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罗屿 《小康》2009,(9):56-59
作家海明威最近被人爆出是个“不合格双料间谍”。与海明威不同,有几位作家却能同时蜚声文坛与谍海。  相似文献   

3.
东行 《新东方》2000,(2):38-38
在西方,男士们总是比较喜欢金发美女,但一位英国作家预言,天生金发的白种人将因与深色发肤的人种结合而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4.
《同舟共进》2012,(5):80-80
吴东峰(广州市政协委员、文史学者、军旅作家)关于《同舟共进》,我有好几个“没想到”。其一,没想到在目前中国有这样一个“有着不同声音的、高端的”刊物。其二,在广东这个媒体比较开放、各领风骚的地方,《同舟共进》能占据一席之地。其三,  相似文献   

5.
张高杰 《前沿》2010,(4):136-139
现代作家日记具有多重的意义和价值。它反映着现代社会的震荡和变革,便于我们认识各个历史时期的状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现代作家日记是面向自我的写作,保存了丰富的思想元素和心灵信息,成为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日记中饱含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精巧的文体结构、主观化的叙述角度等等,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1992年,台湾作家张至璋第一次到大陆,满怀希望地寻找失散43年的父亲。但当他站在南京新街口汹涌的人潮中时,他感到有些恍惚——“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片,爹真的在里面吗?十二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调查过吗?有人统计过吗?”  相似文献   

7.
一位畅销书作家说过,永远不要看心灵鸡汤,因为你看傻了都还不知道。这话不一定对,但身在职场,被一些貌似心灵鸡汤的想法给"熏"傻了,却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8.
杨培铮  韦凌影 《福建乡土》2011,(3):41-42,48
台湾作家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宫粉羊蹄甲花时,每次都要看到绝望才肯离去。在长泰山重村,青山绿水沃野间,片片花海前,我一遍遍地回味余先生笔下的"绝望"一词,突然就眼眶湿润。如果可以,我也想,我也要,要看到绝望再离去!绝望来自对美丽的畏惧。对于美丽,特别是自然花的美,女人从来都缺少抗拒力,  相似文献   

9.
10.
唐金栋 《台声》2014,(9):75-75
8月25日上午,第七届台湾作家湖南采风交流团成员杨树清(报告文学作家、台湾金门大学驻校作家)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姜贻斌的引领下,从湘西凤凰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湖南洞口县高沙镇寻根,为“阿背”(杨树清称其父亲杨国淇为“阿背”)实现83年未曾回乡的梦想……杨树清跪拜在家乡的土地上,嘴里不停地喊着:“‘阿背’呀、‘阿背’呀——今天儿子替您回乡了、我们回家了,83年您从未回乡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一定把家乡泥土带回金门放在您的身边人土为安,我要用金门高梁酒洒在家乡的土地上,寄托我的哀思,您请安心、安启、吧……”  相似文献   

11.
宋安娜 《天津人大》2010,(11):44-45
一出洛杉矶机场,迎面一幅大红横幅,“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热烈欢迎中国作家代表团”几个斗大的中文字,在满眼英文牌匾、路标的机场大厅,金灿灿地耀眼,亲情扑面而来。此后,在洛杉矶和旧金山,主人都安排我们与当地华文作家座谈。座谈的形式很惬意。  相似文献   

12.
谭颖 《两岸关系》2014,(9):55-56
正"我发现很多朋友到台湾个人游,只有短短的几天,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我想写一本书,告诉大家怎么透过在台湾看到的景点去理解台湾,认识台湾,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台湾人都在想些什么"——廖信忠因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走红的台湾青年作家廖信忠住在名人荟萃的上海静安区。邻居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台湾的"邻家大男孩"居然是畅销书作家,蜂拥而至的媒体都冲他而来……融入上海,成为"她的一份子"廖信忠,1977年出生在台湾士林,台北长大的他对大陆有着深深的好奇。2005年他退出兵役,摇身一变  相似文献   

