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人工复制天府肉鸭锌中毒病理模型 ,测定锌中毒对不同日龄鸭红细胞C3b受体(C3bRR)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 (ICR)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锌中毒使鸭红细胞表面补体受体CR1数目减少或活性降低 ,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 ,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试验,对12只大耳白兔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证实兔红细胞表面存在补体C3b受体(C3b receptor,C3bR),C3bR花环率为15.13%±3.55%,IC花环率为9.92%±1.81%,表明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的概念亦适用于兔.  相似文献   

3.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猪和兔附红细胞体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在红细胞上的附着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别,其形态多为球形、卵圆形,直径0.2~2.5μm,在红细胞表面以一根或数根纤丝连接成串珠状或单个寄生。在透射电镜下,首次观察到附红细胞体边缘有一段20~30nm厚的光亮区域,并且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同时观察到附红细胞体的出芽生殖现象。由此推测,附红细胞体的发育方式为成熟的附红细胞体以出芽的方式产生1个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随着未成熟形态附红细胞体的发育,逐渐从成熟附红细胞体体内脱离出来,最后以纤丝与成熟附红细胞体相连接;脱离出来的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黏附到同一红细胞或临近红细胞的膜上,最终发育成1个成熟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4.
选健康小白鼠 30只 (其中 3只为怀孕母鼠 ) ,随机分为 9组。A1、A2 、A3 组分别于荐臀部皮下注射患附红细胞体病猪、犬、人的全血 ;用感染附红细胞体小白鼠的全血分别接种B1、B2 、B3组 ,其余 3组分别混笼饲养 ,并在饲料中添加患附红细胞体病猪的全血 ,在被感染附红细胞体小白鼠污染的垫料环境中饲养。结果 ,猪、犬、人附红细胞体均可以感染小白鼠 ;被感染的小白鼠也可以再感染同种动物 ;母鼠可垂直感染 (传播 )胎儿。表明荐臀部皮下注射是直接的传播途径 ,接触和食入病原也可以传播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suis)引起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一般呈隐性感染 ,多在应激因子作用下发病。病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贫血和黄疸。1 病原本病的病原为猪附红细胞体 ,属立克次氏体、无浆体 (无形体 )科、附红细胞体属 ,该属有 14种附红细胞体、无固定形态、宿主特异性强 ,如羊附红细胞体仅能感染绵羊和山羊 ,猪附红细胞体和小附红细胞体仅能感染猪 ,后者无病原性 ;温氏附红细胞体和猫附红细胞体仅能感染牛和猫。猪附红细胞体的直径一般为0 .8— 1.0 μm ,大型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2对附红细胞体种特异性引物,对上海地区2个屠宰场采集的736份猪血液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将小附红细胞体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分离物肌肉注射给5头切除脾的断奶广西巴马小型猪仔猪,感染后定期采血,进行显微镜检,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另设3头猪作为不感染对照组,进行相同的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01份样品检测出附红细胞体阳性,阳性率为13.72%,其中54份为小附红细胞体单独感染,占7.34%。5头巴马小型猪在接种小附红细胞体后第13~16天起,至第34天试验结束,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液显微镜检和PCR检测均发现存在小附红细胞体感染;其序列测定显示,16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与接种的小附红细胞体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筛选出小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并成功实现了小附红细胞体对巴马小型猪的人工感染试验。  相似文献   

7.
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按500mg/kg和250 mg/kg体重灌服活化卵白蛋白(AEWP),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第1、2、3、4和5 d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AEWP能显著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相似文献   

