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瀹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如何保护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要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基础,加强扶贫开发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建设成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3,(10):22-23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为帮助读者了解五大功能区的情况,本刊根据会议资料综合编辑了这组名词解释。  相似文献   

3.
依据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定位,依据区域生态承载能力,搞好规划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与资源、环境、生态相适宜的产业结构、布局和规模。都市功能核心区,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电子信息、汽车和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研发和总装基地。城市发展新区大力发展装备、化工、消费品、电子配套等战略性、支柱型产业,建成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承接地和川渝、渝黔区域合作的产业密集带。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到2020年要聚集全市60%以上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4.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3,(11):26-28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涵养发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涉及三峡库区、秦巴山区等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5.
何平 《当代党员》2010,(12):18-19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渝东门户”,巫山肩负保护长江水质、库区生态资源的重任,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及充足的资源优势。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二五”时期,巫山将结合自身实际,走生态型工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片区地跨鄂、湘、黔、渝四省市交界地区,含71个县(市、区)。早在2008年,《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即把武陵山片区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1年湖北省率先建立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高度重视武陵山片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一加强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到百姓当下福祉,更关乎到民族未来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  相似文献   

7.
贵州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通过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刘柃妤 《世纪桥》2007,(9):56-57
渝东南民族地区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区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形成"一区四县"的经济格局,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在阐述渝东南地区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地区,集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是重庆的“短板”。市委书记薄熙来最近反复强调,重庆要发展,最难在“两翼”地区的脱贫致富,这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一个梦想。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这一茬儿干部,绝不能把矛盾交给后人,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决心啃掉这块“硬骨头”,要“举全市之力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0,(9)
正黄河从贺兰山东麓末端的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入境阿拉善盟,紧贴着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流淌,而后蜿蜒北上,从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出境。黄河虽然在阿拉善过境仅85公里,却是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在黄河保护规划中,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推进内蒙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全局,加强和推动黄河阿拉善段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生态文明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正确理解把握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明确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保护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现状和资源特点入手分析 ,提出通过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全方位扩大开放 ,形成开发发展的动力推动机制 ;争取国家支持等措施 ,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型绿色产业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势头 ,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0,(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好黄河流域乌海段生态保护和地区高质量发展,我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黄河流域乌海段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情况,深入思考制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徐强 《当代党员》2008,(4):27-27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关于“促进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发展定位,酉阳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打造“一都三县”(世界青蒿之都和全国土家族民俗文化特色县、重庆市扶贫开发示范县、武陵山区生态经济强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13):5-5
在保护中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自觉主动的战略抉择,实现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这不仅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保障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现状和资源特点入手分析,提出通过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发发展的动力推动机制;争取国家支持等措施,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型绿色产业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势头,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曹国志  崔永琦 《奋斗》2007,(8):10-11
大兴安岭是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既要承担为国家保护生态的重任,又要承担加快林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如何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兴安岭今后如何发展?省十次党代会闭幕后,记者采访了大兴安岭地委书记王忠林。  相似文献   

19.
蒋宜茂 《当代党员》2013,(11):52-53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重点研究部署了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这一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生产力布局与制度设计,为各区县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定向导航。粱平县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节点,在“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大原则下,承担着增强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等重要任务,要求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和保护,在生态涵养与保护中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荣天厚 《实践》2009,(11):34-34
锡林郭勒盟要按照“保护生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富民强盟”的总体要求,从五个方面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