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贝尔曼以来,翻译伦理成为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派,但短暂的繁荣之后,翻译伦理研究进入了相对的低谷期,近年未能出现重大突破和新的理论建树。分析现有的主流翻译伦理研究与思想,可以发现它们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内涵与方法缺乏统一性,各研究未形成合力。作为伦理学的特殊分支,翻译伦理可以从伦理学学科发展、架构、概念和研究方法中汲取营养,构建翻译伦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即从元翻译伦理、规范翻译伦理和美德翻译伦理三个方面描述翻译伦理研究的全貌,确定翻译伦理研究的对象、内涵和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其翻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通过生存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中英两国的文化对各自成语的影响,并讨论了英汉成语翻译中采用的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推广应用,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已经成为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语篇意识指导翻译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全篇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依照多元互补的翻译标准,译名应该从多角度考虑,这样才能全面具体地作用于翻译实践当中.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分绝对标准、最高理论标准和具体标准.好的译名是实现了综合功底的译名.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为我国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提出了一些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翻译思想.他的翻译思想涵盖了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批评等方面,是我国翻译理论建设上最稳固的基石,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也为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教学重视不足、教师自身翻译教学素质不高以及学生自身英语水平差异等因素限制了翻译教学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对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以及娴熟双语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提出了客观要求。所以如何提高和改善翻译教学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译单位问题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复杂且众说纷纭的问题。国内外翻译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划分翻译单位的方法。一般而言包括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语篇等。确定合适恰当的翻译单位无论是对翻译本身还是翻译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提出以句子作为合理的翻译单位,并对句子作为翻译单位的可行性做了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是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为忠实、通顺和美,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了三项要求及责任,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崭新视角.林语堂以其学贯中西的底蕴, 熟谙中西文化的功底,从事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翻译实践中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国度之间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族风情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就英汉语言、审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几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旨在让翻译工作者认识到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透过语言表层结构,把握其深层含义,摆脱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障碍,从而使翻译既准确又可靠,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外宣翻译中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因在于意识形态对于外宣翻译实现其宣传功能和树立国家正面形象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翻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很多学者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斯皮瓦克、妮兰贾娜以及勒菲弗尔等学者已经从意识形态对于政治的意义上做出了阐述.应该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意识形态来达到为外宣服务的目的,从而修复由于早期中国对外宣传不成熟、缺少策略而造成的歪曲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