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无锡市广瑞中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生源较差,“双差生”占有一定比例,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面对往昔在低谷中苦苦徘徊的局面,学校高擎起依法治校的旗帜,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取得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先后被评为省、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先进单位,94-95年、96-97年度市级文明单位,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市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学校,市素质教育优良学校,市光进家长学校。那么学校是怎样走出困境、不断攀登高峰的呢?一、选准坐标,摆正位置,育人先育德。学校要走出薄弱行列的工作千头万…  相似文献   

2.
黄泽纯 《工会博览》2009,(7):155-156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育工作上,就是要以生为本,科学施教。以生为本,科学客观地评判学生群体,营造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从而真正达到“内化育人”的教学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赵洪武 《法制博览》2014,(1):312+311
学校性质、任务等特点决定治校要突出"法制"。本文以领导、教职工、学生三个群体为集结点,以学生群体的法制培养为目标,简要论述了如何以"法制"育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与法》2008,(2):30-31
2007年12月4日,江津区关工委丁仁碧等三同志去重庆江津二中,就依法治校问题进行调研。与兼任学校关工委主任的党支部书记刘维高及分管德体、安保等部门的领导一起座谈,并看到相关资料。倍感欣慰的是,依法治校不仅换来了安全、整洁、文明礼仪、和谐校园的朝气蓬勃景象,更把部分“问题学生”帮教转化过来,不少还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比什么都宝贵。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教育事业要顺利、健康发展,必须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各类国家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及其他公民共同参与的法治活动,在此活动中,中小学教师是主力军,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质是实行依法治教的前提。然而,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上还不高,尚不能适应依法治教的需要,具体表现为:1、法律基础知识欠缺;2、违法行为时有发生;3、用法、护法、守法能力不强;4、没有形成一种学法的氛围;5、法治观念谈薄,对法律素质认识不足。中小学教师法律…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以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实现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而言均有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需求,结合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法律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设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渠道,设立高校法律服务中心,出台法律冲突处理程序指导性文件,依法治校、多措并举,共同助力高校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陆静 《法制博览》2023,(28):139-141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既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高校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法务工作能否提质增效决定了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愿景的实现,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深远影响。当前,高校法务工作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职责不明确、法律风险梳理不全面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在完善工作机构设置、明确职能、践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发力,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校法务工作质效提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8.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校是立足于新时代做好学校治理和学生工作的关键举措,能够助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发展,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希望能够对于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帮助。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建立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只有控制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法度”与“温度”,才能提高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微型社会中发展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很大一部分反映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校的落实很大一部分要靠学生的违纪处分条例来体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多中小学中,在对中小学生管理和处理制度中存在着大量问题,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明确学生的权利义务,规范违纪处理的实体,重视违纪处分的程序,以法律的名义对学生管理与违纪处分,从而在法的系统中的达到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大量合格的创新型人才。要适应新形势,培养合格人才,就要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是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为国家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执法者的特殊主题。目前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依法治校存在底层设计不够科学、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法治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本文从研究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主体地位出发,一是分析其依法治校,提升法治治理水平的必要性;二是根据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主体地位,归纳总结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在依法治校和法治治理水平上存在的问题,并深层剖析造成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在依法治校不到位、法治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原因;三是通过分析原因,就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提升法治治理水平,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苛军 《法制博览》2024,(11):142-144
大学生群体的法治观念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关注了法治观念的基本概念及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大学生对法治社会建设认知不到位、法治观念理解不充分、法律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和依法治校水平受限等问题,建议各高校通过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营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并搭建法律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提升法律教育的时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传播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践者.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校教师运用法治思维育人的途径和方法.高校教师应带头学法,然后在学法的基础上遵法、守法、用法,践行依法治校,坚持公平正义,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并在课程中融入法治思想,培育学生法治思维,进行全过程的育人.并以Python程序设计为...  相似文献   

15.
张墨宁 《南风窗》2014,(23):37-39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和法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肘,要坚持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中国迈入全面依法治国时代,执政党与法之间的关系是首先需要理清的问题。对此,本刊专访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张恒山。  相似文献   

16.
学校法律教育的提法较“法制教育”更为准确。学校法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其地位处于教育环节的最基础一环,不容忽视。学校法律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赵义 《南风窗》2011,(4):12-12
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指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权,确保各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8.
赵琳 《法制博览》2022,(15):166-168
依法治国理念深入发展,对推进教育法治化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高校依法治校的主体,而辅导员是高校管理工作主要执行者,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成为开辟高校法治教育的新路径.本文从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的意义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辅导员法律素质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优化策略.期望为后续研究基于依法治国背景高校如何...  相似文献   

19.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所在。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只有建设“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保持道德教育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防止道德教育体系脱节,出现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青少年犯罪率,遏制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隋悦 《法制博览》2023,(26):154-156
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对高校来华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具有必要性,但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重视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健全、来华留学生接受度不高、来华留学生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足、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管理人员法治素养有限、高校缺乏与校外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等问题。依法治校背景下要求高校做实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要持续加强来华留学生日常法治教育、与校外相关部门构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文化教育。高校还需要拓展来华留学生管理培养思路、创新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路径,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开设专门课程和编写专用教材,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人员的法治培训,将法治教育融入关心关爱和日常服务,引导来华留学生树立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