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可考证人类历史能上溯到8000年前的北福地史前文化,2005年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境内有300多处古文化遗存。这是一片拥有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土地。狼牙山五壮士、击毙阿部规秀等英雄事迹在这里广为传颂。这是一片山水秀美、资源荟萃的土地。山岳或巍峨壮观、或旖旎秀丽;河流纵横交错,水库星罗棋布,是华北地区水量最丰沛的县。  相似文献   

2.
贾湖遗址是裴李冈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9000~8000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这里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是比较适合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2013,(4):1-1
如果说黄色文明代表农业文明,蓝色文明代表商业文明,那么黑色文明则代表传统工业文明了.早期工业化巨大烟囱排放的滚滚浓烟,黑色的河流和裸露着的田野,为黑色文明提供了形象的写照. 工业文明第一次让人类看到的机器的力量.仿佛在一夜之间,人类就掌握了强大的,可以改变自然的工具,具有了向自然挑战的强大自信,并且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自然,积累了大量财富.英格兰绿色的原野被一排排纺织厂所覆盖,拉响汽笛的火车呼啸着穿越北美荒原……工业化好像是一只具有魔力的巨大手掌,推动人类社会飞奔.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看着世界在雾霾笼罩下和机器的轰鸣中迅速地改变模样.这在以前的时代,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4.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地人民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他们的母亲河,是因为人类不仅依傍河流而生,而且通过利用和开发河流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河流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对河流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这同时也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甚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毕节市与赫章县的交界处有一名称七星关的地方,这里有条湍急的河流,就是这条河流,吞噬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和毛泽东等一起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活动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同志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郑玉萍 《党建文汇》2008,(2):F0004-F0004
喀纳斯,被誉为“人类的净土”是我国唯一有着欧洲阿尔卑斯山风光的地方。喀纳斯景区有喀纳斯湖、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等,这里的河流、森林、山坡、白雾都呈现着一种纯净透明、和谐的美。这几乎是一片可以畅饮的风景,她非人间的气质,她给人的陶醉感,也许只有“天国花园”才能比拟。  相似文献   

7.
闫辉 《河北党风》2003,(11):56-56
在我国版图“雄鸡”尾部最高的羽翎上,有一片集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为一体的神奇土地,那就是被誉为“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又称喀纳斯)。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城市时代,这一时刻的意义,如同七千多年前,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两河流域。几千年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人类的祝福与欲望.在空前成长的城市里交织、角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为针对城市河流的实际情况,确定河流的生态恢复目标,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不透水表面比率对河流生态的影响,以不透水表面比率为评价依据,选取不同评价因子,初步构建了退化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能力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等级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标准,为制定具体的河流修复目标及选择相应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高原这片广袤雄奇的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三万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那个遥远的洪荒时代,原始先民的足迹已经到达了海拔3500~4300米之间的长江上游通天河流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约在距今6000年前左右,青海地区进入了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从而迎来了史前文化的辉煌时期——一个彩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人类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城市时代.这一时刻的意义。如同七千多年前,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两河流域。  相似文献   

12.
一片绿洲怀抱一条河流——在西北荒原上,任何一片绿洲,都仰赖一条河流的滋养,河水流淌到哪里,绿洲就铺展到哪里,绿色生命就在哪里枝繁叶茂。在塔克拉玛干大漠北缘,当年,东汉使节班超曾饮马于此的孔雀河,逶迤向东向南向大漠荒原深处的干涸腹地飘逸而去。给她浇灌的土地,带来了一季季  相似文献   

13.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正确处理河流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是维护河流健康的根本要求,是人类社会在吸取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近年来,我们根据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可持续发展水利要求,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宗旨的新时期治江思路。一、维护健康长江的历史使命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4.
初春的乌蒙山腹地,磅礴乌江迤逦东来.在六冲河流域,春天里的黔西市化屋村生机勃发,古朴的苗寨、壮美的乌江源百里画廊……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在化屋码头,人头攒动,游客常年爆满;在苗绣蜡染车间,订单源源不断,工人辛勤忙碌,文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在同心文化广场,游客载歌载舞,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是由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大要素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天然自然”是自然界中未经人类改造的淳朴部分,如山川河流、野生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等等,而“人工自然”则是天然自然在人的实践作用下被改造成的人造部分,如工厂农场、圩堤水库、高楼大厦、公路铁道等等。人类要最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得致力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复合环境系统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9,(10):22-23
自神农尝百草识得茶叶之后,人类就开始了对这片叶子的探索. 水与叶的痴缠,这是茶.清、甘、苦,百味之外,更融合种种人生况味.这也是茶.茶道、茶艺、禅茶,各种形式,不一而足.在叶与水的起伏中,人们悟美,悟德,悟性.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7,(12)
正余村为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样本,其启示意义有以下三点:其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早年间,余村曾以开矿、出卖资源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老百姓致富了,但河流污染了,山林残破了,空气污浊了,人的身体出问题了。余村人终于明白,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都要伤及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8.
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化使人类生活丰富多彩,但也使地球蒙受严重损害:“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工业污水污染着河流和土壤,成片森林被砍伐,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在21世纪不能不正视的重要问题。联合国已确定每年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相似文献   

19.
贵州的瀑布     
在贵州省起伏的高原山地之崇山峻岭间,流淌奔腾着大小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把山脉深切成峡谷,形成了众多的激流和壮观的瀑布,如有黄果树瀑布群、十丈洞瀑布群、马岭河瀑布群、漳江瀑布群、六广河瀑布群等。贵州省的瀑布千姿百态、类型繁多、数不胜数,使整个贵州大地上有水皆有瀑,被喻为“瀑布之乡”、“瀑海”、“富瀑省”。一、黄果树瀑布群位于贵州省的西部、镇宁与关岭两县的接壤处,距离贵阳137公里,于白水河、王二河、打帮河、坎陵河等河流所构成的树枝状水系之上。这里是一大片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河水时而在地面上奔流,时而又隐没在地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是三国初期的《水经》注释,作者是北魏(386-534)的郦道元.《水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水系分布的专著.桑钦在《水经》中改变了前人按政区为纲目记述河流的方法,而以大河流为纲进行描述.它记述的黄河、长江等137条河流,不仅说明了这些河流的发源地、流向和归宿,而且详细地说明了流经地区、支流分布等.而《水经注》在《水经》的基础又进行了新的创作.《水经注》全书共40卷,是当时对陆地水文地理知识的一次大综合,也是地理学出现分科(水文地理学)的一种标志.现传本以北宋成都府学宫本为最早,明代以永乐大典本为最佳,清代全祖望有《七校水经注》,1958年商务印书馆有铅印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