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仇恨犯罪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多元化社会各国。它是以行为人对受害人的各种偏见为基础,以给行为人认定的某种群体的个人及其群体造成损害为目的,因此与报复特定个人和社会的犯罪不同,也与敌人刑法适用的犯罪类型存在差异。对仇恨犯罪的单独立法主要见于普通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仇恨犯罪单独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重对行为人的惩罚,这并未违反宪法上的平等原则,也未侵害言论自由,且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仇恨犯罪必然以上游犯罪为基础,同时行为动机系基于法定的偏见类型。仇恨犯罪的甄别与统计对预防犯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仇恨犯罪中的偏见动机往往源于社会的结构性歧视,偏见产生移位攻击。在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并不显著时,监禁消除偏见的效果不如恢复性司法措施。对仇恨犯罪也存在爱的刑法观念的适用。我国没有必要对仇恨犯罪单独立法,但对涉及民族关系等领域的犯罪,可吸纳仇恨犯罪理念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
在19世纪之前,美国的青少年犯罪现象较少,个别人犯罪后所受到的法律制裁则与成人一样。自19世纪初期以来,美国的社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青少年犯罪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应对这一棘手社会问题,改革者们创造性地提出了“青少年犯罪”的全新概念,当局则结合未成年犯人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一些相对特别的司法制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之后又创设了青少年法庭,而且给予青少年犯人的司法程序保护也通过司法判例的形式逐渐趋于完善,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行青少年犯罪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贾元 《法制与社会》2013,(13):294-296,298
白领犯罪最早由美国犯罪学家提出,针对的是美国的公司经济犯罪,后来学者将白领犯罪的内涵扩大化,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公职人员的犯罪。本文以贪污贿赂这一我国典型白领犯罪种类为切入点,通过对白领犯罪的现状呈示、发展特点、分层体系、根源探究等进行系统思考分析,以期揭示表象,归结成因,完善法律遏制手段。  相似文献   

4.
罚金是我国刑法对犯罪单位适用的唯一刑种,对犯罪单位适用单一的罚金刑,而且采用无限额罚金制,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缺陷。借鉴美国、法国等国家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我国应对现有刑罚体系进行改革,构建独立的单位犯罪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犯罪对象若干观点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刑法理论,重视犯罪客体而轻视犯罪对象,导致对犯罪对象缺乏深入研究,以致在犯罪对象问题上长期存在一些缺乏根据的观点,如:犯罪对象不能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并非存在于一切犯罪之中,犯罪对象必需具有合法性等等。本文在对犯罪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刑法基本理论和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为根据,明确提出不仅犯罪客体可以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也能决定犯罪性质,一切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作为犯罪对象的人或物不具有合法性特征。刑法理论界应当更加注重对犯罪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有观点认为,美国社会忽视了大量的严重违法行为,但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集中关注白领犯罪,表明美国社会并没有忽视犯罪;其次,对忽视白领犯罪这个词本身的犯罪学含义进行了探究;第三,通过运用案例材料和历史数据,向影响政策制定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提出挑战,因为正是这些政策导致了白领犯罪和法人犯罪浪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白领犯罪作为一种独特的犯罪现象,自美国的一位犯罪学家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也存在白领犯罪,而且白领犯罪也相当严重,为了有效预防和惩治这一犯罪,首先分析犯罪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白领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而也就决定了对其的预防和控制对策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犯罪与现代化》是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的代表之作。在书中,谢利通过对20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人口和犯罪的地区分布的发展变化的分析,表明了"现代化进程对犯罪率和犯罪方式都有着明显的普遍的影响"的观点。本文是对阅读《犯罪与现代化》后,通过对谢利的观点的分析,从现代化对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人口及犯罪地区分布的影响方面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的发展脱离民族国家的控制,带来了次贷危机等世界经济方面的无政府主义倾向,造成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导致人类道德水平的倒退和法律中体现的正义精神的堕落。因此,需要用法律全球化来阻止这一进程。互联网犯罪、环境犯罪和国际刑事法院以及毒品犯罪和反腐败方面的法律全球化的例子表明,迄今为止,这些建立全球性刑法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秉承其法律上的霸权主义政策向国际社会推行美国的刑法思想,欧洲大陆刑法的基本法律原则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应当在认同不同国家的刑法理念互相妥协与平衡之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一部公平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全球刑法。  相似文献   

10.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伴随着计算机的问世及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这一崭新的犯罪形式也随之出现了。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仅其财产损失额就是常规犯罪案件的几十倍到几百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而遭受的损失超过百亿美元,德国约50亿美元,英国为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