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好政策”首次失灵所有人都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这话说得没错。对于建立市场经济、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在中国经济界这20多年来都没有停止过唠叨;但是在具有高度市场经济素养的经济业界、特别是证券业界官员的行为中,却怎么也抹不去政府及政府行政监管部门这只“闲不住的手”在挥舞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曾这样忠告中国的经济学家,“不要期待年年好光景”。其原因有二:中国经济欲和世界经济接轨,不能不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之影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本身会带来许多相关的问题,代价很大,成本很高。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那只无形的手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反周期”,就成为许多政府“有形的手”的努力方向。广州的“反周期”政策,似乎给大洋彼岸的克莱因教授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反证。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立市     
过去我们讲了很多诸如“科技立市”、“教育立市”、“贸易立市”等等,而从中国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我提出一个观点叫“企业家立市”,为什么? 从80年代初期开始,“市场调节”这一改革步骤,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努力。市场经济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广东80年代改革的主要成就是在市场机制方面,就是怎样放宽价格,由市场决定供求。下一步要向创造市场主体方面发展,这里重要的是在90年代要培养一个企业家阶层,也就是“企业家立市”。我认为在中国,目前“企业家立市”比“科技立市”、“贸易立市”更为急需。这是90年代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必然,因为机制放开了,主体必然进入市场,这个主体就是人——有经济意识,有眼光的人。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教育基金会主席伦纳德·里德曾著有一篇经典之作《铅笔传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评论说: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像这篇文章那样简明扼要,令人信服、有力地阐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没有强制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的含义。 《铅笔传奇》说了些什么?它说:“只有上帝能造出一  相似文献   

5.
拜登政府执政一年多来,提出并践行“美国回来”的国际战略。“美国回来”是对特朗普“美国优先”战略的调整,旨在重返国际社会,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然而,“美国回来”的国际战略调整受到了美国国内态势和国际格局变化的制约。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回来”相比“美国优先”战略虽有所变化,但其维护美国霸权的核心目标不变,遏制中国的图谋不变,美国利益至上的实质不变。不仅要看到拜登政府“美国回来”的国际战略之“变”,更要看到其“不变”。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地位”是个什么东西?是许多有出口业务的中国企业的梦想。尤其对那些正面临外国公司倾销指控的中国企业,这种待遇是他们全力追求的目标。但是,迄今为止,还只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这种待遇。在中国还没有被外界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其国内企业也相应自动丧失“市场经济地位”的时候,幸运的云南马龙成了一个唯一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印太战略以制衡与“规制”中国为核心目标,其机制与内涵在拜登政府时期进一步延伸拓展。台湾在特朗普时期即被纳入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于拜登任内扮演美国“主要区域伙伴”,在军事防卫、经济科技和区域安全上全面配合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拜登政府采取印太多边结盟和增强威慑介入台海安全事务,着力对冲中国政府“遏制台独”、促进统一战略。美国维持台湾所谓“事实独立”和台海两岸“分离”以服务其印太战略,将继续对台海局势产生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8.
老城的窗     
政府统计了一下,在老城流连的外地人,有老城本身人口的一倍之多。政府又向他们作了民意调查,问他们对老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窗子。”那么老城的窗子凭什么使外地人印象深刻呢?因为这些窗子外面都加有自己烧的铁网,老城的人称它为“防盗网”。老城的强盗多如牛毛。老城的妇女中,几乎没有不被抢过脖子上的金项链  相似文献   

9.
高效与有序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了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最近,广东的一些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国营企业经理、私营企业老板等各界人士,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特征?企业应该怎样走向市场?政府部门应对建立市场经济作出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问题各抒已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中国经济快步走向市场、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当著名的美国新。闻学者赵浩生先生在“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笈展研讨会”上提出这一奇怪问题时,全场一片活跃。他自问自答:“因为诺贝尔的漂亮的女朋友和一个风流倜傥的数学家私奔了,他恨透了数学家。”赵浩生由此谈到了新闻媒介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又举出一个名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高新军 《南风窗》2008,(20):51-53
20世纪前,美国各级政府都没有完整的公共预算制度。那时所谓预算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事后报账单,为贪赃枉法留下无数机会,腐败现象屡禁不绝。"进步时代"的改革者用公共预算来组织政府,利用预算的社会作用来构建社会的繁荣。美国社会逐步告别了权贵市场经济,走上了法治市场经济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启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开、透明、讲求实效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是从传统的政府直接控制经济运行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控制经济运行的“审批经济”模式之后的又一进步。 这一新的模式或许可以称为“监督经济”,它主要是采用登记备案的方式,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从而使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从客观效果上看,这种废除过度控制之后的有限审批与监督模式,不但能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市场竞争环境,而且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铲除了“设租”、“寻租”、滋生腐败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周琪 《当代世界》2013,(5):19-22
2010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浪潮首先推翻了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此后,在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同长达几十年的强权统治相继倒台,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阿拉伯之春”来势之迅猛使美国措手不及。由于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主要发生在美国的阿拉伯盟国,美国担心这些国家的政权变更将会导致政权落入伊斯兰激进势力或伊朗代理人之手,从而动摇美国在这一地区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稳定框架,因此,美国最初的态度是踌躇不决,并一再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能够通过与民众对话和改革来缓和国内局势。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观察》周刊能源让中美关系走向死胡同?“美国正在痛失影响中国长期能源安全政策的一个机遇--那就是施加政治压力让中海油在优尼科的竞购中出局。”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Hagt)说,“美国这样做是在将中国推向非常动荡不安的地区,比如苏丹,安哥拉,或是压中国同俄罗斯、委内瑞拉、集权的中亚国家和伊朗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合作同美国其他重要的安全政策目标相左。”“一个事实是,如果没有美国的保护,很难想象有持续很久的相对稳定的全球石油市场。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是否过多地控制国际石油市场?过多地保障石油通道安全,从而影响本  相似文献   

