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扶弱济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主题。法律援助作为政府责任,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维护贫困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于1998年,随后,各地相继开始建立法律援助机构。目前,我省州(地、市)县(区、市、行委)建立法律援助中心55家,非政府性质法律援助中心一家,建立乡镇、街道、社会团体等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340个。同时,在村级调委会、居委会中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有序、覆盖全省的法律援助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城市之一。1995年8月25日,浦东新区建成首家法律援助中心。1997年6月6日,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2001年,上海各区县法律援助机构基本建成。2003年,各街镇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初步实现居民不出社区即可获得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鄞州区法律援助工作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圆心",有效整合部门资源,积极构建完善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建立了区、镇乡(街道)、村居(社区)三级网络体系,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市民群众能得到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目前该区所有23个镇乡(街道)都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共青团、工会、妇联、劳动仲裁院、法院等部门设立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19个,村居(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457个,外来人口聚居区联络点46个,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去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33件,挽回经济损失1148.8万元。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17日上午,在十堰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上,副市长彭承志满怀深情地报告市人民政府执行法律援助条例的情况:“十堰市目前有农村常年救济人口20万人,城市低保人口8万人,近2万五保户,28万残疾人,30万外出务工人员,34.6万老年人,52.8万中小学生,这些弱势群体都是法律援助对象。”“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十堰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480件,使2960人受到援助,其中为残疾人提供援助186人次,老年人180人次,未成年人283人次,妇女428人次,农民工286人次,一般贫困者1597人次,为受援人追讨赔偿金、抚恤金、劳动报酬等45…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工作本质在于为弱势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1994年开始试点,国务院也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来予以规范。在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为不少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由于法律援助机构的性质不统一,开展法律援助的律师身份各异,待遇千差万别,严重影响着法律援助的发展,也不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应当引起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定陶县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站日前在县残联正式挂牌成立。联络站以残疾人的法律援助案件为工作重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非诉讼法律事务调解与代理,并接受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进行民事诉讼代理等项服务。成立后不久,即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30多人次,代拟法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17日,农工党山西省委会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就任中心主任的是一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他的发言引起大家的注目。他就是山西家豪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山西家豪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农工党山西省委会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郭耀庭。2002年,郭耀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成立了山西家豪司法鉴定中心,这是山西省首家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司法鉴定机构。经过近两年的奋斗,该中心已在全省10个地市设有统一的司法鉴定分支机构,拥有专业司法鉴定人员50名,有38人取得国家认可的7种执业资格。中心刚成立不久,郭耀庭就组织职…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实施《天津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市人大代表听取了市司法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司法局关于实施法律援助条例、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情况的汇报,塘沽区司法局作了书面发言。市人大代表还实地视察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律援助中心和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通过调研,对于我市实施《天津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代表们认为,《若干规定》颁布施行以来,在市和区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更需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就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而言,仍然存在着法制层面的可操作性低、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强大的资金保障体系以及增强弱势群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等方式以提升法律援助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天津人大》2004,(5):36-39
记者:吴局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14个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始终是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建立为弱势群体维权的法律援助机构,历史背景是什么?司法工作中的法律援助工作是什么时间启动的?……  相似文献   

12.
(2 0 0 2年 3月 2 7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规范法律援助活动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 ,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 ,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免收、减收费用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承办法律援助事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人 ,受援人是指获得法律援助的人。第三条 律…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法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在对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保护中,法律援助作用的发挥,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维护和保障,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公平和公正,在为弱势群体维护应有权益的同时,积极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日前,江苏省沭阳县残疾人法律援助站挂牌成立。援助站业务上受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主要职责是: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调查研究工作和社会宣传,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接待  相似文献   

15.
二、审查 (一) 审查主体 接到法律援助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对该申请有审查权。对公证法律援助事项的审查,由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公证处共同决定。经审查,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与公证处)认为申请人的申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法律援助的发展与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还有待提升,与诉讼、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和融合还需要完善.如何将法律援助制度融入矛调中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中,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17.
正"感谢检察机关通知法援机构指派律师为我辩护。"5月13日,麻城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依据新刑诉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依法向市法律援助中心发出了法律援助通知辩护函,要求为犯罪嫌疑人袁某(未成年人)指派律师进行辩护。该市法律援助中心迅速为其指定了辩护律师,袁某深受感动。这是该院首次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8,(4):42-43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多年来,陕西省地县三级妇联年均受理妇女儿童咨询投诉万余件次,70%涉及法律问题。2003年起,陕西省妇联在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人大论坛》2007,(5):30-30
法律援助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收、减收、缓收费用的法律服务。据统计,从1998年至今,我省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0多件,共计有6万多人通过法律援助受益。值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开展10周年暨《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5周年之际,本刊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内容,特辑《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和《哪些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两篇文章,以期需要法律帮助的人们能沭浴在法律援助的阳光里。  相似文献   

20.
孙立定 《江苏政协》2013,(10):39-40
<正>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稳定,以实现"应援当援、应援共援、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以加强队伍、业务、制度建设为重点,健全机制,创新思路,尽心尽力为困难群众服务,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该区法律援助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绝大部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