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在美国的不当政策刺激下,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继续成为影响地区和世界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越反越恐的国际反恐困局愈加严重,反恐进入持久较量的相持阶段.恐怖活动日益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反恐继续牵制美国的内外政策.2007年,反恐将依然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并可能因此而继续制造包袱.  相似文献   

2.
全球反恐形势为何会越反越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9·11”事件后全球开展反恐斗争的第5个年头然而环顾全球反恐形势,恐怖活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反越恐。世界面临的恐怖威胁不是减弱了,而是更严重了:伊拉克成为世界恐怖事件的新基地;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正在重新整合卷土重来;东南亚地区也正在成为一个恐怖突发地带;美、英等国依然面临随时可能受到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危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最近英国政府破获的一起恐怖分  相似文献   

3.
网络恐怖主义与“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风 《国际展望》2016,(4):116-132
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空间与经济社会运行融合和国际恐怖主义演变两大趋势互动的结果,当前网络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宣扬恐怖理念、招募组织成员、发布恐怖信息、传授恐袭技能等网络支恐活动。对"一带一路"合作而言,网络恐怖主义意味着助推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发展,阻碍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干扰"一带一路"合作社会基础等不利影响。推动反恐和网络安全合作,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共同安全方面的吸引力,保障"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预防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滋生和蔓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反恐合作和网络安全合作,建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促进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合作。  相似文献   

4.
刘军 《当代世界》2024,(4):76-77
<正>2024年3月22日,俄罗斯大选刚落幕,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重大恐袭。在全球聚焦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之时,恐怖主义作为高悬在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次肆虐欧亚大陆。从全球范围来看,恐怖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远未消失。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GTI)显示,2022年恐怖主义造成7601人死亡,2023年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8352人,是2017年以来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一年。就在世界各国人民迎接2024年新年之时,伊朗还发生了197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恐袭。2024年以来相继发生在伊朗、俄罗斯的两场恐袭显示,恐怖分子已经不满足于仅表达政治、宗教诉求,更是将屠刀对准普通民众,肆无忌惮制造杀戮,给受害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带来深重的痛苦与极大的安全恐慌。  相似文献   

5.
当前,青少年涉恐问题形势严峻、原因复杂、挑战不断,直接关乎反恐事业的成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即便撇开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专门的少年刑法典,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同用一部刑法典的现状不言,《刑法修正案(九)》对涉恐犯罪的规制仍存在过度立法、忽视行为类型化立法和人为制造法律间冲突与张力的现象。面对青少年涉恐问题日益突出的实际情况,应对与处置涉恐问题的路径不是以刑法为中心构建反恐工作体系和运作模式,而应以改善青少年的教育发展环境和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构建治理中心主义反恐工作体系与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反恐的声浪中,我们迎来了2003年。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来把握未来国际形势发展的走势,这是我们极需关注的重大课题。 诚然,冷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基本格局并未因“9.11”事件而受到震撼,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就世界大多数国家而言,尽管在“9.11”后都提升了反恐在其  相似文献   

7.
关于"9·11"事件及随后进行的反恐斗争和战争给美国全球战略、大国关系及世界格局带来何种影响问题,各国政治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9·11"事件及反恐斗争促使美国对全球战略做了重大调整,大国关系发生重大或根本性变化,"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改写","国际秩序出现重建征兆".笔者的看法与上述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关于"9·11"事件和反恐斗争对当今国际关系产生何种影响问题,应从当前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是欧洲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特别是近年来,欧洲恐怖主义发展呈现类型多样化、主体复杂化、攻击广泛化、方式多样化的态势。这种态势是欧洲社会治理不足的反映,欧债危机冲击、传统价值观约束、少数族群整合失当、区域反恐缺乏合力等构成了欧洲恐怖主义治理艰难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反恐局势,欧洲国家调整恐怖主义治理政策,增加反恐资源投入,加强反恐武装力量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反恐行动的预防转向,防控社会族群激进化,强化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深化区域内外的反恐合作。基于欧洲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全球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依法治恐反恐,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促进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9.
<正>欧洲一系列恐袭引发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与其隔海相邻的北非国家在欧洲安全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说,如何处理好北非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欧洲未来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英国当地时间9月15日上午,伦敦西部帕森斯·格林地铁站的一辆地铁上发生爆炸。英国警方已确认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也是英国2017年内遭受的第五次恐怖袭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发表声明称其下属的组织实施了此次爆炸。此事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反恐”战争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虎 《当代世界》2008,(11):51-53
2008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七周年纪念日。“9.11”事件使美国人从“历史终结”的迷梦中惊醒,彻底改变了布什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成为冷战后世界局势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七年来,美国政府视“反恐”为头等要务。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即以战时总统自居,并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虽然在两场战争中,美国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对战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美国政府应对不力,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11日针对美国国防部和纽约世贸大楼两大军事、经济中心的恐怖袭击是迄今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一次恐怖主义事件,沉重打击了美国,也震撼了整个世界.它不仅是2001年的世界大事,也是世纪大事.它预示着新世纪仍将是一个很不安宁、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纪.这次事件及随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对整个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以及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已进行了九年。虽然世界大多数国家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倾力反恐,但恐怖活动仍有增无减,其中一些具有相同“诉求”、“旗号”、“土壤”的恐怖势力相互呼应、融合,不断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地区疯狂报复,逐渐上升为全球形态的恐怖主义威胁,成为伴随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浓重阴影。  相似文献   

