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海莲 《求索》2012,(3):8-10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模式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再调节,且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税制设计也不符合量能匹配的公平原则,甚至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制度选择就是建立更具综合性的所得税制模式。但是,抽样调查分析也表明我国应慎重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税收制度,因为目前人们对这一制度还缺乏全面与正确的认识。此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还应确立兼具人性化与公平性特征的税前扣除标准,并完善配合个税改革的税银联网、自行申报等制度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其存在的体制不完善、税基过窄、征管水平低下等问题严重妨碍了个人所得税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作用。同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个人所得税的许多政策与WTO的税收原则不相符合。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建立收入监控机制、改分类所得税制为混合型综合所得税制、合理确定扣除项目、加强税收监管尤其是高收入者的收入监管等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所得税体系始建于 80年代 ,而在当时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所得税总收入的百分比为 2 2 %至为 2 9% ,而同期的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一般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40 %以上。 1994年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行以后 ,使其有了大幅度增长 ,但具体分析之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本身仍旧存在许多缺陷。  相似文献   

4.
童生  郑馨 《中国发展》2002,(4):49-52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个人所得税应该成为主体税制.但现实地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运行效果不够理想,没有实现税制设计目标,对高收入者调节乏力,甚至是逆调节,征管漏洞较大,税收流失严重.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对现行分类所得税制模式进行改革,向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转变,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大大弱化,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成为我国税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应通过转换税制模式;拓宽税基;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累进税率,减少税率级次;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6.
杨洪 《求索》2005,(6):36-38
个人所得税是符合公平税负最理想的税种,而所得税的扣除又是真正实现公平税负分配的前提。所以笔者从扣除标准的角度,对我国的扣除标准进行重构。首先从扣除制度的内涵和意义、世界各国扣除制度概况、扣除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三方面阐述,最后针对我国扣除制度的问题和世界扣除制度的先进经验来重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从1980年建立以来已进行了五次修正,但在税率、起征点,征管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我国应采取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收模式,逐步扩大税基,合理设计扣除项目,减少税率级次,推进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制度等,同时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体制,从而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8.
杨燕英  杨琼 《前沿》2008,(2):48-51
2007年是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办法的实行,是在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尝试,也是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制向综合征收制改革的过渡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政策制定和执行比较仓促,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由此暴露出在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加以克服和完善。本文在阐述实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重要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艳霞 《长白学刊》2004,(3):110-110
近年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调整,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等为目标,在"综合所得税基一一累进税率制"框架里进行,并朝着"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减少档次、简化税制"的基本方向发展的.与此相联系,就税制改革的基本方法而言,各国都普遍采取了"渐进性"的策略,即较为稳妥地或分步地进行,同时将个人所得税改革同其他税制改革相结合,以保持政府收入的相对稳定,减少社会与经济的波动.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也应按此策略.  相似文献   

10.
所得税制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分开,却并未将两种原理相通的所得税制协调好:公司作为应税实体,除了在公司水平上缴纳企业所得税外,还要就股东所得的股息或红利,在股东水平上缴纳个人所得税,经济上的双重征税随之出现。双重征税之于市场,之于经济与企业形态选择,均形成一种内在的压力,甚至扭曲。为此,各国在国内税法中寻求解决的办法,逐渐形成归集抵免制、双率制及免税制与扣除制消除经济性双重征税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国际税法上,以《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为模板,形成了“相互调整”与“相互协商”等多种机制,力图消除经济性双重征税,但各国税收主权的考量并未完全解决公司的税法困境。中国应借税收协定之机,尝试作出自己的选择,创设独有的消除经济性双重征税模型。  相似文献   

11.
芬兰是世界上实行高税收和高福利制度 的国家之一。个人缴纳的所得税不仪是芬兰 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其 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 实施较为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政府规 定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包括:向国家缴纳的所 得税、向地方缴纳的地方税和向教会缴纳的 教堂税。芬兰的个人所得分为劳动所得和资 本所得两部分。个人劳动所得,包括工资收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了1600元,这一改革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由于实行统一免征额所带来的实际上的不公平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个人所得税还存在着税制不完善、税率结构不合理、征纳不充分等缺陷。我国可以从采用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提高边际税率、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入手,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王雪岩 《人民论坛》2010,(11):136-137
我国应当全面深刻认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优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在明确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之后,从个人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中国实行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按年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下一步实行综合征收制度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可以坚定我们改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应当全面深刻认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优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在明确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之后,从个人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  相似文献   

16.
家庭申报:未来个税改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提出我国应采用以综合能力纳税的家庭申报方式。家庭税制具有体现社会公平、体现夫妻财产共有性、缩小家庭贫富差距等优势。但实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报或漏报、操作难度过大等问题。只有完善我国税收的配套工程和征管条件才有望推行家庭申报。  相似文献   

17.
高收入者个税申报遭遇“烦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实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转轨,是走出个税自行申报困境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最低工资制度与负所得税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探讨最低工资制度与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最优税收(特别是负所得税)以及政策组合(负所得税与最低工资)的独特视角重新评价最低工资制度,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取缔最低工资制度,并引入负所得税制的对策建议。目前来看,这一全新而至关重要的角度正是国内学者所普遍忽略的。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完善征管制度,我局制定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请及时报国家税务总局  相似文献   

20.
观点网络     
《创造》2005,(1)
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起到多少控制贫富差距的作用于是在2004年12月2日《南方周末》撰文指出,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起到多少控制贫富差距的作用。虽然有累进制所得税,但是对真正高收入的人,征税征不到他们。目前的所得税累进制,主要适用于工资,而高收入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工资而是其他所得,特别是资本所得,按照现行的征收办法,很难保证这部分收入会纳税,尤其是即使他们逃了税,他们也没有法律责任这是有漏洞的纳税规定,即纳税义务人不是有收入人个人,而是支付这笔收入给个人的付款人。如果支付个人收入的单位没有代表个人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