绎”的笔仗文…  相似文献   

11.
郭道晖 《现代法学》2007,29(1):44-47
<正>我写过或讲过几次“法学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是早些年就提出的问题,至今为什么还作为问题提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邓正来教授的专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发表,使这个问题大大加热升温。我想这固然与他深层次的独到思考发人猛省有关,恐怕还意味着中国法学已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任务只有产生任务的历史条件业已成熟,才会提出。这也是他的专著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强烈反响的客观缘由。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58年第6期孟杰同志的评论“对政法工作跃进问题的几点认识”,是值得重视的一篇指导性的文章。但我对其中几个问题的提法,有些不同的认识: (一)评论指出:“需要看一下当前对敌斗争形势起了变化没有?”这是很重要的,伹分析不全面堑?经过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深刻地改变了我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全国已经展现了一个空前有利的政治局面。看不到这个形势,采取不符合形势发展的工作方法,会犯错误。但是,也不能忽视另外一面,即在整个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始终是国内主要矛盾。然而,评论却只是提及前者,来提后者。又如评论虽然强调了“如果敌  相似文献   

13.
历经140余载风风雨雨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近几年来在我国遇到了新的挑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它“缺乏系统性”,实质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就会使“我国法学不繁荣”等等。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取消论”。在法学领域里,这种观点直接影  相似文献   

14.
编后     
《法学》1995,(3)
开卷有益——这是读者的要求,也是编者的追求。为此,《法学》的文章力求“抓住新问题、阐述新观点、闪烁新思想”,从而给人以启迪。 本期刊发的《近代中西法律文化冲突概况》、《我国应尽快批准海洋法公约》、《谈军人的社会保险》及《我国制定反垄断法势在必行》等文章,颇有新意,值得一读。多年来,我们在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支持下编发了许多这类好文章,使《法学》在国内外赢得了好声誉。但是有更多的来稿不能被刊用,有的还并非是质量问题。我们面对这些给《法学》以厚爱的作者常常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5.
<正>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法学理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体系也日臻健全和完善,这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无疑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然而,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人类文明突飞猛进,“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大发展”已成为“现时代的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我国业已成型的传统法学理论进行全面改革也就成为必要。正因于此,法学界有识之士提出了“对传统法学理论提出反思”这一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祈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学术书评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学术对话和批评的重要形式。但长期以来 ,法学界一直存在轻视书评的倾向 ,甚至把书评排除在学术成果的大门之外。究其原因 ,在于法学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书评。我们见到太多为人捧场、商业广告式的书评 ,太多缺乏见地、言之无物的书评 ,于是以为书评不属于真正的学问。其实 ,研究性、批评性的学术书评 ,在理论价值上并不亚于一般的学术论著。严肃的、认真的学术书评 ,可能比一般的学术论著更有助于形成良性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机制 ,提升学术对话和评论的水平。基于这一基本认识 ,本刊推出“学术书评”栏目 ,刊载那些富于批评精神、富有理论洞察力、富含真知灼见的学术书评 ,以期扭转学术书评的形象和声誉 ,为中国学术规范和传统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法学评论》创刊十周年了。十年来,《法学评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宗旨,深入开展法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法学研究。对法律与现实的关系发表意见,对立法、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积极推荐我国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及时反映和研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推进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指导司法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个层面梳理了中国法律书评文章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非常糟糕的学术状况:其一,从形式上阅读,通过对中国法学创新网收录的、最近5年的15种期刊所刊载的数量上考察;其二,以达玛什卡的《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为例的书评文章的分析.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状况的一个侧面表达,因为法学学术创新与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的基本品格就在于知识贮备与积累,从而更可能出现法学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笔者作为军事法学工作者 ,以前曾在国内报刊发表过十余篇介绍美国军法的系列文章。一度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兴趣。而笔者主持翻译的《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也已问世近八年。从那时之后 ,美国军事法学又有了什么样的新进展 ,始终是我国军法界关注的问题。笔者最近有机会接触到这方面的情况 ,愿借《法学杂志》的一角 ,介绍给国内的同行。一、美国军事刑法的新变化首先 ,《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第 1 2 0条有重大的变化。该条原规定 :“除妻子以外 ,违背妇女意志 ,强行与妇女性交的 ,是犯强奸罪” ,修改后 ,删除了“除妻子以外”的规定。可见 ,美…  相似文献   

20.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繁荣我国军事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法学自古有之,但真正把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在国外本世纪初就开始了,在我国则是近十年来才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没有人公开认为军事法属于法学研究的范围,是一门必须认真加以探索的学科,既无专著,也没有一篇阐述军事法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