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后,由于主导地区安全的主要力量、大国间的实力对比、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均未发生改变,因此,东北亚地区一超(美)三强(中日俄)大国的安全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不过,由于"9·11"事件的冲击,东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安全政策及安全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难以预测的和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震惊全球,国际局势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特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调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地区安全形势出现变数,世界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但从总体上看,世界的大格局和大趋势并未改变。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度陶醉于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短视而只顾眼前,忽视了外部世界的危险性。“9·11”事件唤醒了美国人,促使美国人反思美国在全球的角色与作为。“9·11”事件后困扰美国人的基本问题——美国应该在世界上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美国在21世纪面临什么样的重大挑战?美国何去何从?时至今日,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布什政府“主动进攻”的新军事战略已经浮出水面,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他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最引人瞩目的内容是:正式宣布向恐怖分子和拥有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的“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的新  相似文献   

4.
一   除了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之外,“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重新组合;二是导致日本军事态势的转型.从以苏联为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转到当前跨国恐怖主义威胁,威胁概念发生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国家力量和地区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敌人,但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俄罗斯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因为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俄国和中国国内事务的头等大事.由于邻近前塔利班政权控制的阿富汗,“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复杂;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成功地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了自己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均根据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根本利益的需要调整了对外政策,其中,俄罗斯对美政策的调整及俄美关系的变化尤为明显、重大,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初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形势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美国“9·11”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关系大分化、大国安全战略大调整、世界局势大动荡。但从总体上看,国际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因“9·11”事件而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一、大国关系:由紧趋缓合作增强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挟超强实力地位,以“领导世界”为名,谋求再现美国世…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后的国际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9·11"事件后形成的国际联合中,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合作需求和其他国家在联合中的作用均显著增加;美国的单边主义有所收敛,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化和民主化成分随之有所提高,多极化得到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及其善后的处理,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德立 《求实》2004,3(1):44-46
冷战结束后到“9·11”事件之前 ,大国关系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但不确定性因素很多。“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促使大国关系加速调整 ,新结构、新特点逐渐显现。在新阶段 ,大国关系将以一超和多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 ,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称霸与反霸的矛盾、一极与多极的矛盾 ,将构成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0.
向洋 《新湘评论》2002,(1):20-21
新世纪初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形势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美国“9·11”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关系大分化、大国安全战略大调整、世界局势大动荡。但从总体上看,国际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因“9·11”事件而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爆发三周年前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蔓延成灾,其势猖獗无比。就在人们尚未摆脱对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屠杀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及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给国际形势和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也使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化。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面临的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一、“9·11”事件为我国国际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1、“9·11”事件为中美关系的缓和和稳定提供了良好契机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 ,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看来 ,中国已成为对它们构成严重挑战和威胁的国家。 1999年 ,在美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的战略报告中 ,中国取代了俄罗斯成为对美国“威胁度”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夏,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国际战略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亨廷顿预言,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取代了过去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对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最重大挑战将来自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一论题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和关注,而国际一些事件的发生,也好像验证了亨氏的这一理论,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被犹太复国主义者鼓吹为对伊斯兰的"文明战争";"9·11"事件的发生,被认为不但是对美国国家的袭击,而且是对西方文明的攻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重大突发事件频仍,不确定因素增加。“9·11”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国际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因“9·11”事件而改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2001年我国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在新的一年里,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5.
“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采取反击军事行动以来,世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美国的国内情绪,以及政府的对外安全考虑发生了变化。其次,“9·11”事件本身引发各国对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同美国关系的新思考。迄今为止,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后果是:在恐怖主义对世界安全造成的危害问题上,各国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共识;国际关系,特别是各大国同美国的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美国的反恐行动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和美国军事优势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助长了布什政府对外行为中的单边主义倾向,又给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摩擦和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东地区历来在美国全球外交棋盘上占据重要地位."9·11"事件后,美国将反恐斗争确立为外交的主轴,同时着手推行以维护美国"惟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新战略,中东地区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发生一年多了,反恐斗争尚无输赢定论,恐怖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频繁发生,恐怖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性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说也是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至关重要。 1.霸权主义膨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争霸相对均衡的国际局势被打破,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大国。作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导方,美国片面追求本国利益,奉行单边主义,特别是布什总统上任后,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宣称要废除《反导条约》,实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等等,置联合国国际协调机构于不顾,强化单边主义。他们忘记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于1993年夏季号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出了在华约垮台、苏联瓦解、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就是冷战)结束后,国际舞台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线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形式展开的观点。以后又发表系列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其理论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而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似乎有力地印证了他的观点。于是乎,亨廷顿及其理论成了学界的热点。十年过去,亨氏《再论文明的冲突》问世,不能不再次引人关注。综观《再论文明的冲突》一文,其基本内容延续…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对国际格局影响深远“9·11”事件及随之而来的反恐战争使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冷战结束以来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或重大的变化。近来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9·11”事件标志着美国衰落的开始,或者说美国从此将从它的顶峰衰落下来。应该看到,“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两党在国会内空前团结,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也是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在美国既没有出现如苏联解体和印尼苏哈托政权垮台前夕那种政局动荡和混乱的局面,更没有动摇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没有削弱它的科技…  相似文献   

20.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取得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事基地和领空使用权。在打赢阿富汗反恐战争后,美军并没有撤回,以打击恐怖主义残余分子及维护阿富汗的稳定为借口,继续留驻阿富汗及塔、乌、吉等国,并与中亚五国签署了政府间的协议,获得了在中亚长期驻扎军队的权利。美军进驻中亚已对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构成了几近于直接的冲击,打破了苏联解体以来形成的地区大国影响格局,使中亚地区政府、安全、外交和地缘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