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侵权责任法》,为民事主体依法维权提供了明确、统一的法律依据。该法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所带给人们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一种新的纠纷的产生:网络侵权.本文就侵权责任法三十六条对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展开对网络侵权界定、构成要件、特殊性以及该法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达到对网络侵权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黄海洲 《求索》2013,(12):183-185,33
《侵权责任法》的责任承担规则中,损益相抵规则是受到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但在侵权法体系中,损益相抵规则自身却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导致该规则成为侵权法中的一大悖论。笔者将从损益相抵的概念悖论、价值悻论和适用范围悖论三方面来阐述该规则自身的逻辑矛盾,论证损益相抵规则虽然形式上符合一般社会观念对于公平和正义的朴素追求.但实质上却并不能与侵权责任法既有的逻辑要求和体系强制相协调。盲目地使用这一规则容易导致侵权法内部概念和逻辑的混乱。在现今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发展阶段.不适宜将损益相抵规则独立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相似文献   

4.
行政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是两种不同的侵权,行政侵权责任是在公法领域中发生的私法责任。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处理行政侵权案件时,应当优先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赔偿法无规定时则适用一般法,也就是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民事法律规范在行政赔偿问题上的继续适用有内在的合理性;侵权责任法草案对行政侵权责任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符合我国的立法传统。因此,将来的侵权责任法规定行政侵权责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在我国医疗侵权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规定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依法行医、依法解决纷争、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建立和完善医疗侵权法律制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侵权责任法》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创举,其采取了不同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立法模式。同时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摸索。对于侵权责任法相关内容的编排,不同的教材的差别很大,往往给教师授课带来一定的困惑。通过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的结构体系整合侵权责任法的相关内容,以此在教学中实现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7.
从医疗损害到交通事故,从高空坠物到产品质量损害,从网络诽谤到环境污染……面对发生在身边的侵权行为,人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2009年末,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行动宝典”,使从前曾困扰人们的诸多困惑和疑难问题有了依法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侵权责任法与物权法一样,核心在于保障民事主体的私有权益,是继合同法、物权法之后,我国民事领域的又一部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产品责任、交通事故等侵权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作为民法框架基本构建的形式标志,刚刚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体现了一个国家立法政策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文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民法乃至整个法律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公民导刊》2009,(3):38-40
随着《侵权责任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因制定《物权法》而掀起的“民法热”再度成为公共话题。如果说,《物权法》描绘的是有关财产的权利定义,那么《侵权责任法》阐释的则是财产等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后的救济之道,  相似文献   

11.
我国《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专门性、技术性及思辨性很强的民事立法。基于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多元利益的复杂权衡和多种价值取向的艰难博弈中,《侵权责任法》吸纳最新学理研究成果并将现代立法技术发挥到极致。在确定了最终由社会生活现实所决定的法律优先保护利益(价值)选项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式的辩证思维智慧与机敏的平衡术。  相似文献   

12.
吴祖祥 《前沿》2010,(21):80-83
就各国民法典及判例法中侵权责任之整体而言,"过错"是确定承担责任的核心因素。我国刚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同多数国家之民法一样未对"过错"进行界定。文章结合民事侵权过错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学者们关于过错概念的观点进行深入探析,主张过错在本质属性上属于主观性范畴,主、客观过错说之分只是认定过错的标准存在差异而已。我国侵权责任法应采以客观标准为主、主观标准为补充的过错判断模式。  相似文献   

13.
心洁 《人权》2010,(4):26-29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早在2002年,这部法律就于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初审,历时7年,经历4次审议,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直接以侵权法命名的成文法律。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支架性法律,  相似文献   

14.
目录第一章 一般规定第二章 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第三章 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第四章 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第五章 产品责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在当前推行网络实名制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侵权责任法》的颁布施行为网络侵权责任的划分与承担提供了法律依据。应当在逐步完善网络隐私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靠网民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以便最大程度地保护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6.
陈瑶 《人民论坛》2010,(7):81-83
《侵权责任法》在坚持人格平等的基础上重构的一元化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变了二元化结构医疗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矛盾状况,有利于受害患者与医疗机构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但该法在过度治疗的尺度、过错责任之推定、法律适用的选择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7.
"无救济则无权利",这句古老的法律谚语形象道出了侵权责任法保障权利、预防侵权的价值功能。有学者进而认为,侵权责任法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民法乃至整个法律文明的未来。正因此,《侵权责任法》  相似文献   

18.
阿计 《人民政坛》2009,(3):32-33
随着《侵权责任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因制定《物权法》而掀起的“民法热”再度成为公共话题。寻找利益冲突的平衡点侵权责任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合理划定权利疆域和责任界线,这就意味着《侵权责任法》是一门平衡利益冲突的艺术,需要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19.
首次专章规定医疗损害责任、首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首次确立同命同价赔偿原则……2009年年底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作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支架性法律,与每个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被誉为彰显人权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