13.
两位大师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7):63-63
无论是做人,还是在成就上,这两位都绝对称得上大师。如果以他们为标杆。对当下的文化界进行一次打假,那么,根本不用成立“打假办”,现在那些满天飞的“大师”。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可以确认为山寨。  相似文献   

14.
张岩 《求索》2013,(6):148-150
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中国现代文学高扬“破旧立新”的旗帜.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沈从文等作家却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讨的双重纬度上对古老的神话资源极为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神话意识。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神话意识生成形态、途径以及特点的考察,可以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推进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关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沈容的绝唱     
82沈容的绝唱□丁东岁的沈容走了。她的书正在印刷厂里印制。她没有来得及看上一眼 ,便这么匆匆地走了。2001年初冬 ,山西记者高勤荣的妻子到新华社老记者戴煌家求援。高勤荣因为揭露运城假滴灌的黑幕 ,得罪了当地权贵 ,被罗织了三项罪名 ,判处十二年徒刑。戴煌经常为弱者打抱不平 ,有“青天”之誉。他和我商量怎么办。我说 ,可以通过《南方周末》等媒体呼吁一下。署名的时候 ,他征求了邻居李普沈容夫妇的意见 ,把他们的名字放在前面。戴煌说 ,他们资格比我老。我和他们夫妇有一些交往 ,但和沈老谈不上有多少思想交流 ,只是形成了一种印象 ,…  相似文献   

16.
FOR much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nation enjoyed lasting peace and prosperity, which set the stage for a cultural boom.  相似文献   

17.
陈丽丽 《理论月刊》2008,(4):121-124
"狂"是中国文论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就作家而言,"狂"是文人,尤其是天才文人身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质,具体表现为:病态之狂、进取之狂、放浪之狂.由于传统观念中道德标准与美学标准经常混同,因此文人之"狂"在文论中常有褒贬不同的表述,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本文通过对古代文论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归纳分析,试从横向角度来探讨"狂"作为审美范畴在传统作家论中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8.
龚骏 《观察与思考》2009,(15):63-63
在“魔术”这一古老而又时尚的名词刚刚又随着“刘谦”焕发了勃然青春时,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这个被标榜在文学中玩起魔术的男人,令人充满了好奇。2008年他以一部描写一名普通青年无辜陷身日本政界丑闻的小说——《金色梦乡》,一举夺得日本书店大奖第一名,自此标志着伊坂幸太郎成功跻身日本当红人气作家行列。  相似文献   

19.
出生在山东济南,却在西藏生活了27年,写出17本有关西藏的书,目前仍行走在西藏的途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她的作品,很多人认识了历史的、文化的和宗教的西藏,产生过形同“三毛热”一样的效应。青年人在她的诗文感召下,诸如在“兄弟,我们走啊”这样的“吆喝”下,对西藏趋之若骛。走过西藏27年2006年,作家马丽华推出长篇小说《如意高地》,历史的和现实的两个西藏一脉相承。虽然她本人说过这是一次创作上的转型,从纪实向虚构转变,但很多专家、读者认为,在这部“传奇加诗意”的作品中,史实比虚构更精彩。她的作品一如既往地耐人寻味。马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6,(10):75-77
胡因梦,台湾著名演员、作家、翻译家。又名胡茵梦、胡因因、胡因子,1953年生于台中。1971年考进辅仁大学德文系。20岁主演《云深不知处》,15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过40余部电影。35岁告别演艺圈,专事有关心灵探究的翻译与写作,首度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引介到台湾,并致力于推动“新时代”的意识革命及生态环保等议题。著有《胡言梦语》、《茵梦湖》、《古老的未来》、《死亡与童女之舞》,译有《般若之旅》、《超越时空》、《克里希那穆提传》、《生命之书》、《恩宠与勇气》、《转逆境为喜悦》等书。除翻译与写作之外,她还热心于心灵成长的团体建设、教育的省思、环保公益活动等。曾为琼瑶剧“当家花旦”,却从不认为演艺圈和自己有关系;曾和李敖经历仅三个多月的婚姻,却让李敖20多年来频繁提及;从事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译介工作,如今著作等身——今年8月,台湾传奇女作家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推出内地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