13.
“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借反恐的“正义行动”,更变本加历地推行“单边主义”,图谋建立单极世界。为达到这一目的,布什政府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又重新回了到里根时代国防优先的科技战略,尤其科技反恐已经成为美国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邵峰 《当代世界》2015,(12):2-6
<正>2015年11月,连续的大规模恐怖袭击震动世界,全球反恐形势持续恶化,自恃世界领导者的美国政府难辞其咎。本文对奥巴马执政七年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力图对其得失给予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奥巴马反恐战略失败的原因从战略学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热词     
戴玉 《南风窗》2014,(6):20-20
<正>1黑寡妇"黑寡妇"原指车臣战争中,遭俄军击毙的车臣匪徒的遗孀或姐妹,她们为复仇而屠戮无辜。近日昆明恐怖袭击中出现一名十六七岁的女性暴恐分子。反恐官员称,国内女性暴恐分子一般没有明确政治动机和系统训练,往往是受家庭男性成员影响,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6.
谢玲 《国际展望》2021,(3):135-151,157,158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恐怖主义活动方式变得更为隐秘。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空间从表网的在线社区与视频分享平台转向暗网黑市交易和暗网论坛。针对暗网节点通信和交易信息高度匿名等特点,相应的反恐工作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手段,以深度切入恐怖分子用于扩大影响的暗网空间。为此,可以设计和优化专门适用于暗网的聚焦爬虫工具,挖掘恐怖主义活动信息;可以搭建涉恐事件数据模型,分析恐怖组织可能的线下攻击手段;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超链接分析方法,定位暗网内恐怖主义隐蔽社区和危险用户集群。通过准确把握暗网中的匿名恐怖主义活动规律,抓住安全监控与防范的重点、难点,综合施策,以及适时制定和精准实施反恐网络安全策略,能够最大限度遏制暗网恐怖主义的危害,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7.
自“9·11”事件以来,反恐成为美国首要战略目标。布什政府提出了国内、国外“两手反恐”的战略。在国内反恐方面,主要是建立国土安全部以统一国内的反恐安全工作。布什政府在2002年6月下旬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国土安全法案”,要求批准建立内阁级的国土安全部。 但是,布什政府国土安全部的建设构想由于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遭到了民主党议员的普遍反对,使法案的通过受阻。共  相似文献   

18.
在“9·11”事件发生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各国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在原有基础上,美国和西方国家,俄罗斯与中亚各国,以及恐怖活动较多的东南亚国家,高度重视反恐力量建设,进一步强化本国反恐机制,其基本做法表现出鲜明特点。投入量越来越大 各国反恐投入之大表现在多个方面,从政策层面看,大幅调整安全战略,反恐地位显著提高。提升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保证了反恐力量建设获得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7月中下旬,德国境内接连发生四起暴力和恐怖袭击事件,德国成了恐怖主义的"新灾区"。德国的恐怖主义袭击与难民及移民问题紧密结合,加之还纠缠于德土关系、关系德国大选走向,德国的反恐形势格外复杂。反恐政策及战略的制定将是一个不断争议及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13年,美国加快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步伐,阿富汗战争迫近尾声。然而,阿富汗重建仍面临安全局势恐遭逆转、政治和解举步维艰、经济发展难以持续等严峻挑战同时,美国、俄罗斯及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等基于各自国家利益与地缘目标,反恐合作减少,而利益分歧加深,政策冲突加剧,这将对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