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高学术水准推进中德交流———祝贺《德国研究》杂志创刊十周年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德国研究》是我国唯一一本研究德国问题的学术刊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同济大学与德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办这本杂志的基础。这本杂志已超越了我校原来工科大学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范...  相似文献   

2.
贺词     
贺词中国德意志研究会会长王殊热烈祝贺《德国研究》创刊十周年。这些年来,《德国研究》对增进中德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很有益的作用。中德两国虽然制度不同,但都希望加强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而且也没有历史纠葛和利害冲突,从而为两国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汝信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位有关专家 ,以及《当代韩国》杂志编辑部的有关人士 ,各位好 !首先 ,我代表韩国驻华使馆热烈祝贺《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当代韩国》是韩中两国 1 992年建交后的第一份韩国学专业学术刊物 ,今年正好是其创刊十周年 ,并已发行了 38期。《当代韩国》发行以来 ,对韩中两国的友好发展 ,以及中国的韩国学研究发展起到了一个引导性的作用。今年是韩中建交 1 1周年 ,两国关系以今年 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为起点 ,逐步发展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政治方面 ,韩中两国国家领导人间的互访定期进行 ;经贸方面 …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吉庆祥和的羊年,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当代韩国》杂志创刊十周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创办的《当代韩国》是中韩建交之初最早诞生的两国学术界人士合作的出版物之一。它在中韩两国的文化和学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欣逢盛世 ,双喜临门。在迈入新世纪之际 ,本刊以扩版增页的新姿容迎来了创刊 15周年。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向我们提出了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新任务 ,《德国研究》杂志的问世正当其时。经过诸多学者和专家的多年扶持、关注与厚爱 ,杂志的学术地位节节上升 ,除被多家全国重点大学列为核心期刊外 ,已刊发的大量论文被公开转载和引用 ,它如今己成为了解我国对德研究成果的必读期刊。(德国研究》杂志 15年的历史是一个里程碑 ,它记录了我国的德国研究由起步走向全面发展的历程。近…  相似文献   

6.
特约稿件十载华章传友情———祝贺《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  2 0 0 3年春夏合刊 (1)……………………………………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专题创刊十年感言 2 0 0 3年冬 (1)………………………………纪念《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 2 0 0 3年冬 (2 )……………在《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 0 0 3年冬 (3)……………………………………………………………韩中交流之窗———《当代韩国》 2 0 0 3年冬 (4 )…………守业更比创业难 2 0 0 3年冬 (5 )……………………………“文化市民社会的扩张和深化”给 中韩两国留下的新课题 2 0 0 3…  相似文献   

7.
《当代韩国》杂志创刊于 1993年 ,至今已走过 10个年头。 2 0 0 3年 11月 14日 ,院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教授 ,韩国大使馆公使魏启出先生、韩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韩在先生以及文献信息中心的领导、从事韩国研究的专家和《当代韩国》编辑部编辑等 2 0余位学者共聚一堂 ,召开了“庆祝《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当代韩国》编辑部主任黄育馥教授主持了会议。她在欢迎辞中谈到 :10年来 ,《当代韩国》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任领导和韩国驻华大使馆的亲切关怀 ,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  相似文献   

8.
本刊启事     
本刊启事《联邦德国研究》杂志创刊于1986年10月,1988年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准,获沪期字第054号准印证,并同意向国外发行,1993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获国内统一刊号:CN31-1661/C,并同意改刊名为《德国研究》,11月获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9.
《德国研究》2011,(4):2-F0002
《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德国研究》2015,(2):2
<正>针对不断有冒充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德国研究》杂志的网站出现,我们郑重声明如下:由同济大学主办、我所承办的《德国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准出版的社科类期刊,受国内外版权法保护;《德国研究》杂志目前尚未开通任何形式的在线投稿系统,也从未向作者收取过审稿费或版面费等费用;凡以我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名义建立在线投稿系统并收取费用的网站均为假冒、诈骗网站,已构成对我所和《德国研究》杂志的侵权。我们已向国家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1.
《德国研究》2012,(1):F0002-F0002
《德国研究》杂志(季刊)创刊于1986年,原名《联邦德国研究》,1994年起更改为现名,到2011年底已整整出版了100期。从本期开始,我们决定改版。最初改版的想法,只是想方便读者携带、复印和收藏,可是当正式启动改版工作的时候,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使命感,那就是作为办刊人和编者,我们有责任向读者不仅呈现一种新面貌,还要奉献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我刊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青年朋友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3.
正《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我刊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青年朋友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德国与中国———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刘立群、孙恪勤主编 ,时事出版社 )已于近日出版。该书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2 0 0 2年 1 0月底召开第十届年会后为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而出版的文集。书中收录了数十位中国的德国问题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涉及德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 ,对三十年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书中还收录了德国驻华大使博德磊先生的演讲。自 1 972年 1 0月 1 1日中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中国、德国乃至世界的局势都发…  相似文献   

15.
为增进中德人民间的相互了解而努力———纪念德国研究所建所十周年德国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马大地1995年11月25日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建所十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在中德悠久的交往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在中国创建专门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  相似文献   

16.
《德国研究》2012,27(1):1
《德国研究》杂志(季刊)创刊于1986年,原名《联邦德国研究》,1994年起更改为现名,到2011年底已整整出版了100期.从本期开始,我们决定改版.最初改版的想法,只是想方便读者携带、复印和收藏,可是当正式启动改版工作的时候,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使命感,那就是作为办刊人和编者,我们有责任向读者不仅呈现一种新面貌,还要奉献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当代韩国》2014,(1):1-1
正《当代韩国》满心喜悦地迎来了20岁生日。20年来,作为中国唯一一本专门研究韩国的刊物,《当代韩国》已经发行了79期,完整地记录了中韩建交21年来学术研究的全貌,是中韩两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为加强中韩学术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庆祝《当代韩国》创刊20周年,2013年12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主办,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协办的"《当代韩国》创刊20周年,中韩人文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  相似文献   

18.
历程坎坷前途光明──《东南亚研究》百期回顾与展望本刊编辑部这些年来,我们这类办学术刊物的人,都感到日子十分难过,偶然的一天,我们发现我们的《东南亚研究》杂志从创刊到现在,竟然出到100期了,哎呀,这可不容易呀!一份能出到100期的杂志尤其是专业性学术...  相似文献   

19.
祝辞     
祝辞德国驻中国大使康拉德·赛茨尊敬的《德国研究》的读者们:1995年是历史事件和纪念日很多的一年,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重新统一的德国和平和自由地生活是多么幸福,为了能够维护下一世纪的和平并在经济上经受住时代的挑战,德国...  相似文献   

20.
《德国研究》2010,(3):76-76
《德国研究》杂志为了使刊出的论文更符合学术规范,并便于读者阅读和检索,对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作如下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