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培养身心健康、重新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是监狱罪犯教育追求的目标:当前我国传统的行刑制度和行刑理念,使罪犯教育缺乏针对性、适应性、科学性。确立现代、科学的罪犯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化、社会化、个别化的罪犯教育体系是提高罪犯教育效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起源于西方,有着深厚的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罪犯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罪犯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逆境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以及直面死亡教育等内容。必须按照"首要标准"、"底线思维"以及社会管理和监狱管理创新的相关要求,拓宽罪犯思想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防御罪犯自残、自杀的新路径,实施罪犯生命教育。应结合监狱实际和罪犯不同时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特征,开设罪犯生命教育课程,加强罪犯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创新罪犯生命教育形式以及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调动罪犯学习兴趣等,着力增强罪犯生命意识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能力,有效消解罪犯隐性自杀意念以及自残、自杀等自我毁灭性行为,全面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3.
过分强调罪犯教育的统一模式 ,不利于罪犯教育质量的提高。调整、改革罪犯教育思想和方式 ,把罪犯教育改造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 ,又有个体特色的新人 ,是罪犯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应当明确罪犯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意提高罪犯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 ,在改变罪犯个性心理结构上下功夫 ,建构有助于罪犯教育个性化运行的狱所环境  相似文献   

4.
监狱改造罪犯的目标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罪犯是初次社会化失败的人。监狱对罪犯的矫正和重塑是对罪犯进行再社会化的过程。公民教育是对罪犯实施再社会化的可供选择的路径。对罪犯公民教育在方案设计上,可围绕遵纪守法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社会教育、科学理性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抵御诱惑防范重犯教育、重建生活技能教育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过分强调罪犯教育的统一模式,不利于罪犯教育质量的提高,调整,改革罪犯教育思想和方式,把罪犯教育改造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又有个体特色的新人,是罪犯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应当明确罪犯在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注意提高罪犯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在发迹罪犯个性心理结构上下功夫,建构有助于蜀教育个性化运行的狱所环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罪犯教育理论迫切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而进行创新和完善,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理论指导来解决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费用保障问题、效益问题、教学目标及工作策略开拓了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和提高罪犯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为构建开放式的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罪犯教育主要是指监狱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对服刑罪犯所实施的旨在转变其犯罪思想、行为恶习,教授其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应该对罪犯教育的强制性原则、罪犯教育的内容、罪犯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中外比较研究,找到不足和差距,进而吸收借鉴,修改完善我国罪犯教育法律规定:一是尽快修订《监狱法》;二是完善罪犯教育的基本原则;三是修改刑罚执行、罪犯教育具体原则;四是规范罪犯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罪犯职业技能教育的优劣对罪犯回归社会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对罪犯职业技能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偏离劳动力就业市场实际需求、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以及教育时间难以保障等问题。因此,为了减少和预防罪犯重新犯罪,有必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应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教育方法得当以及教育时间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9.
罪犯教育是监狱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实现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罪犯教育可以保障监狱的安全稳定,监狱的安全稳定又为罪犯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拓展了空间。通过教育实现罪犯心理防控、道德防控、重点防控、情感防控、自立防控,以达到罪犯教育主导监狱安全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罪犯教育是我国监狱工作中对罪犯进行惩罚与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从罪犯教育的本质来看,罪犯教育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两种思想、两种价值取向相互较量、相互斗争的过程。从罪犯教育的地位来看,罪犯教育是充分发挥监管改造效益和劳动改造效益的内在主导力量;罪犯教育是使罪犯由犯罪人转化为守法公民的“治本性”决定因素;罪犯教育是中国监狱充分尊重罪犯,保障罪犯人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罪犯刑满释放的前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常会滋生如下特殊心理:喜悦与紧张;急迫与焦虑;自信与自卑;松懈与怠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给罪犯的后期改造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罪犯刑满前的特殊心理,应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矫治:从宏观层面来说,监狱应在转变观念、完善相关机制、提高质量意识上下功夫。从微观层面上,监狱及监狱民警应对出狱前的罪犯做好心理评估、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及心理调适方法辅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监狱学属于法学门类。监狱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性"或"刑罚执行性"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监狱学研究的所有对象内容都以"刑罚执行"为核心而展开。监狱学的定性当属于刑罚执行学范畴。由此,监狱学的学科体系则呈现出学科群体形式。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在监狱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把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方面的课程整合为监狱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将监狱学相关知识细化为狱政管理学、罪犯教育学、罪犯改造心理学等课程群。刑法学专业监狱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讲授方式,并依托共建基地进行实训实习教学。  相似文献   

13.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典型的行刑机构,是自由刑的主要行刑场所和行刑手段.军事监狱是指国家设在军队内部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军队行刑机构的总称,是一个具有特殊物质设备和特定人员组织的制度性存在物.军事监狱制度是指国家对军事监狱进行管理的体制和规章,是为了实现对犯罪军人的劳动改造所设置的一系列执行机构、相关设施及一系列具体监管措施的总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军事利益,惩戒并改造犯罪军人,使之重新回归社会.军事监狱制度是国家监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归属于国家的刑罚执行体系.军事监狱的基本构成包括法规制度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设施设置系统和理论研究四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罪犯因法律而产生,监狱因罪犯而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向现代化社会演进,监狱也越来越多地倡导人文关怀,文明治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诠释罪犯、监狱、惩罚和改造等概念,必将带来监狱理念的全方位创新,推动监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监狱安全在监狱全局工作中居首要地位。罪犯现场防控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防控模式以"五大防控系统"为基本框架,以"五大重点"为罪犯现场防控的关键点,以全面落实"四大禁止措施"为监管现场防控的着力点,以民警直接管理主导罪犯现场全程管控为重要手段,以发现异常、有效处置为罪犯现场防控的核心要求。目前,现行罪犯现场防控工作存在缺陷需要创新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司法实践中,各地对缓刑罪犯涉嫌新罪、漏罪收监的诉讼程序不统一,对缓刑犯违法违规收监执行标准不一致,为减少执法中的混乱,发挥缓刑制度惩治犯罪的应有功能,实现其价值,文章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缓刑罪犯收监的程序设计与实体标准。对缓刑罪犯又涉嫌新罪、漏罪的,诉讼程序应采取直接刑事拘留、逮捕。准确把握缓刑罪犯违法违规收监执行标准,关键在于界定缓刑罪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重点在于考察其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并提出“一次劳动教养、二次治安拘留、三次违反监管规定”的收监标准。缓刑罪犯违法违规被羁押的,收监裁定的刑期不应对此期限予以折抵。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或不正确使用,其源头是异化的公权力运行。监狱民警职务犯罪是监狱中行政管理权、执法权行使过程中的异化。根据公权力运行规律,只有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开放、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异化权力的非正当性目的,引进多主体参与行权,打破异化权力得以实现的自满足结构,建立监狱工作与多方社会组织的流畅交流,打破监狱系统封闭的行权环境,才能从源头上治理监狱民警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当今我国的刑事政策。监狱的宗旨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监狱的根本任务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在监狱的刑罚执行工作中,必须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才能更有效地改造罪犯。  相似文献   

19.
目前监狱管理中罪犯漏罪问题越来越突出,罪犯漏罪的存在影响了刑罚目的的实现,同时严重影响监狱安全。在监管实践中,除了罪犯漏罪管辖冲突较为突出外,漏罪的侦查存在诸多问题。罪犯漏罪侦查必须实现罪犯漏罪立案侦查的必然性,罪犯漏罪侦查协作的有效性,罪犯漏罪侦查的效益最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