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新模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即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本身,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在这里,学生的“学”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是学生个性、世界观、道德品质形成的必然途径;而教师的“教”则是外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内因也就是学生的“学’寸能起作用。教师教得再好,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地配合学习,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虽不直接起作用,但其间接作用十分明显。孔子就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相似文献   

3.
我国明代医师万金在《育婴家秘》中指出,“小儿能言,几教之以正言.能食,则教以恭敬,勿作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数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日月之类.”这里指明了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或目标:1.发展幼儿语言;2.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尤其是养成诚实正直的品质;3.掌握生活知识和文化知识;4.认识周围环境.同时也指明了幼儿早期教育的方式:遇物而教.  相似文献   

4.
“教”与“学”是党校函授教育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学方法是联接“教”与“学”的中介和桥梁。教给学员学习方法,使学员由被动的吸收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吸收知识。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智力的充分发展及内在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多年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探索、实施、验证后提出一些新的“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目的、“教、学”环境,重点介绍了三个层次的“教、学”创新环境的实施过程,并为今后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和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问世 ,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大的文化考古发现之一 ,其重要意义在于 ,它使我们接近了中华文化之源 ,在一定程度上窥见了这一古老文化源头的原始风貌。而其中的《老子》古抄本则为人们在道家文化方面的追根溯源和正本清源提供了实证性的根据。据已发表的竹简《老子》古抄本的释文和笔者本人对某些文字的考释 ,可以发现这一抄本异于王弼本和帛书本之处甚多 ,其主要思想特色 ,是昭示了老子与孔子学说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以及提出了“天道圆圆”的本体论 ,“大少之 (至 )多 ,易必多难”的辩证法 ,“有将混成”的宇宙发生论 ,“教不教”的教育观和“错 ( )为上 ,弗美也”的军事观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听到两位教师在相互作自我介绍。“我教生物学。”中学老师说道:“您呢?”小学老师回答说:“我教三年级”。 这个小插曲恰恰完整地反映了这么一个事实,即我们所称的“专业标志”或“职业态度”,是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的。教师们从事智力训练和开发,而不涉及到学生;医生们讨论的是折断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重在落实,而语文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基础,理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使主导性与主体性相融合,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相联系,才能逐步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师范专业教学的一个创新。在师范专业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寓“教”于“学”,从“学”学“教”,从“学”悟“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着眼于培养师范生的“会学”、“会教”能力,致力于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为其成为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坚持“教与导”相结合,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任职教育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实行“教与导”相结合的方针。要做到这一点,需把握三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认清“导”的必要性。我国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在教学内容上,讲究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专业设置上,小而全和多而杂。而军校的教育又主要是模仿地方高校基础教育的管理模式,把培养基础性、学历型作为办校治学的任务来完成。虽几经改革,但没有大的变革。这次军委把院校教育改革提到了“人才工程”的战略高度,特别把任职…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一”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纪念日,际此盛大节日,重温近代历史,回忆党的业绩,放眼九州大地,展望新的世纪,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感奋而激动,欣庆而思源。   我历世较晚,党成立 4年后始出生,故知党是在抗日战争之时,得党教是在解放战争之际和新中国建立之后。我生于忧患,而晚得安乐,则党之赐,终生而难忘之也。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概括为两句话:一曰“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二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80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施教者如何将自己的政治道德观念最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多年来德育教学工作者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归纳起来大致有“内容说”和“形式说”。主张“内容说”者认为应改革传统的政治教学内容,讲课内容需有时代特色,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因需而教,以人为本。“形式说”者则认为增强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改革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向授课方式,施行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双向互动教学,辩论式教学等等。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可从德育教学的审美意义来研究德育教学的效果。德育教学不是单一的思想观念传播,而是一种审美意…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一样重视对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但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不同,亚里士多德主张“有教有类”,即主张教育主要针对城邦自由人中的少年儿童.为了有更好地音乐教育,他强调优生优育,明确教育要根据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阶段性进行.少年儿童既要学习实用性知识,也要学习非实用性知识——音乐.音乐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起到娱乐放松的作用,还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担负着培育城邦中有德性的准公民——少年儿童的重要使命,而准公民则是城邦政制走向善的重要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将“自杀”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社会学家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社会学家们在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自杀”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社会学家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自杀”现象产生和变化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一起行为建构为“自杀”现象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是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客观要求。实施“以德治教”,要以德正本,以德立范,以德行政,实施“以德治教”,必须推进教育创新,必须把师德建设作为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16.
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观念应做系统认识。“为何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怎样教”、“如何评估教学效果”是这一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子系统。对这些子系统的认识,既有遵从常识的一面,也有观念更新的一面;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主从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读书不动脑想问题,就会感到迷惑,只一味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孔子的话精辟地阐述了“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评教”,探讨体育教师应如何在学生的“评教”中提升自己业务素质为目的,以便更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素问·阳明脉解篇》“厥道连脏则死,连经则生”,此之“厥逆”指阳明厥逆,由阳明热盛、邪热内郁、气机壅遏而致;其“脏”、“经”指阳明之脏(腑)、经;“连胜则死”,指病在阳明之腑胃及大肠,为有形燥热证,病情重;“连经则生”指病在阳明之经,为无形实热证,病情轻;“死”、“生”是相对病情轻、重而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价值主线,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有机而完整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立体图式,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性、实践和价值层面上的和谐建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理性成熟的体现,而和谐社会则是我党历史与实践理性的现实选择,二者的结合则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