8.
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 (EC3b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 (EIC)研究雷州山羊及其杂种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 ,雷州山羊的红细胞不仅具有携带、运输气体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杂种山羊的EC3bR花环率平均值高于纯种山羊 ,而EIC花环率平均值则显著低于纯种山羊 (P <0 .0 5 )。初步认为 ,杂交不但提高了雷州山羊的生产性能 ,也提高了以C3b为介导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C3bRR)试验和免疫复合物花环 (ICR)试验 ,研究了 7~ 49日龄天府肉鸭红细胞C3bRR和ICR花环率变化规律。证实天府肉鸭红细胞表面存在C3b补体受体 ;对两种花环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剖析 ,并对红细胞免疫系统 (RCIS)的一些生物学作用和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建立一种合适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动物模型,利用摘除脾和/或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白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血液涂片镜检、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剖检对感染情况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能够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白鼠,且感染鼠表现出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相似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并证实啮齿类动物在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一种重要的兽医病原体,牛支原体感染给当前世界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天然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个方面,对宿主感染牛支原体后的免疫应答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讨论,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牛支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也为合理地设计和研发有效的牛支原体感染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宿主对绦虫蚴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绦虫蚴病的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体液免疫、补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绦虫蚴分泌物对宿主反应的抑制几方面阐述了宿主对绦虫蚴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绦虫蚴感染宿主后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特点、绦虫蚴产生的活性分子MF对宿主免疫应答的调节以及宿主产生的NO和补体对感染绦虫蚴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定位、信号转导等几方面概述了人类Toll样受体 (TLRs)的基本特点,并从比较生物学角度归纳了其他哺乳动物、禽类、鱼类等脊椎动物TLR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免疫抑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日龄健康番鸭为研究对象,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学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IL-2和IL-6含量,脾和腔上囊中浆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MDRV感染组番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腔上囊和脾中浆细胞数量在攻毒后第10~20 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中IL-2和IL-6含量在攻毒后第10 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MDRV感染能较快且持久地降低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破坏免疫器官中的浆细胞,影响体液免疫功能,还影响免疫分子IL-2和IL-6的形成,进一步干扰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从而容易诱发继发感染,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对1,7和25日龄鸡分别感染1000个早熟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20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7d,3种日龄鸡排卵囊总数分别为460.9,802.0和1417.7万个/只。感染后14d对1日龄和7日龄鸡的免疫组及相对应的2个不免疫对照组每只鸡攻击100个柔嫩艾美球虫亲本株孢子化卵囊,攻毒144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5d,各组鸡的卵囊总量分别为41.4,5.8和891.0,977.1万个/只。结果表明球虫卵囊对1日龄和7日龄雏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分别占25日龄雏鸡的32.5%和56.6%,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率分别为95.4%和99.4%。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灾难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热性、出血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我国必须上报的一类动物疫病。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以来,有关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以及免疫应答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开展,但是我们对其仍然知之甚少。本文概括总结了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后续研究和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选择四川等地流行广泛的鸭疫里氏杆菌 (RA) 1、2、4和5血清型菌株制备铝胶佐剂四价灭活疫苗。对疫苗经无菌检验及安全检验合格后 ,给 3日龄樱桃谷商品鸭每只颈背皮下注射 0 .5mL ,第 10、13和 16d免疫鸭对同源RA的攻击分别表现出 5 %~2 0 %、75 %~ 90 %和 10 0 %免疫保护力 ,第 2 3~ 30d免疫保护力开始下降。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鸭进行抗体消长规律检测 ,表明 3日龄樱桃谷鸭首免后第 2 3d抗体达到高峰 ,至 93日龄时仍能检出抗体 ;10日龄时进行二免后可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 ,到第 65d时仍能保持较高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能够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地增强其T细胞的免疫力 ,时间达 2周。经攻毒保护试验、抗体消长规律测定、T细胞免疫水平测定和田间试验 ,证明研制的鸭疫里氏杆菌病(RAI)四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能有效预防RA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94~1995和1997年应用日本血吸虫3类候选疫苗分别免疫绵羊,各组的减虫率、粪便虫卵减少率和组织(肝、大肠、小肠)的虫卵减少率分别是:虫体副肌球蛋白(n-paramyosin)组17.4%~55.3%,14.6%~68.1%和48.9%~76.7%;重组副肌球蛋白(r-paramyosin)组41.4%~44.2%,15.9%~25.1%和41.1%~48.0%;Sj26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组53.4%~62.1%,11.0%~38.6%和14.0%~65.0%;rSj28GST组61.4%~68.5%,22.9%~60.0%和39.0%~76.0%;重组日本血吸虫23ku大亲水区表膜蛋白(rSj23)组51.2%~66.1%,21.9%~58.4%和54.3%~76.7%。以ELISA检测免疫后的绵羊血清,3类抗原均诱发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表明以上疫苗具有诱发绵羊产生保护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乳牛在产后期的生理性免疫状态,检测了产后期乳牛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及其变化。结果发现,乳牛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在分娩后第1 d最低,然后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总体趋势。CD3细胞数在产后第15 d低于产后第1 d,到产后第30 d时达到最高值;CD4细胞数一直多于CD8细胞数;CD21细胞数在产后第15 d时达到最高值,以后缓慢下降;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能力在产后第30 d最高,未观察到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凋亡和增生现象。结果表明,乳牛免疫状态在产后第1 d最低,以后逐渐升高,第15 d时细胞免疫最低而体液免疫最高,第30 d时细胞免疫最强。  相似文献   

20.
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疫苗和猪丹毒 1a、2型氢氧化铝吸附甲醛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断奶仔猪 ,采用Dot PPA ELISA监测免疫猪血清抗体变化。结果 ,弱毒疫苗免疫后第 7d猪丹毒血清抗体效价开始升高 ,第 2~ 3周达最高值 ;灭活疫苗免疫后第 3~ 4周抗体效价达最高值 ,且灭活疫苗免疫猪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三联疫苗免疫猪。免疫 6周后 ,用C4 30 0 4 (1a型 )、C4 3179(1b型 )和C4 3 12 (2型 ) 3株不同血清型的猪丹毒混合强毒同时对不同抗体效价的免疫猪和对照猪进行了皮肤内接种攻毒 ,并根据其皮肤和体温反应确定 1∶32为猪能抵抗混合强毒攻击的抗体保护效价。经对 4 4头 5 0~ 6 0日龄未免疫的断奶仔猪血清检测 ,其抗体效价在 1∶32以下的猪占88.36 % ,2 78头免疫猪血清的抗体效价在 1∶32或以上的猪占 92 .81%。表明Dot PPA ELISA适用于猪群猪丹毒的免疫监测和免疫力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