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观点摘编     
《今日民族》2003,(7):59-60
△"以人为本"缩小发展差距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义 什么是全面建设民族小康社会?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头二十年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无疑是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议题。 一、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差距、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对照目标,我们清醒地看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课题组 《桂海论丛》2004,20(6):80-83
民族文化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基础、智力支持,它还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证,同时它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丰富载体.我们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突出主题,创新思路,为边疆人民办实事》云南省民委巡视员段金录《同步建设小康社会,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云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段义田《浅谈口岸在云南民族地区小康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云南民族大学巡视员普同金《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发展民族教育是根本》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马丽娟《买卖不成,小康不在》云南省民委原助理巡视员张天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主动力》云南信息报原总编常汉林《发挥民族文化助推作用,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云南省委政研室党政处处长王建《云南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分…  相似文献   

5.
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有效探索,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何搞好民族团结示范点工作,探索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新方法,用以推动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一、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8,(1)
共享发展理念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对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特别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为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海南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增强新的动力,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海南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面临着民生领域的短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等困难和问题。当前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我们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融入具体的民生政策实践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海南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快海南民族地区的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全面共享发展的成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海南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8,24(6):28-3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今后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当前,人们都普遍意识到没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发展,没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边防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在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从决策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目标具有渐进性、继承性,全面性、综合性,挑战性、激励性等特点,表明了我党执政水平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间已经过半,成就喜人,问题也多多,这个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懈怠,不毛躁,才能稳步地达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20,19(2)
The Developmentalism of Human Rights provides a broader perspective for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rights implications of bring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o a successful comple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alism of Human Rights,bring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o a successful completion takes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nd point,which embodies the ultimate goal of human rights to guarantee everyone's free,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specific goals and tasks set by bring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o a successful completion respond to the four means rights to subsistence,freedom,participation and equal protection.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s and tasks of complet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in all aspects marks a higher level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and also opens a new journey for all members of the society to develop freely,comprehensively and harmoniously.  相似文献   

15.
刘焕申 《桂海论丛》2010,26(5):12-15
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对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17.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8,24(3):39-42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全局,而且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局,是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财政支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善于做好“加减乘除”,合理安排和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充分提高其运行质量和效率,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好更多地照耀民族地区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王凤珍 《桂海论丛》2007,23(5):43-45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而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正确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新时期要更加注重公平,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