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自台湾《中国大陆》第324期作者程超泽] 台湾《中国大陆》杂志发表程超泽关于长江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文章。 (一)引人注目的“长江发展战略” 中共近年的经济战略格局,以“长江发展战略”格外引人注目。1993年6目初,在武汉结束的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讨论会上,长江沿线十七市的代表纷纷就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性建议。总体思路以上海、南京、武汉、宜昌三峡、重庆为中心的“五点一线”开发布局,通过它们的辐射效应并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力量,以上海浦东开发、三峡工程上马和京九铁路的全线开工为契机,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紫荆》杂志93年第5期刊出特约记者采访中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文章。邹就“长江发展战略”畅谈了自己的看法。至此,长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已从纸上谈兵向务实发展。这是中共继“沿海”和“沿边”开放战略以后,又一个沿江开放的大思路,大动作。 长江是中国第一条大河,世界著名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横跨大陆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流域地区现有耕地三亿六千三百万亩,占大陆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长江流域得天独厚,开发建设长江经济走廊,对中共未来整体经济发展,将具重要作用。 (二)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优势 长江除具有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以沪、宁、汉、渝为主的140多个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它们打破区域隔绝和条块分割的旧格局,开展横向联合,组成了一条绚丽多姿的长江经济带。这条经济带与东南沿海接轨,使“T”字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变成现实,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沿边和腹地经济的跳跃发展。长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令人瞩目。当前,“浦东开发”、“沿江开放”、“外轮进江”更把长江经济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长江航运既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有明 《政策》2010,(5):21-23
推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流经宜昌230多公里,宜昌作为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沿江开发新突破推动宜昌发展新跨越.努力把宜昌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中共湖北省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湖北综合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宜昌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居于增长极地位,建设宜昌区域物流中心可以极大地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历程中,大江大河的开放开发总是处于优先区域,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在江河沿岸建成了以产业群落密集为特征的经济走廊,并且往往是这些国家实力雄厚的经济重心所在。我国顺应世界大江大河开放开发的大趋势,在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同时,相继确立了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战略。一、长江流域必须“综合规划、联合开发”长江经济带早在1985年,沪宁汉渝四个特大城市经过互相访问和酝酿讨论,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首先发起组织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在目前改革开放新形势推动下,象东风汽车集…  相似文献   

6.
1993年5月25日至28日,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和试点司、湖北省体改委联合举行了沿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交流了近年来各城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就如何抓住机遇,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沿江城市的开放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会议期间大家对当前加快长江流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流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之外又一特大经济发展带,是中央“三沿”发展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带和先行区,抓住目前有利时机,加速这一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由此,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全面展开,并由以往的专项开发为主转向综合开发为主。“沿江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两项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促使沿江各省市  相似文献   

8.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标志着中国经济开放从沿海向沿江呈“T”形推进之势。长江沿岸的老工业基地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沿江开发大战略,在开放开发中改造自己,以便在90年代重振雄风,并推动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我们认为,沿江开发开放必须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是长江开发开放的支撑点。 一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90年代长江开发开放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文明的中心。长江与黄河同为“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从历史变迁的视角来看,长江流域自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世界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希望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地区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长江经济带。中国的经济学家则预言:长江经济带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轴”和“最大的增长区”,成为推动全国经济东西联动与全面振兴的“最佳战略扁担区”。为了推动长江流域的开放与开发,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以上海为龙头,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后,中央提出了以浦东为龙头,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这是我国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长江经济带湖北区段是我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既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又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金融、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市武汉。因此,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区段。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主要设想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的较快发展,引导和带动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其总体构想是:选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向海内外宣布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人大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议案,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经济观划座谈会,提出了“集中力量先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分层次推进长江沿江地区发展”的思路.这一切,标志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一、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模式选择依据长工流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理论大体有3种模式.这3种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点线面经济带动”模式.点就是长江沿岸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带动长江沿岸各中小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再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腹地的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符合经济级差带动发展的理论,着眼点在于依托城市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题节目《再说长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沿江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合肥市被作为沿江“科技城”进行了专题报道。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已把我市经济建设从多层次、多领域融入了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大潮之中。 近年来,合肥市经济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全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更得益于由沿海、沿江向内陆辐射的改革浪潮的推动。为顺应历史潮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市在1993年初适时提出了“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要把合肥建成著名的科教城、园林城、家电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经济区乃至长江经济带以科技为先导的重要加工工业基地;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大城市。1995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尽快把合肥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决策。去年12月,中共合肥市委在《关于制定合肥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10,(3):F0003-F0003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水电之都”,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非同寻常的困难形势,该市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初步实现了走在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必将大大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开放与开发,长江经济带在世纪之交和21世纪,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区之一。如何抓住机遇,实行优势组合,发挥组合优势,促使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呢?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 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是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与资源,区位优势互为纽带的,是沿海与腹地、内联与外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大范围区域经济开发的伟业,首要的关键就是要更新观念,用新的思路进行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开放。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这就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90年代尽快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努力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形成全国城乡通开,地区交流的  相似文献   

15.
深化区域协作,提高长江流域整体协调水平,使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长江带建设,共筑西部开发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一、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长江流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的长江下游经济带(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的长江中游经济带(中部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沿海唱了主角。这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开放开发的重点逐步由沿海向沿江、由东部向中西部推移和扩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以重视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和中西部发展为标志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由此,处于中国经济地理心脏和开放开发接力位置的武汉,便日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一个新的角色将活跃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重视和发挥武汉在促进中西部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已历史地摆到我们的面前。 一、区域协调:我国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从‘九五’开始,就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实现我国第二步发展战略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严羡兰 《世纪行》2011,(2):26-26
前不久,湖北省发布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提出把大力发展沿江现代物流业确定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我认为应以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湖北沿江物流产业的升级转型,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长江流域要有倾斜的开发战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全方位开放,我国的地区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即在沿海地区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内地经济开始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向内地延伸。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需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增长带。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水系,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0%。它与沿海经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9,(12):25-26
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加速沿江综合交通运输大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集成高效、通江达海、联通两圈、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为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并且把抓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等作为“跨世纪特大工程”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下,继续推进沿江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引导全长江流域的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促进流域经济的共同繁荣。这一切充分表明长江开发开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意味着长江流域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将有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飞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长江沿岸城市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T”型综合部,长达95公里的长江南京段穿城而过,两岸环境优美、资源繁多、物产富饶,特别是在地理区位,工业基础、交通通讯、科技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