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玉树灾区.处处可以看到随风飘扬的党旗、国旗。还有醒目的共产党员胸牌,为满目疮痍的灾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给受灾群众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玉树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通过“亮明身份”,树立形象,接受监督,成为受灾群众的“贴心人”。“看到旗帜.就知道党和政府会管我们的”玉树地震发生以后.省委组织部安排党员干部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的同时.14日连夜购买和赶制310面党旗、100面国旗和330面印有“党员突击队”、“党员救援队”等标志的红旗,于15日一大早送往灾区。  相似文献   

2.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玉树地震后.乌兰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情系灾区,迅速行动。积极支援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真情,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县委的呼声:“尽全力帮助灾区人民!”地震发生后.乌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县直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乌兰县支援玉树州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县支援玉树地震灾区有关工作。县属各镇各部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3.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牵动着3200万重庆人民的心。市委书记薄熙来迅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根据灾区需求提供支援。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向青海省政府发去了慰恫电,并支援灾区300万元和大批救援物资。4月15日1时30分,两架载有200名消防官兵、两名地震专家的包机顺利起飞,3时45分抵达灾区现场,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4.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把路修好。就能快点把灾区需要的物资和专家运到。我没事。喝点热水就好了。”这是李德业带病抗震救灾第10天。大家劝他回去休息时说的话。22个小时后.他终因劳累过度.以身殉职,永远倒在了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被广大救援人员誉为。生命通道上的一颗铺路石”……  相似文献   

5.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组织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支援玉树灾区活动。根据辽宁省委指示精神。省直机关工委迅速作出决定,在省(中)直机关开展为玉树地震灾区捐助活动。  相似文献   

6.
玉树州发生强烈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省国税局机关服务中心第三党支部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局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协助下,全员齐上阵。组成党员突击队,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争分夺秒,昼夜兼程赶往灾区.成为省直机关所属单位第一支到达灾区的救援队。  相似文献   

7.
4月14日,两辆越野车在214国道上向青海省玉树县疾驰。车上,青海省公安厅消防总队总队长刘江民已经开始调兵遣将。要求全省各地的增援力量尽快赶赴地震灾区。接到命令.西宁、海东、海南、海北、海西、格尔木、果洛7个支队的150余名官兵携带救灾装备立即赶赴玉树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8.
玉树地震发生后.青海煤业集团党委在危急关头快速行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紧急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向灾区派出了救援队。昼夜兼程赶赴灾区。在整个行动中。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后,75525部队党委迅速组织开展“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捐款献爱心活动。广大官兵积极响应党委号召,踊跃捐款,为地震灾区受难同胞送去了温暖和祝福。  相似文献   

10.
玉树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武警水电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命令驻灾区部队迅速组成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从青海、江西、福建、北京等地抽调20台大型设备、5台高原救护车和130名官兵。组成三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连夜赶往玉树。  相似文献   

11.
《党的生活(青海)》2010,(5):150-150
满目疮痍的玉树不忍目睹.火葬现场.万余群众面对熊熊大火,同声齐诵六字真言.其景之悲壮。让人终生难忘。作为摄影记者.我已无力举起手中的相机。然而.藏族青年索才哇、回族老人王勇禄。还有四川小酒家老板的英勇善举和赈灾故事催使我的镜头频频闪动.记录着在玉树的不平凡经历。我目睹了灾区人民没有被地震震垮的坚强意志.领略了大爱无疆在灾区的演绎。在灾难面前人们不分民族.没有地域之隔.在这里.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同国籍、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  相似文献   

12.
为便于玉树地震灾区人民更快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关于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进一步做好关于玉树地震灾区的宣传报道工作,本刊结合党刊的优势和特点,精心策划了第3期,本期藏文版在原有印刷量的基础上又增印两万份。  相似文献   

13.
赛依纳.位于玉树县结古镇加吉娘沟沟口.一个自然形成的不是村子的“村落”,不是社区的“社区”.是个有名无份的“特区”。玉树大地震后.地处“边缘”的赛依纳并没有被遗忘。当玉树灾区各个社区党支部在帐篷里恢复成立的时候,在省委组织部下派玉树灾区援助组的帮助下,赛依纳临时帐篷党支部也在废墟上新建成立。选任的党支部书记成了赛依纳700多口人的主心骨,在党支部一班人的辛勤努力下,今年49岁的尼玛扎西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可谓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4.
《党的生活(青海)》2010,(5):144-145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7.1级的强烈地震撼动了玉树大地。瞬间家团被措毁.亲人罹难.数以万计的群众成为无家可归的灾民。当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热血沸腾。强烈的愿望就是奔赴抗震救灾一线。用我们的工作为灾区做些贡献。4月15日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玉树,经过了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当晚我们抵达了玉树州结吉镇.眼前一片瓦砾废墟。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在之后一周时间里,我在灾区看到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相似文献   

15.
《党的生活(青海)》2010,(5):151-151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情发生后,青海物通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数千名员工通过青海省委统战部、省民政厅、城北区总工会、祁连县民政局向玉树灾区捐赠303.79万元,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献出一份爱心。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0,(11):31-32
为了帮助青海玉树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从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到25日上午.在短短的10天内.天津市救灾物资储备站就连续三次向灾区紧急抢运救灾物资2.1万件(包),重700吨:使用大型运输车辆60台次,在全国率先将中央储备物资运抵灾区.受到了国家民政部表扬。天津市救灾物资储备站主任冯忠兴就是这支特别能战斗的坚强备灾队伍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中国青海玉树。一场7.1级大地震,震碎了三江源头宁静的黎明。 灾难就是人民子弟兵出征的命令!天南地北,空中飞越,地面机动……三军部队向玉树地震灾区风驰电掣,开进、开进、开进!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作为人道救助团体的山东省红十字会,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迅速行动,紧急向灾区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等工作,截至6月3日,已收到款物53080.36万元,其中捐款40400.65万元、物资12679.71万元,有力支援了灾区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玉树“4·14”地震灾害发生后,省民政厅先后派出2批共计25人组成的工作组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生活(青海)》2010,(5):146-146
作为摄影人,在全力做好一线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记录灾区并努力将灾区感人瞬间定格成永恒的图片.是我责无旁贷的义务。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我被玉树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定为玉树县小苏莽乡抗震救灾工作组组长,我一边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督查落实各项抗震救灾工作,一边用相机拍摄灾区民众抗灾自救、各路救援队抢险救灾和大批志愿者奉献爱心等动人场面,做到了工作和摄影两手抓、两不误。既将影像记录的感人事迹变为努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