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统一战线为依法治国提供力量支持,依法治国为统一战线提供法制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的关系,有助于发展统一战线,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实行什么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无论实行一党制还是多党制,无论是多民族还是单一民族,无论其经济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存在社会聚合性与离散性、凝聚力与离心力的交互作用和矛盾。执政党和政府的责任,就是运用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的聚合性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减小离散性和离心力,坚持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特殊性质、根本任务、永恒主题、历史使命、自身优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内容上是一致的。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形式和…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因此,研究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框架及其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15,(1):52-53
王利明在2014年9月24日《光明日报》撰文认为,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十八大以来,党对于依法治闲事业的新的部署,是基于对我国法治建设已有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和评估而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  相似文献   

5.
王健  赵亭富 《长白学刊》2000,2(5):12-1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法制理论,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执政方略——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明确党的执政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党的执政方略。一、坚持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方略,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法律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党只有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并坚持依法治国,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永葆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坚持依法治国是不断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事实证明,现有的制度安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要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关键在于依法治国,这既是党长期执政的经验总结,也是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要求。只有通过依法治国来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使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依法进行,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相对固定和稳定,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是解决党执政合法性的有效途径。胡锦涛  相似文献   

7.
一、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目标,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意味着我们执政党执掌政权方式的重大转变和重大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论上的成熟和非凡的治国才能。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一贯强对民主和法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的。民主是本质、是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五大上郑重地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支持人大抓好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通过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统一战线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①这就是说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5.
《松州》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总搅全局,是一个顺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愿,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报告。报告表明了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向法治,中国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一步,凝聚了中国人民数千年对公平正义的执着期盼;这一步,是共产党上下求索实践的伟大跨越;这一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回首新中国建立后五十余年的法治实践,基本…  相似文献   

17.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为科教兴国服务刘宪苏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会上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这是中国政府面对21世纪的庄严宣言,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选择。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新时期统一战线在科教兴国的事业中大有可为,大有作...  相似文献   

18.
刘冬年 《当代广西》2004,(16):41-42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要继续体现其法宝作用,就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加快广西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大有可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胡树俭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联系我省近几年来统战工作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统战工作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服务,着重点就是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服务。 一、发挥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优势,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