15.
寄生虫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熙熙攘攘的火车站。这个空间是乞丐的工作地点。他们伸出肮脏的手,向候车的旅客乞求施舍。1988,圣诞之夜,零点的钟声敲响了,乞丐们垂头丧气聚拢在一起,相互探问:“你挣了多少?”多的三五元,少的几角钱,平均起来,不到去年圣诞夜的1/5。乞丐们疑惑不解:“他妈的,钱都哪儿去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级问号! 这些个被正派人称为社会的寄生虫的乞丐,在他们发问的时候,企业家在问,经济学家也在问,政府官员和11亿人民同声在问。马年伊始,上海市副市长  相似文献   

16.
白领是什么?     
“白领”一词在这10年间窜红,都市上班族对这词儿早已不觉陌生。然而,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领”?“白领”这一职业阶层在现阶段的中国真的形成了吗?这一阶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起着怎样的作用?欢迎各位加入“话说白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3月上旬的中东时局变化之快,令世人瞠目结舌,也令世人深思:中尔千年的政治文化传统在崩溃? “人民的力量和权利”在改变中东的外貌?中东伊斯兰回教国家也在产生1989-1991年的“苏东波”?这是美国的推动,还是中东国家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自发行动?被西方称为中东的“自由民主长征”,将对亚洲乃至世界发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著 ,在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上已经林林总总 ,不下数百种。近读王天玺同志的新作《“三个代表”兴中华》 (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1 1月版 ) ,眼睛为之一亮。其主题之鲜明 ,创新意识之强烈 ,政治理论之充分 ,讴歌激情之高昂 ,文笔表达之酣畅 ,使得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什么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作不同的具体表述。作者没有拘泥于规范性用语 ,而是概括为三个字 ,即“兴中华”。我以为这是准确的。说“三个代表”的主题是“发展” ,说“三个代表”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与说…  相似文献   

19.
蔡鸿 《国际政治研究》2023,(2):60-84+6-7
“美国梦”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词语,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时期。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美国梦”在产生初期常常被视为“个人之梦”“移民之梦”,但随着国家政治概念的强化而变成“美国之梦”“民族之梦”,成为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对美国的发展和强大起到了特殊的催进作用。“美国梦”包括希望、信心、机遇、平等、成功、美好、繁荣、努力、决心和主观能动性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共同构筑了“美国梦”的核心涵义。然而,随着美国的政治极化、社会矛盾、通货膨胀、阶层固化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剧,“美国梦”对内已经沦为以阶层上升、经济成功、生活幸福为特征的中产阶级式的个人发展愿景,对外则成为美国在全球各地输出美国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这个大工程,开工了。但开工之日,已成泥足巨人。这个大工程,停工了。但谁也不知它何时复产,从近万名工人到它的“董事长”,都身陷于一个奇怪的泥潭,彼此张望而难以援手。谁能还原它?谁敢“贱卖”它?谁能拯救它而不被它一起拖入泥潭?如果它还有复活的希望,谁来描述这一蓝图并为之担保?如果它已注定失败,谁为这一失败负责?谁来做最后的收场?十年了,积累了问题而没有答案:十年了,40亿的财富却堆成政府的难卸包袱和工人的穷愁积怨。当年,谁拍的脑袋?当年,谁拍了胸脯?今天,谁拍拍屁股,悄悄离开?这是一枚计划经济的苦果,我们在市场经济时代,却不得不咀嚼其苦涩而荒谬的余味,不得不为它,做着艰苦万分的善后,以及难以启齿的清算。我们祈祷、我们祝愿:不要有这样前苦涩,不要有这样的难堪。我们把希望寄于:中国要有真正具备公共品格的财政,中国要有真正具备民主功能的财政。只有这样,我们的工程,才能真正地“化肥”,而不是绝望地“化灰”,或变为沉沦的水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