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造》2013,(9):73
说到长寿,几乎每年都有人更新长寿食物"排行榜",如果让你给最常见、最便宜的抗衰老食物打分,相信蔬菜、水果、谷物、红茶……一定都榜上有名。不过换个角度看,"怎么吃"有时比"吃什么"更重要。美国MSN网站刊文指出,只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以下10个饮食习惯,就能帮你找到那把长寿钥匙。  相似文献   

2.
新知     
《小康》2010,(1):14-14
懒散生活能长寿 英国公共健康专家彼得·阿科斯特教授说:“如果你希望长寿,一半的自由支配时间应该被‘浪费’掉。”他的研究表明,早起并且整日忙忙碌碌的人平均寿命较短,他认为,倘若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懒散的生活方式是长寿的关键,同时也是缓解职业压力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2,(8):11-11
<正>当"快餐"与"垃圾食品"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时,慢餐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们长寿的关键。慢慢吃饭能长寿"想长寿吗?那就吃慢点吧。"在以长寿著称的地中海地区,人们一顿晚餐可以吃三四个小时。这也被认为是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有研究证实,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会分泌一种腮腺激素。它可以被机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具有抵抗机体组织老化的作用。慢餐的几大健康理由:1.有助消化。充分咀嚼能促进胃液分泌,同时将食物磨得极细,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并直接减轻胃肠负担。2.慢餐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唾液入胃后形成保护胃部的蛋白膜,预防胃溃疡。3.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发胖。4.细嚼慢咽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坚持慢餐,  相似文献   

4.
秦海燕 《传承》2011,(24):62-64
巴马是世界第一长寿之乡,通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了其长寿现象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外,还与其悠久的敬老传统和长寿文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俗、乐观豁达的心态、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补粮"和"备棺"等文化习俗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发展极快。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县面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滞后;乱搭乱建问题突出;"候鸟人"管理压力大;长寿老人管理和保护薄弱;旅游景点景区负载过重等问题。为此,建议从加强规划管理和人员分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破解问题,促进世界长寿之乡"长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索穷 《人权》2004,(2):51-52
雪域西藏,高寒缺氧、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比较艰苦。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对生命的渴望非常强烈,藏族民歌中常有“次仁啦”(长寿)的祝福词,西藏牧民常用的见面语也是“次仁”(祝福长寿),名叫“次仁”的藏族人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党组织都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9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党内政治生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按照习近平同志"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思想,从中对我国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科学路径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6月8日,省政协机关举行《欢度百岁——江苏长寿老人风采》专题辅导报告。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出席。《欢度百岁——江苏长寿老人风采》一书,是继《我见青山多妩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孩子你好吗》后,经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写出版的又一本深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的书籍。该书通过综述、专题、个案等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世界预防医学的成果,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是最科学的养生法和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一、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基础世界上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可划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4种类型。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大力提倡地中海饮食,其饮食特点有:橄榄油的大量使用;水果、蔬菜多,每人每天平均500~600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因此我们不应就分类而谈分类、就分类而促分类,而应该着眼生活垃圾分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将生活垃圾管理从顶层设计方面加以提升,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来推动落实当前政策法规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11)
近年来,广西巴马长寿养生旅游获得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使巴马长寿老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当地传统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冲击,当地自然环境质量也日益下降。为让巴马长寿养生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旅游企业开发管理水平,发扬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游客素质,发挥"候鸟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广西贺州市长寿环境调查和评价报告》提出"贺州是中国第一个长寿市"。次年10月19日,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认证贺州为"世界长寿市"。贺州市充分利用"世界长寿市"这块金字招牌,创新宣传理念,打出"组合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宣传推介"世界长寿市"。运用新媒体传播"世界长寿市"贺州市树立"借助外力、提升内力"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健康,为了长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药"。为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远赴日本寻找保持年轻的仙丹。因为古人相信"服金者寿如金,服玉乾寿如玉",服食仙丹,哪怕是少量的试服,都起神效,活到两三百岁不成问题,就连吴  相似文献   

14.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他强调"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建设水平和党的整体状况的综合反映。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是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系统工程,是一篇很大的文章。民主生活会  相似文献   

15.
正广西是我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目前有16个县(市)获得"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占全国52个长寿之乡的近三成。5月11日,我区首届"中国长寿之乡"健康产品博览会在南宁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健康长寿·美丽广西"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区16个"中国长寿之乡"绿色健康长寿产品和健康饮食文化。图为观众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28)
正古物南迁之路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然而刘承琮老人却从来也没有后悔过。"能够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我很骄傲。"1918年,刘承琮生于北京北海东门御史衙门后院,2012年于北京逝世。这位长寿老人是古物南迁的亲历者,在他生前曾留下自述,叙述了他所经历的古物南迁。"我的父亲吉拉布(满名,汉名刘寿  相似文献   

17.
王强 《学习与实践》2015,(1):125-132
作为现代人我们如何认识当下的伦理生活,如何评估现代伦理生活的境况?这种反思必须抛开不同主义谋划之间的抵牾以及谋划方案在现实生活中阳奉阴违的历史怪圈,而从"伦理生活"这一概念的哲学要求出发理解现代伦理生活的起点。建基于对黑格尔"伦理生活"(Sittlichkeit)概念的解读,它不仅标识了超越现代道德主观性分裂的更高精神起点,而且展示出不同于理论形态的一种道德生活方式。以此为起点,在现代伦理生活的客观化、机制化场域中,一方面是伦理生活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面对现代道德的实践困境,主观"单一性"道德转向客观"普遍性"的伦理生活;另一方面是社会客观伦理机制的内在性规范要求,面对客观伦理可能维持一种恶的世界的状况,道德主观性的承认与规范性实践机制就成为必须。  相似文献   

18.
巴马人长寿探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正祥 《当代广西》2005,(15):61-61
位于我区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它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11日,首届巴马国际长寿学术研讨会在巴马县城召开,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为巴马颁发了世界长寿之乡认定书,这是国际自然医学会颁发的唯一一份长寿之乡认定书。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百岁以上寿星有74人,占全县总人口23.88万的万分之3.9;90至99岁的老人有45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万分之19.09。百岁老寿星的比例之高,举世罕见,且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  相似文献   

19.
冬食讲究多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播长寿经验.展示和平盛世的寿星风范,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社会保障,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8年起,每年重阳节按年龄大小,排出健在的“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第二届即2009年度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于2009年10月25日在“中国长寿之乡”山东省莱州市揭晓。  相似文献   

20.
<正>逢双休日,布置孩子们回去写第一周的生活日记。他们问道:"老师,写什么内容呢?"我说:"就写春天吧。大家利用周末时间好好地出去找一找春天,看看你们都是在哪儿找到她的?"这便是他们开学以来写的第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