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当下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崛起的同时,以往社会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刑事法治的建设及功能的发挥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在党和时代的号召之下,平衡理念的提出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具有原则性的引领作用。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与刑事法治的精神具有高度契合性,而平衡理念对于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平衡理念开辟社会主义法治新视角,观照人文情怀,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很深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刑事司法职业伦理对于刑事司法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符合法治期望而又立足现实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刑事司法职业伦理观引领刑事司法职业者的司法实践,从而最大化地保障国家和社会以及人民利益.刑事司法职业者既是公务员又是刑事司法专门工作者,其职业伦理观应结合这双重角色加以界定.从公务员这一角色而言,刑事司法职业伦理观应包括忠诚原则、公正原则、责任原则、廉洁原则等内容;从刑事司法专门工作者这一角色而言,刑事司法职业伦理观应包括依法独立原则、平和原则、法益平衡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以及真实原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民愤对刑事司法领域的渗透和影响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在坚持罪刑法定的基础上,关注民愤但又不为其所左右,已成为摆在司法实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法治轨道上的现代化。刑事检察是国家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体现,刑事检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刑事检察现代化是“中国式”和“现代性”的有机融合。中国式刑事检察现代化应当立足国情和司法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和政策,推动制度机制创新完善,适应数字化时代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刑事检察监督质效,以刑事检察现代化推动法治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余祥林案、“叔侄强奸案”等错案频频发生,引起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深深思考,而错案侵蚀着法治的精神,扭曲了法治的灵魂。在目前的刑事司法体制下,必须通过严格的刑事诉讼程序来保障刑事司法公正。基于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司法实践中错案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及时纠正刑事错案是刑事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刑事司法中存在错案发现不自觉、错案纠错不及时、申诉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刑事司法公平和正义。坚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推动刑事错案纠错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西方国家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之一,体现了宽容理念、自由契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刑事和解制度折射出来的现代民主和法治内涵,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从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通过借鉴和吸收,在中国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很有必要。通过政治、文化、法律三个层面的考察,中国已经具备了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刑法、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刑法、刑事政策不仅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分别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刑法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在于通过惩罚犯罪维护规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于规范司法、限制国家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刑事政策不但要指导和协调刑法的立法与司法活动,同时也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高度发展的法治社会,刑事司法的和谐运转是建立高度发展的法治社会的前提.本文从权利对权力的限制、权力与权力的分工与制约两个方面对和谐刑事司法的理性构建作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法治谋略,尤其是刑事司法谋略的问题,对于推动刑事法治的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谋略的概念,应当在中性的、无偏见的意义上理解。谋略区分为正谋略和奇谋略,即公开和不公开。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只能以正谋略为主,奇谋略的运用如果不能转化为正谋略,会是没有意义的。在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正确的谋略设计,应当是各方都能在确定的界限内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都可以自然地采纳一些对方不知道的谋略。这些谋略,在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要求时,就必须为法律所禁止,在违反已经明确规定的法律时,就是违规违法行为。这样,法治的界限不断得到明确,法治也能得到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公诉阶段的刑事和解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究竟应不应该适用刑事和解以及如何适用,都需要综合各种状况从长计议。在法治社会中,刑事和解在公诉阶段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公诉阶段的刑事和解有利于保持刑法的谦抑性;有利于被告人复归社会;有利于检察机关提高诉讼效率。它有可能成为后法治时代刑事司法制度的常态,刑事和解的推进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和实务上的经验摸索。  相似文献   

11.
认真对待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不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并不是不适用于刑事审判。宪法在刑事审判中具有规范权力,保障人权的作用。以往刑事审判功能定位偏失和刑事判决书中判决理由表述不充分,影响人们对宪法在刑事审判中价值的认识,制约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法治国家,刑事审判是宪法发挥作用最活跃的领域。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可适用性揭示宪法作为法的全部品格。刑事审判中适用宪法,能够提升司法审判中人权保障功能,提升社会的法治水准。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西方国家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之一,体现了宽容理念、自由契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刑事和解制度折射出来的现代民主和法治内涵,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从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通过借鉴和吸收,在中国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很有必要。通过政治、文化、法律三个层面的考察,中国已经具备了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刑法中的人权保护(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权保护是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刑法对人权的保护,既包括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护,同时更应当包括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依法保护。中国1997年刑法典已经较多地关注了人权保护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近年来的刑事司法实务亦开始扭转重社会保护而轻人权保障之观念,人权保护已逐渐根植于刑事司法领域,并在具体刑事司法运作中得到了较为切实的贯彻与执行。可以说,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刑事法治领域的重大进展,也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权法律保障机制的日趋完备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人权保护是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刑法对人权的保护,既包括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护,同时更应当包括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依法保护。中国1997年刑法典已经较多地关注了人权保护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近年来的刑事司法实务亦开始扭转重社会保护而轻人权保障之观念,人权保护已逐渐根植于刑事司法领域,并在具体刑事司法运作中得到了较为切实的贯彻与执行。可以说,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刑事法治领域的重大进展,也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权法律保障机制的日趋完备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方方面面,法治现代化只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一个要素.刑事法治又是法治落实到刑事法律领域内的一种具体状态,它是法治木桶里的最短木板,也是最低限度的法治标准,我国法治现代化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刑事法治现代化.现代化的刑事法治不应是法律精英之治,而应是社会大众自治,其真谛是保障人权,其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刑事法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就是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罚的执行三个环节上如何运用社会大众的理念来更科学、更合理的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民权利.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刑事法治理念在强调刑罚对社会的保护之余,更为关注刑罚对人权的保障。重刑并不必然降低犯罪的发生率,因此,轻缓刑罚观已成为当前国际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所广为接受的新刑罚观。我国刑法对此应适当借鉴,尽快树立轻重兼顾、以轻为主的刑罚观。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法治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司法机关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司法机关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要明确自身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定位和职责,理清与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法治层面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推进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创新,探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领域。司法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强化法律监督、延伸司法职能和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重点,建构社会治理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不仅可以提高诉讼效率,还能在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达到和解息诉的目的。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如何在刑事领域中实施恢复性司法,以化解矛盾,恢复关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对于刑事和解价值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我们依法加强和规范刑事和解工作,这对化解当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代表的一批刑事冤假错案使得社会民众越来越质疑司法公正的制度基础.冤假错案的产生乃至于泛滥极大地损害了司法公正的实现,破坏了民众对于司法的信仰,直接影响着国家司法权威的确立和法治建设的成败.冤假错案的产生与司法体制和具体制度上的缺陷有着直接的因缘关系.反思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从体制和机制上积极推动司法改革,及时有效防范和阻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对于法治中国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私保护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的出台,社会各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问题。本文以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和现状为研究视角,就侦查、起诉、审判、犯罪记录封存等司法活动中泄露涉案未成年人隐私的行为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期望能够以此加深对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理解,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