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海玲 《各界》2008,17(12)
以先锋小说家面目走上文坛的苏童以他对历史的特殊感觉方式,通过作品<妻妾成群>把人性中那些冲动的激情和反叛的意念演变成一首深沉、哀怨、悲凉、凄美的女性挽歌,让我们对历史、对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戴维·洛奇是学院派作家之一.校园小说特别关注的人物就是知识分子.<小世界>一书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之一,广受读者喜爱和评论家的关注.<小世界>中洛奇通过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人物的形象刻画,尖锐地讽刺了学者们迫名逐利的虚荣心,深刻揭露了虚荣心造成的人性的背离与异化,嘲笑了名利、情欲等价值目标的荒诞与虚无.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象",是以符号为表征的天人之道.一部<周易>,就是以阴阳两爻所形成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符号体系.它是我们远古祖先为后人留下的"心灵与宇宙玄机互动"的符号系统.<周易>之"象",蕴涵着宇宙的创生与演进的逻辑过程,万事万物的生灭兴衰之道,天地人"三才"的互动之理,人生祸福的交变之机,吉凶判断和人性教化之本.这种"象",通过"文化之象"、"心理之象"、"思维之象"、"伦理之象"、"数理之象"、"占卜之象"与人的心灵互动,能给后人以无尽的启迪和人性进化.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金锁记>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曹七巧,这是一个精神变态以致人性泯灭的形象,探究曹七巧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族中被摧残、扭曲终至人性沦丧的心路历程,对于更深入地认识这部作品,进而加深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文坛出现了许多的优秀作家,其中就包括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和着力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女作家威拉·凯瑟.这两位作家对当时的女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分别体现在他们的<菊花>和<啊,拓荒者!>这两部作品中.所以拟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探讨这两位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不同理解和定位,并揭示20世纪中期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矛盾、渴望、追求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进而展现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6.
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叙述了一个汉剧女艺人如戏如梦的人生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的悲剧,一方面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女性命运,因而显得特别惨烈、尖锐;另一方面,因为她的悲剧与汉剧艺术的兴衰演变纠合在一起,因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女主人公的悲剧既源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也因为她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作家通过对安娜的爱情和家庭悲剧的描写,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中俄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安娜深刻的内心体验、强烈真挚的情感和激情活力令无数读者感动,她悲剧的命运结局也令世人扼腕叹息.旨在分析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地》"普适性"的人类学元素,旨在"恢复全部的人性",重视"人性中一切原始的因素"的构建,使其成为20世纪西方描写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置于文学人类学视域之下的《大地》,其"民俗生态学"的原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运动的"生命密码"。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格列佛游记>评论多关注小说的讽刺内容及其主题思想,揭露18世纪英国的社会、政治及宗教矛盾,从而说明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较少关注小说讽刺艺术真正的源泉.试从"陌生化"理论分析<格列佛游记>的独特讽刺艺术,试表明其艺术魅力来源于作者在形象创造、语言描写、修辞手法及叙事视角上采用的陌生化技巧.  相似文献   

10.
萨满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源头,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广泛渗透于东北民众的生活方武及民风习俗中,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东北作家董谦的小说<荒界>的审美取向.小说中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几乎是男女结合的终极目标,显现生殖崇拜观念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塑造得最传神的女性形象兼具母性和神性的双重人格,闪烁着远古先民极度崇拜的始母神和萨满的影子.作品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粗大、强悍、充满野性的气质.萨满教文化是<荒界>精神风貌的最权威的雕刻者,塑造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1.
王丽 《侨园》2009,(12)
<我的兄弟叫顺溜>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创造了本年度收视率的新高.剧中,司令陈大雷的扮演者张国强,是继<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第三次在影响力很大的军旅作品中出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混世魔王与端方相继由人变成了"狗",赤裸裸地展示着兽性.老骆驼爱猪胜过爱人,吴曼玲将狗视为亲人,游走在疯狂边缘的他们最终未能守住人之底线.毕飞宇在触及"文革"后期人的精神异化的同时,敏锐地将触角伸进人畜乱伦禁忌这一特殊领域.<平原>在延续贾平凹、莫言、张炜等人的人畜混杂叙事传统的同时,实现了"文革"叙事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赵红 《理论导刊》2008,2(2):124-125
在现代女作家中,张爱玲以她冷静的眼光,细腻、独特的笔触,揭示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生存状态.无论是<金锁记>中变态、阴戾的曹七巧,<倾城之恋>中智慧、运气的白流苏,还是<连环计>中泼辣、粗砺的霓喜,这些女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为取得或维持合法的婚姻而努力,因为婚姻是她们求得生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斯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小说"创作者的代表,其作品历来受到评论家的极大关注.与其他作品相比较,<荒凉山庄>在我国处于相对冷落的地位.重新审视作品中众多人物间的人际关系,可以揭示出狄更斯既批判了中产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又塑造了伊斯特和乔治这样的正面人物,作为对卡莱尔所批评的"现金哲学"的有力呼应.以此证明<荒凉山庄>是狄更斯回应"进步"话语的又一部巨著.  相似文献   

15.
王萍 《各界》2008,17(4)
沈从文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湘西的人性美、风情淳朴造就了<边城>.<边城>的人情、风情描写很有诗情画意,浓淡得当,颇似一幅幅有生活实感的风俗画,其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不同凡响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作者持久的审美价值.<边城>是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但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寄托.  相似文献   

16.
政治身份、作家身份、女性身份,三重身份和谐统一而不发生异化冀中平原那密密实实的青纱帐,太行山区的民间气息,还有那双既注目都市又关注山野的眼睛,引领着铁凝走进生活、阅读人生,滋润着她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求新求变的佳作。作为一位年仅49岁却有着30年创作经历的当代作家,铁凝和她的作品早已为众多读者所熟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29)
赛珍珠常常以中西方双重文化视角审视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尤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女性命运。然而从身体空间政治学角度看,她笔下的中国女性是困在"形式上"的中国女性。为了尊重所要表达的作品主题,她无意识地将西方女性或是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平等自由的一些观念赋予中国女性。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是理想中的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正>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事关地方形象和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官场文化腐败、执政理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从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树立为民谋利执政  相似文献   

19.
《廉政文化研究》2015,(4):91-92
<正>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背景下政党形象问题日益凸显,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又极大地助推了政党形象的重要性。新媒体重构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和传播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生态环境,使传统的执政形象自上而下、单向度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正>苏共执政时期,官僚阶层从出现到逐步形成和固化,其特点是成员等级化、利益集团化、交往内部化。当官僚阶层和特权扭结在一起,苏共从官僚主义发展到特权享受、特权腐败和特权繁衍,以至于执政末期出现了官僚特权异化,通过特权异化实现制度变迁,同时通过深度政治参与延续和扩大制度变迁收益。苏共的亡党在很大程度上是苏共官僚集团为了既得利益的合法延续,主观上放弃了社会主义,实现自我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