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三峡工程的实施面临着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的“百万移民”工作。库区移民涉及人口113万,其中农村人口占总数的41.14%;要重建或部分重建2座城市和11座县城。要按期把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迁出来的难度是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中少见的。而要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的要求,更加重了移民工作的艰巨性。为达到三峡移民的目的,国务院办公厅在1992年发出了《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浩大的水利工程,是一项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千秋伟业。国运所系,举世瞩目。三峡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关键之一在于如何把库区百万移民"搬得出"、"留得住"。一头是国家大局,一头是百姓利益,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冉绍之身处其间。为了国家,为了一方百姓,他-- 动员移民搬迁 破解人间难题 身为农民的儿子,冉绍之深深懂得故土对农民意味着什么;身为党的基层干部,他更深刻地懂得三峡工程对国家的大局意味着什么。移民难,难在故土观念根深蒂固,难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难在涉及千家万户移民的切身利益。千难…  相似文献   

3.
在雄奇瑰丽的西陵峡三斗坪,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地如火如荼,一片繁忙!在它的背后,另一个浩大的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是涉及到百万人口的三峡移民工程。 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指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的确,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艰巨而复杂,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其中教育移民,因关系到十数万移民子女的上学问题,又成了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 地处三峡大坝所在地和库区之首的宜昌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湖北省委的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  相似文献   

4.
三峡移民工程,是一项中外水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移民人数最多的跨世纪工程。十余年移民、十余年发展,古老的长江三峡,见证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沧桑巨变,百万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依依惜别故土,确保了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百万大移民不仅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铸就着三峡库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凝聚出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6月1日开始,随着水位的上涨,峡江两岸那些有千百年历史的城镇、村庄,开始永沉江底。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将淹没湖北和重庆的20个县市区,搬迁百万移民。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魂牵梦萦的船歌帆影,看惯了的峡江山水,听惯了的汽笛声声,这是怎样的一种离别?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彰显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出了三峡,长江惊异地发现自己更加充满信心:库区要建百万移民纪念碑,在这世界移民之都,鱼尾形水库的江岸。我们建过无数丰碑,我们见过无数丰碑,惟其高峡平湖之上的这一座意蕴无穷,难以说尽。谁见过一块石碑,缀满百万…  相似文献   

6.
壮别三峡     
王锦慧 《党建》2006,(5):29-30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造福人类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在一个叫三斗坪的地方横空出世。为了大坝早日建成,百万三峡移民告别热土家园,迁到高处、远处。透过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一种与三峡工程相生相伴的伟大精神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这就是壮美的“三峡移民精神”。上篇:告别故土为国家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三峡工程,寄托着几代仁人志士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3日,经过“梦想70年,论证40年,争论30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水库要淹没湖北省、重庆市所辖的两座…  相似文献   

7.
曾明德  卞彬 《探索》2003,(2):10-13
三峡百万移民在其规模、复杂性和移民安置速率三个方面,都创造着中国乃至世界由政府主导的非自愿性移民的范例。为此,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和抓好三峡百万移民工作,做到爱民、安民、富民、助民、强民,破解这一世界级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高峡壁立,大江奔流.瞿塘峡首端,雄伟的夔门对应着名胜之地白帝城.这里是古城奉节所在地.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这天,刚刚上任的奉节县安坪乡乡长冉绍之一夜未眠.清晨,他走在江边,看着养育了自己和父老乡亲们的山川土地,看着不久将被淹没的一片片民房,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三峡移民,人称一道"世界级难题".从此,他这个"乡官"要向"世界级难题"挑战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险峻的三峡河段,筑起一座大坝,防洪发电,造福人民,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以来几代人的梦想。当历史年轮转至公元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庄严宣布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这一梦想终于成真。从此,堪称中国和世界现今最伟大的、跨世纪的超级水利工程进入了具体施工阶段。 三峡工程是一个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水利工程 长江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全流域人口3.58亿,约占全国35%。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总水量占全国36%,水力资源可开发量占53%。其能量相当于年产原煤5.6亿吨。长江又是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的嘉誉,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  相似文献   

10.
秭归县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说,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辖12个乡镇,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并不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水库。但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的洪峰流量达270O-3300O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国三峡工程将极大地改善长江中下游防洪条件,特别是可以保护荆江南北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防止特大洪水时发生大量人口伤亡的毁灭性灾害。三峡工程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③王峡水电站是三峡枢纽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水电站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O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2O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度,将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18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第二届九次全会,会议作出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这在三峡工程建设史上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三峡库区工作的重心将实行战略性转移。三峡工程建设,是一个包括枢纽工程、移民工程、输变电工程在内的总体工程建设。三峡工程建设的移民搬迁,是整个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和难点。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后50余年间,整修、新修了以丹江口、新安江、三门峡等为代表的各类水利设施,这些水利工程保护了大面积耕地,全国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2.4亿亩发展到近8亿亩,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均灌溉面积增加了50%,全国粮食总产量净增3倍左右,我国以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成就举世瞩目,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淹没损失,工程产生的水库移民累计上千万。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水库移民未能妥善安置,不断组织进京上访。1981年,三门峡水库外迁移民大规模返库,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建国后的水库工程移民遗留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三峡工程库区现实情况看,移民搬迁也面临着诸多棘手的矛盾和困难。一是工程建设淹没所涉范围之广,移民搬迁总人口数...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大移民是世界级的难题,它必然会冲破已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起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从三峡工程正式实施以来,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村移民对三峡工程和移民搬迁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从总体看,农村移民对外迁安置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不同群  相似文献   

14.
百科文摘     
三峡工程的十大世界之最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世界最大的电站;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我们应当革除十大陋习一是乱抛垃圾;二是厕所脏乱臭;三是随地吐痰;四是当众挖鼻孔、擤鼻涕;五是咳嗽打喷嚏不掩口鼻;六是随地便溺及当众放屁;七是懒洗手;八是少洗澡;九是爱食用野生动物;十是群食共餐。我国重…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2,(7):33-33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 直辖之初,说起重庆,人们常用四个字形容:“大、小、重、难。”面积“大”,京津沪加起来,还不及重庆一半;经济总量“小”,地区生产总值仅1000多亿元;历史包袱“重”。国有企业八成亏损,生态环保欠账多;百万移民“难”,366万人口脱贫难。  相似文献   

16.
加强以移民资金和工程质量为核心的移民工作监督管理,是移民工作成败的关键。当前,三峡移民工作已进入三期移民攻坚的关键时期,不仅要抓好三四期移民的搬迁安置,而且要抓好已安置移民的安稳致富。在新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创新监管机制,坚持不懈搞好移民监管,是成功破解三峡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古蔺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26个乡镇中有24个属于喀斯特地貌区,1878平方公里的岩溶区面积占全县辖区面积的59%,其中石漠化面积1238平方公里,占全县辖区面积的38.9%,涉及农业人口37.4万人,是四川石漠化面积第二大县.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7):120-120
据调查,我国有近4亿人口受沙害影响,有5万多个村庄和上百座城市经常遭受风沙危害。我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3.137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从世界范围来看,全世界有沙化土地360077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11,(24):6
<正>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200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行政区划总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3乡2镇55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总人口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8%。近年来,红寺堡抢抓自治区"六个百万亩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0,(2)
<正>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1724公里长的边境线,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和江苏两省土地面积之合,人口却不到270万。这种地域和人口分布状况使得科普工作难于像人口密集的地方那样,阵地科普完全固定在城市,流动科普经常活动在村屯。因此,要求科普工作者必须开拓思维,创新举措,在流动科普与阵地科普的辩证统一中找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