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军 《政策瞭望》2005,(7):41-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促进金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在哪里?针对这两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中,把生态概念引入到金融领域,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着力创设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  相似文献   

2.
记者获悉,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发布。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5月5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学概念,是金融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金融生态一  相似文献   

4.
广西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林 《桂海论丛》2010,25(2):90-94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广西吸引资金,提高金融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广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安全。目前广西金融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资源配置不优、信贷投放单一、市场结构失衡、产权制度缺陷、信用体系未立、法律制度不全、经济基础薄弱等制约因素,需要制定适宜发展的金融政策,设计进退有效的市场路径,打造流通顺畅的融资平台,构建灵活有效的监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产权制度,构筑全面立体的信用体系,完善规避风险的法律制度,创建稳定协调的长效机制,助推方兴未艾的县域经济,调整产业失衡的经济结构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包括伪造、变造、签发空单、骗取票证等,具有实施犯罪前的预谋性,诈骗实施过程中的智能性和迷惑性,金融诈骗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失衡”与“无序”是金融诈骗犯罪的特定社会原因;行业的积弊和无序是金融诈骗犯罪的行业特殊原因。对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社会性预防──强化制约金融诈骗的社会控制;规范性预防──加快金融法规的建设步伐;机制性预防──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厦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鉴于我国目前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的现状,本文拟以一人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与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分离与融合的原因为视角,比较分析两种企业法律制度在我国信用法律制度中暗合的根源,为两种企业法律制度找到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商事信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白鹤祥 《当代广西》2006,(19):16-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诚信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才能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当前,企业、…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3,(6):2-2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人大获悉,《上海市社会信用管理条例》已列为今年立法预备项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已纳入地方立法。张春景和盛雷鸣两位代表在今年初该市人代会上领衔提出议案,建议通过地方立法,提升诚信的法律地位,明确信用机构、征信管理体制和失信惩戒法律机制;依法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人员为切入点,以个人身份证信息和银行业征信系统信息为基础,整合税收、公用事业费用、养老、医疗、保险以及法院民事判决等基础信息,逐步形成以法治为保证、以金融、税务、工商、行业监管等个人信用数据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诚信一直被国家和民众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而肯定和推崇。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在金融领域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加强金融领域诚信建设,要做到提升全民信用意识,打造优良信用环境;发挥金融机构在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用,夯实银行信用基础;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系统,搭建信用数据平台;制定和完善金融信用有关法律、法规,提供金融信用制度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游占芬 《前沿》2006,(2):30-31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加强信用建设,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因此政府、社会、企业和银行必须齐心协力,联手打造中国金融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作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南阳市农村信用社将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利时机,认真总结已有的经验,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进行大胆探索,认真实践,为区域金融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以信用乡镇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建立健全配套的正向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步伐,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全市农村信用社对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让我们看到金融体系的改革正从继续进行金融企业改革逐步延伸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加强金融监管的投入和在适当时机建设统一的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鼓励金融创新,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做有信用的金融生意,遵守稳健的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袁明 《当代广西》2006,(21):55-56
随着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新格局的构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广西逐渐成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经贸和科技往来的大通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是,征信体系建设仍然是目前广西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快广西征信体系建设,培育广西现代信用文化,对促进广西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一、完善的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和金融稳定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商品流转、资金融通都离不开信用。如果社会信…  相似文献   

14.
辽宁日报:社会诚信是我们每个居民都希望看到的,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更多的是依靠自律,如今要用制度来规范它.让我们很好奇未来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什么样的?章政:社会信用体系运转的核心就是要记录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司法部门等)的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的信用是好是坏,警示社会主体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并且以此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它能够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说到底,这是一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转型期“三位一体”信用文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我国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危机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是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道德、经济、法律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内涵;构建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公民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建设由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组成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佳 《理论月刊》2008,(9):121-123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体系的建构是我国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命题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它的颁布在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体系构建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暂行办法》对被征信人的重要实体权利以及程序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定,需要在执行和探讨中完善。也为法律、征信市场、政府监管"三位一体"之制度重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把握信用体系运作机制完善我国信用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冰 《岭南学刊》2002,(2):55-58,50
信用的功能要靠健全的信用体系才能完成 ,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 ,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健全的信用体系应该是 :商业信用为基础 ,银行信用为补充 ,票据信用为中介 ,国家信用为约束 ,信用法律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为保障。各种信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19.
马小红 《前沿》2006,(10):42-43
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着重从体制与人的素质的相互作用中挖掘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源.从法律约束与宣传教育的角度探讨建立会计诚信理念,规范会计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潘斌 《人民论坛》2012,(36):98-99
大量的小微型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资金却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小微型企业在我国改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法律保障的大背景下,要抓住机遇,提高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自身信用体系建设,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快自身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