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凯 《北京观察》2024,(1):38-3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更是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质、内涵、立场上存在诸多契合点和共通点,为实现二者的结合创造了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相互激活和滋养的前提下融合再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次飞跃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陈方刘 《党建研究》2021,(10):49-5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述,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孟国丽 《前进》2024,(1):30-32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之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实现这样的“转化”与“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给出了实现路径与具体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时代表达,明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特别是“为政以德”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郑泽云 《群众》2023,(3):37-3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的独特优势。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更高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如何理解并做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8.
《前进》202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根本指导意义。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1,(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新的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这集中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代表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的新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野下,可以清晰地发现二者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领域,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而言,二者在政治维度,凸显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构与执政理念的革新;在经济维度,具体演化为新时代文化产业精神再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社会维度,具体表现为新时代社会伦理体系塑造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践行。  相似文献   

11.
王易晗  苗丽 《创造》2023,(4):14-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用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证实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原理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从主体、目标、内涵、行动等方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利民、富民、裕民思想的超越。这一超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取向,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优良传统,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个概念和范畴,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这十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范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涵贯性、融通性、契合性作一些探讨,以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立性、内生性、创造性过程,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6.
杨颖 《人民论坛》2023,(7):93-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基和源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坚定的历史自觉、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7.
陈煦  周清 《北京观察》2021,(8):38-40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18.
许传坤 《创造》2022,(7):37-38+60
<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两个大局”,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迈入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9.
傅锁根  赵嘉敏 《前沿》2023,(1):5-12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并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0.
易华勇 《群众》2023,(21):28-29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反映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