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凯 《先锋》2022,(3):48-51
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央先后设立雄安新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探索不同模式下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2年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率先破解跨界水生态协同治理难题方面具有示范意义和责任。基于文献梳理及国内现有实践,行政有界、生态无界矛盾背景下的跨界水生态协同治理体系框架得以构建。分析一体化示范区案例可知,跨界水生态协同治理体系作为一个复合、开放、多元的复杂系统,它的协同体系构建主要基于由政治势能、法律权能、经济动能、社会效能组成的外部驱动机制和流域内各行政主体、利益主体、参与主体间建立的内部协调机制,这都大幅提升了系统整体性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从“分治”走向“共治”,从分化走向协同。  相似文献   

3.
王国荣 《唯实》2021,(2):77-8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苏州市吴江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一极"指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三区...  相似文献   

4.
潘月琴  钱叶挺 《江淮》2020,(1):44-45
随着总投资超70亿元的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可研报告通过专家审查,桐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加快。桐城市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一极四区”(即“合肥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和长三角区域“开放创新先行区”、“产业承接示范区”、“文旅体验优选区”、“生态文明样板区”)。2019年前九个月,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6个。  相似文献   

5.
门头沟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打造全市生态文明的示范区。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促区域功能定位落实,下大力气提升生态修复水平。围绕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按照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铜仁市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年来,围绕绿色主题,在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上,通过生态工作"五个两手",取得了生态成就"四个突破"。新形势下对照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高质量"的指标系统,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铜仁需要坚守绿色底色,围绕发展核心,做到生态实现"三个提升"。一、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绿色"实践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铜仁工作汇报,为铜仁精准把脉、精准定位、指明方向。铜仁市根据省委要求和铜仁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7.
地方官说加快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是蒲江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发展之源。——蒲江县委书记张俊国近年来,蒲江县委、县政府把生态作为蒲江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发展之源,坚持“生态经济立县,加快绿色产业富民,奋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力度,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综合效益不断显现,2004年12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今年3月…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福建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出了建设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标志着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意见》要求福建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9.
陈晓波 《江淮》2011,(8):15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皖江示范区建设、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等战略举措的深入推进,肥西确立了"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即紧扣"科学发展当先锋、全国百强争先进"这一主题,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富民、城镇带动"四大战略,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公共服务更加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小康模范县。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有着地脉相连、文脉相通、商脉相融的社会基础,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统一分类的先行示范区.但合肥市在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践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制度层面上分类标准差异显著,体制机制尚需完善;二是宣传层面上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分类意识有待强化;三是行动层面上存在基础建设不足,奖惩措施不力等问题.基于此,合肥市在实现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应当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垃圾分类体制与治理机制,积极营造绿色城市、无废城市、低碳城市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1.
《理论建设》2021,37(2)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梳理长三角区域已有的文化家底,以文化系统性整合思维破除以往城市群建设中文化认同感的丧失,增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文化认同、价值感召。通过回溯长三角区域文化发展特质,理清当前存有的行政壁垒、资本评估、创新式微的发展困境,并建议在强化文化体魄、打造文化品牌、创新文化生态等领域主动作为,释放文化软实力的正向效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山东)》2010,(4):F0003-F0003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萤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山东半岛与京津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也是环渤海与长三角两个经济隆起带的重要着力点。全区陆域面积677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51个行政村,人口10万,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阳出口创汇基地,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兴每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0月31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指导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铜仁市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铜仁市全面落实省委常委会精神,明确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路径和目标: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到2 0 2 0年,绿色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0%。  相似文献   

14.
杨彦荣  李慧 《当代贵州》2014,(18):26-27
正《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使贵州省成为资源能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先进典范。  相似文献   

15.
以“毗邻党建”引领毗邻地区全面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上海崇明与江苏的海门、启东三地通过创建“毗邻党建”联盟新品牌,打破行政壁垒、聚焦生态共融、强化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以“毗邻党建”联盟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共创共治共享,推进毗邻城市群绿色低碳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探索长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提供了“崇启海”样本。  相似文献   

16.
沈和 《唯实》2015,(1):43-47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许多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在江苏密集叠加。有的以江苏某一特殊区域为重点,比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江苏沿海开发等战略;有的把江苏作为战略交汇点,比如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的既覆盖江苏全省又覆盖与江苏紧密相关的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比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经  相似文献   

17.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具有良好的区位基础和生态环境基础。雄安新区建设定位于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应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刘兴远 《唯实》2022,(1):52-57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评述 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场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使命的"绿色战役"正在黔中大地全面展开。一场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使命的"绿色战役"正在黔中大地全面展开。这一年,贵安新区的山更青,水更净,乡村更美,生态城市效应更凸显,"开门见青山,推窗见绿水"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从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相似文献   

20.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遵循省委常委会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精准定位,铜仁在绿色经济、绿色优势、绿色福祉、绿色机制上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绿色崛起。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面对"转"与"赶"的双重压力,铜仁立足全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