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权益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按劳分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凋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劳动价值论能否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呢?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享有参加利润分配权益的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关系。因此,不可能实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呢?如何实现按劳分配呢? 第一、按劳分配的尺度不能以个别劳动时间为依据,而必须以实现了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依据。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每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不必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向社会劳动转化,因而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可以作为计量劳动量的依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按劳分配,这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新问题。马克思当年设想的是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其实现过程为“劳动——劳动券——消费品”。在这里,劳动券是劳动者从社会领取个人消费品的证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论断。这个论断是对按劳分配内在要求的高度概括,又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科学理论。首先,只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象就必然发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是从静态上反映劳动者的收入差别、生活水平差别,也从动态上反映了劳动者收入增加的状况。实行按劳分配,个人收入多少、富裕如何与劳动能力、劳动状况紧密相连。社会主义存在旧的社会分工,个人劳动能力还不能全面发展,劳动者的体力和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就是以劳动作为同一尺度,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生产者,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的分配。从理论上弄清楚生产要素可以参加收益分配的原因,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并自觉维护生产要素贡献者的合法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之一:生产过程是各生产要素的综合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就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人的劳动或者劳动者是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关系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  相似文献   

8.
(一)按劳分配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者成为全部生产条件的共同主人,这决定了他们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和权力必然是平等的。但是,因为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产品还不够丰富,因而还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灭,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要求计算劳动贡献的大小和计较劳动报酬的多少。这样,社会必须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要求在劳动者之间实行等量劳动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劳分配具有客  相似文献   

9.
李超 《探索》2012,(1):84-90
在"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框架下,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文献,"按劳分配"的内涵又可以得到新的比较准确的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非市场性"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分配主体是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劳动者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践"按劳分配"具有复杂性。近30年来,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系统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工资并不是由劳动者的贡献而主要是由社会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制度是影响供求力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收入差距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模型发现:在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指引下,应最大化"按劳分配",同时最小化"按资分配"。  相似文献   

10.
分配的方式从属于生产方式,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实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在分配上的实现,其核心与精髓就是:在消除了生产资料占有权方面的不平等后,承认每个人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在质和量上的差别,以因所付出的劳动量不同而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多寡来激励人们多劳动、多贡献,由此推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新社会制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向更高的“按需分配”阶段过渡,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令人遗憾的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只强调了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而忽视了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忘掉了按劳分配原则以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差别性为激励机制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配。它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它的主体地位,就会改变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2.
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中小企业的作用其他企业所有制不能完全代替国有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国存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同,但生产关系的性质没有差别。它们的生产资料都属于国家所有;企业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体,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而不再是只能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联合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关系,产品和剩余产品都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共同利益进行分配和使用,排除了少数人无偿占有他们剩余劳动和谋求私利的权利。这是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3.
关柏春 《理论学刊》2005,23(3):35-39
按劳分配的实质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其实现形式则是被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原则是通过竞争过程实现的,开放的劳动市场是必要的实现条件.为了充分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打破各种垄断,充分开放市场,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动态的劳动价格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个人不能凭借自己的劳动力的支出取得消费产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一样,他们在产品生产中提供的劳动量也不可能一样,所以,社会自然就要默认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劳动者的天然特权,并根据他们各自在产品生产中提供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个分配原则,是对不同等劳动能力作为他们天然特权这种关系,在经济上的一种承认。按照这个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既符合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又符合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模式应是按劳动力的价格确定个人消费品,并参与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及结果给报酬。在市场机构作用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基础只能是等价劳动力有等量的报酬,劳动者的实得报酬既可以高于劳动力价格,也可以低于劳动力的价格,根据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取得相应的报酬。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同职工的体力、技术和业务能力及工作态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职工来说,在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因此,用单纯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制很难反映出上述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劳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15.
一、商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需要通过社会的形式去实现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并不决定是否实行按劳分配并不改变按劳分配的本质。但是,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对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实现过程却有决定性影响。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存在,劳动的计量过程复杂化了,从而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复杂化了,不得不通过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去完成。如企业劳动对社会来说还只是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指导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从分配起点、分配原则和分配结果三方面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根源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没有真正做到以按劳分配为主,表现在劳动报酬低、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权重小等方面。因此,有必要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社会公平分配,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工厂企业中,按劳分配主要是通过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的形式来实现的。目前,普遍实行的主要是以计时工资为主、计件工资为辅,计时工资加奖励的制度。这里所说的奖励从物质上讲也就是奖金。 奖金是对劳动者超额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变化的实际情况,超额多,多得奖金,超额少,少得奖金,不超额,不得奖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系指劳动产品为交换而生产,各个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联系起来的经济。就是指直接以交换劳动产品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呢?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存在着部分个体劳动者所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物质利益原  相似文献   

20.
股份合作制是新生事物,它是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的有机结合。从目前的情况看,股份合作制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1)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资本联合相结合,企业职工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出资人;(2)企业职工个人股与法人股、国家股、集体股相结合,以职工个人股份为主,本企业之外的人员一般不得入股;(3)按劳动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4)股东当家与职工民主管理相结合,既实行股权平等的一股一票的股东大会制度,又实行一人一票的职工大会制度。股份合作制是在改革中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