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农民政权的观点,尽管不很突出,也不很完备,但它是新民主主义诸多理论的萌芽并为之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农民政权观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庞俊峰 《人民论坛》2012,(36):32-33
抗战时期,中共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自觉地克服苏维埃时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党政关系呈现新的面貌,显著提升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党政关系角度审视三三制政权运行的经验,对探索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永恒 《人民论坛》2013,(7):158-159
毛泽东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位。针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状况,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等方面提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的思想,并构建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4.
师絮 《传承》2014,(8):11-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5.
耿淑 《传承》2010,(36):6-7
两个务必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到江泽民视察西柏坡,重申两个务必,再到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赴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两个务必,充分体现出了两个务必思想一直受到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不仅如此,两个务必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最终实现我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民进党自执政以来,为推行“台独”路线,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目前似已发展至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对“去中国化”的深化,到了“刨根”的阶段了。  相似文献   

7.
宋从越 《前沿》2011,(21):98-101
为控制蒙疆的金融命脉,日本殖民者授意伪蒙疆政权颁布了《蒙疆银行条例》等法令,设立了所谓的"中央银行"———蒙疆银行。蒙疆银行存续期间,以投资和贷款的方式向劫掠蒙疆资源的各种会社注入资金,购买巨额日本公债,将大量资金存入日本银行,不仅保障了日本"开发"蒙疆所需资金,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国内的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8.
汤菊平  梁宸 《求索》2010,(5):96-97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鲜明的"人民"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提出了"人本"理念。"人本"理念是"人民"思想基础上的承接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重要论断,出自毛泽东写于1938年5月的论著《论持久战》。从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思想初衷、深刻内涵到现实指向,可以清晰地看出,毛泽东侧重思考的是当我们的队伍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困难时,我们靠什么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个重要论断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冯晓艳  徐光 《传承》2007,(5):10-11
抗战时期中共边区的“三三制”政权思想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妥协倾向。它的产生除了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中共自身的民主要求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中日民族矛盾刺激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指导的结果,是抗战期间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郝晓红 《人民论坛》2014,(6):191-193
在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中,民生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谋福利”是该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统一,不仅为革命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此,必须坚持“为人民谋福利”,必须坚持“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走出去"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制定的在文化领域内的改革开放战略。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尤其是毛泽东对文化本质定义的科学论断及其文化思想中具有开放特质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对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的重要建军思想。它的“雏形”的最初输入者和推广者是俄共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担任国民党顾问的鲍罗廷。张太雷、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时期,努力将苏联红军的党代表制度推广到国民革命军中,是我们党建军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正是在大革命时期党代表制度的基础上,毛泽东确立了“党指挥枪”为中国人民军队的一条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1948年,毛泽东曾预言:同蒋介石的这场战争,可能要打六十个月。这六十个月又可分为两个三十个月,前三十是我们“爬坡”到顶点,也就是打到我们占优势;后三十个月,叫做“传檄而定”,那时候,我们是“下坡”,有的时候不用打仗,喊一声,敌人就投降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思想建党学说提出并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中国共产党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论述回应新时代的挑战,重新提出并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结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缔造了人民政协,并确立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科学地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还培育了人民政协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其“突破口”的选择非常重要。毛泽东所以能够实现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与他选择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农民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能够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客观规律融为一体。毛泽东推进“第二次结合”时所选择的是如何“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其中高度重视新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之反作用的经验思维与经济建设客观规律的矛盾冲突难以解决,而使“第二次结合”走入误区。但对其中的规律性认识应当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本意识”在新时期的升华。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牢牢坚持“民本意识”,永远不停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推进党的事业,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