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子兵法》与领导之道宋有《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瑰宝,也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传世之作。《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丰富军事哲理和博大深邃内涵堪称人类文明的精华。近些年来《孙子兵法》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在我们面临世纪之交,肩负着实现三步走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孙俪翎 《学理论》2011,(24):4-5
中国传统兵家文化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毛泽东从战略、战术两个层面继承了《孙子兵法》的合理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思想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发展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只有对比《孙子兵法》的合理内核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核,考察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从历史观、认识论、辩证法的角度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把握《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求上得中     
《求知》2018,(12)
正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孙子兵法》【释义】追求上等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追求中等的,可以得到下等的;追求下等的,什么都得不到。【作者简介】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写作背景】《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名著。毛泽东称该书作者孙武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据吴黎平回忆,毛泽东对人说过:“我确实读了许多中国古时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之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中的危机管理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提出了生死、进退、强弱、奇正、虚实、攻守、治乱等辨证且矛盾的对立项。时至今日,《孙子兵法》仍是最受推崇的军事战争经典著作之一。《孙子兵法》中的危机管理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危机事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6)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战略管理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学习研究现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也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宝贵经验,近代社会以来,《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国际社会曾一度掀起学习孙子思想的浪潮。受国内外"孙子热"的影响,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特征相结合的目的,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将《孙子兵法》中的治军战略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2)
"四渡赤水"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指挥艺术中充满了军事辩证法思想,牢牢把握了"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四渡赤水"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不仅深谙孙子兵法的精要之处,并且创造性地发展了水之形"遇虚则实,遇实则虚"与兵势暗合的兵家之妙。这是毛泽东对军事哲学中"虚实"学说的传承、运用、发展,将传统的"以虚示实、以实示虚"发展为"亦虚亦实""即实即虚",这是其借鉴和活用前人智慧的结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8.
军事谋略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主要探索了战争制胜的理想目标和基本条件,探索了战争制胜的简要过程和主要方法,体现了原始唯物思想和朴素辩证思维,其思想或思维对当前我们备战和作战均有强烈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威慑理论的基本内容 首先谈谈威慑的概念与由来。 我国春秋末期军事名著《孙子兵法》的《势篇》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就是把军事实体的军事实力——“势”,不仅看作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赢得战争胜利的保证,而且看作是能够使敌人不敢冒险发动战争,或者是迫使敌人无法把战争进行到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思想还体现在《谋攻篇》中“不战而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学理论》2012,(31):162-163,217
作为道家思想的奠基著作,《老子》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嬗变。从《老子》是否为兵书、《老子》对战争的总体理解、《老子》中的军事谋略以及《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四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老子》军事思想的研究成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思想史上,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在毛泽东全部政治生涯中,不仅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毛泽东思想和辉煌的革命实践,而且伴随着成功,也有着晚年时期的错误。这种错误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但传统思想文化所具有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应忽略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自幼就受到儒学思想文化的熏陶。早在韶山私塾时,他就读过《左传》、《史记》和《通鉴类纂》等史书,还阅读过顾炎武的《日知录》,对其“明道救世”之学有了粗浅的了解。1912年在长沙全省高等中学,他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御批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理论,除学习国外的管理科学外,发掘我国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国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下简称"孙子")是我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兰西斯·培根最早提出来的,这种观点目前似乎已经成了定论。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实,这一思想的提出时间,至少可以溯源到公元前四百多年以前。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军事家、古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孙子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下面让我们就孙子其人及著作《孙子》(或称《孙子兵法)谈一谈这方面的认识,以求斧正。  相似文献   

14.
《孙子》这部古代的兵书,年代越久远越放出夺目的光辉,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它,不仅应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应用于政治策略、经济管理等方面。但是,这位二千五百年前的军事家的故里在何处,迄今仍是一个谜。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到三十日,来自上海、山东各地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齐集山东省广饶县,举行了一次孙武故里研讨会,提交了二十多篇论文,还根据史书的记载进行了实地勘察,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孙武的故里在今山东省广饶县。  相似文献   

15.
雷丰源 《学理论》2013,(19):176-177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系统地论证了他的有关文明冲突的思想。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启示。"文明冲突"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安全;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构建和谐文化,促进文化共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几乎贯穿于始终,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流变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商至西周时期,当时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从桀、纣的亡国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和“敬德保民”(《尚书·康诰》),开始重视民的力量。《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罔不唯民之…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学经典,它所揭示的战争规律,提出的一系列准则和理论,不仅仅对古代的军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不仅讲军事战争 ,而且也讲政治。孙武在《兵法十三篇》中提出 ,为将要做到“智、信、仁、勇、严” ,是讲三军统帅的品质和修养。例如 :智———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仁———仁者爱人 ,仁者无敌 ,爱兵如子 ,秋毫无犯。信———两军对阵 ,“退避三舍” ,军民之间 ,“约法三章”。勇———“万夫不当之勇”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严———诸葛亮曾说 :“赏以兴功 ,罚以禁奸 ,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不均 ,赏赐知其所施 ,则勇士知其所死 ,刑罚知其所加 ,则邪恶知其所畏。”……唐代贾林评议这五字说 :“专任智则贼 ,偏施仁…  相似文献   

19.
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印度孕育出了两朵并蒂青莲——印度教与佛教,不仅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世界文明的财富,《奥义书》作为印度上古思想转型的关键著作,在印度宗教与哲学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意义,更被直接看作佛教思想的缘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现象之美、本体之美两个角度解读《奥义书》中的美学思想,追寻真实的美、追逐"梵我同一"的彼岸。  相似文献   

20.
东瀛之邦日本,在思想文化上跟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渊源关系。在其不断创造经济奇迹,提高现代化生产效率的过程中,他们的企业界仍然对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一往情深,孜孜不倦地从中国一些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寻找改进经营管理之道的精神原动力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日本的企业家们先是学习运用《孙子兵法》,后又争读《三国演义》,最近又掀起了一场研究《菜根谈》热。他们普遍认为,经营管理是一门大有学问的科学,必须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广泛研究,以便寻找企业成功的秘诀。这方面的书籍虽多如牛毛,但从根本道理上讲,却很少有一部抵得上《菜根谈》的。日本企业界将此书奉为至宝,称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南”。目前,《菜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