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荣 《小康》2023,(35):24-27
<正>广东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努力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坤明 《今日浙江》2010,(20):11-12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对推进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杭州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城市化率已达到69.5%,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的重要时期,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基础更好、条件更好,理应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上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3.
与我国改革发展梯度推进相联系,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就地城镇化的过渡性阶段、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而以异地城镇化为主导、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而以就地城镇化为主导的三个阶段。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和我国改革开放从东部向中西部梯度推进相联系。因而,使得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东部流动,导致东部的城镇化速度明显超过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必然导致城乡区域的不平衡发展,或导致城乡区域差别的扩大,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别,客观上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从异地城镇化为主导向就地城镇化为主导转变。  相似文献   

4.
马骏  童中贤  杨盛海 《求索》2016,(4):128-133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是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优化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县域城镇化推进过程的特殊性出发,选择适合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破解当前我国县域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动力不足、机制不活、效益不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点以县城扩权扩容提质为突破口,推进中心镇向现代新型小城市转型,推进县(市)城向中等城市转型,推动一批有条件的县(市)城发展成为大城市,从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通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特色产业产城融合、新区新城引导拓展、旧城改造紧凑发展、城市群组整体联动、城乡统筹互促共进等推进模式,加快我国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促进京津冀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中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更为突出。鉴于此,要通过统筹规划城乡用地、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联合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等措施,以谋求城镇体系与京津的对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媒介化社会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返乡青年县域城市融入嵌入在城乡社会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中。基于媒介实践视角,从人、媒介与社会互动关系维度,分析返乡青年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实践逻辑及其县域城市融入策略。返乡青年面临着回不去乡村也离不开城市的双重融入困境,县域城市成为他们实现城市化目标的空间选择。新媒介技术构建了连接城乡的传播网络,赋能返乡青年扩展城乡经济空间、编织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城乡日常生活秩序,提高了返乡青年的县域就业能力与社会身份认同。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返乡青年县域城市融入的媒介支持系统,有助于促进县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俊 《群众》2019,(12)
<正>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进入持续深入发展、提升质量的重要阶段。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坚持"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江苏是中国东部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从城镇化发展进程看,江苏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以开发区建设和外向型经济驱动的大中城市加速发展阶段、本世纪以  相似文献   

8.
采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黄河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流域内所有城市的土地城镇化逐年递增,11个城市(州)出现人口流失导致人口城镇化递减;人口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流域内存在区域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土地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当土地城镇化发展过低或者过高时,人口城镇化呈现抑制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土地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人口城镇化的单门槛效应。因此,黄河流域各城市应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控制土地城镇化高速发展,建立以常住人口为标准的“人地挂钩”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居民消费,建立“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何乐 《群众》2023,(2):23-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国更宜多发展中小城市及城镇”。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需处理好产业发展、人口流动、城市建设、要素保障等县域发展所涉关键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卓贤。  相似文献   

10.
麦婉华 《小康》2024,(2):26-27
<正>县域城镇化,是以县级城乡区域为空间单位和行政关联单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随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印发,我国将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代化成果。县域涵盖了县城、小城镇和乡村等多层次空间载体,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
广东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的态势及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都较快,但区域经济差异却呈扩大态势。完善和创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必须把加快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走有利于区域协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移民搬迁和异地扶贫。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同时,根据时代的特征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开拓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即:以人为本、"两型"优先、区域互补、统筹协调。实现这一模式,需要在武汉城市圈内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一体化水平,从而构建新型城市圈体系;需要选择合宜的新型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5,(4)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一是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总体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比较显著;二是海南省城镇化质量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三是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较弱,区域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落后,人口素质提升乏力。海南省城镇化必须与海南的资源禀赋相结合,确定海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此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渝城市群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该文从城市群城镇化空间结构的角度,针对反映城镇化水平的人口、土地、经济子系统,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分析成渝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认为,成渝城市群受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的不同影响,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城市群协调发展度普遍偏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低水平发展;成渝城市群应以内涵发展为主、消除人口城乡迁移阻碍,控制农地过度非农化,巩固和提升中国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加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库区云阳“三大”特殊县情: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移民大县,为此,未来云阳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应定位为:城市化发展战略,通过构建城镇体系框架,特别是以打造县城中心城市为战略突破口,以建设小城镇群为支撑点,闯出一条以生产力内生变量为主,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清库后期县域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道路。一、确立城市优先发展地位,创新“五个观念”推进城市化是一项大战略,必须确立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地位,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上都要转  相似文献   

16.
正一、统筹城乡发展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四个"更加注重"是进一步深化习近平  相似文献   

17.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发挥县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县城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怎样增强县城对县域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如何根据县城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县城城镇化过程中怎样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安居”与“乐业”问题,县域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城镇化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约请专家学者和县委书记撰文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新型工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城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而县域经济就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中观经济;发展壮大隆阳区县域经济,城镇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正>我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并进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但城镇化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城镇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为此建议:一、优化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一是明确发展思路。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居民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保障高效衔接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城镇化,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70年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缓慢增长到改革开放后快速增长的阶段性变化。我国经历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却未出现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贫民窟"问题,这与我国保护型城乡关系下的城镇化模式有着密切关系。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做好产业布局、提升县域治理能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等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