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的必然性的根据是金岳霖哲学体系所关心的核心所在。金岳霖把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对本体论的存在问题的说明相结合,建立了知识本体论的思想。他提出了“有”、“实在”和“存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存在,提出了本然、自然等不同的世界形式,并区分了知识的性质和获得途径的不同,区别了先天、先验、固然等不同性质和知识,分别说明了这些知识的不同的本体基础。金岳霖这些思想,富有创造性,对于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展望中国哲学的未来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家庭困境、寻找人生出路,他从通城乡下到深圳打工。创业的艰难,在他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他忘不了睡桥洞、躲茅草丛的滋味,抓住一切机会学知识、学技能,由一个打工仔上升到管理层。有了积累,他回归创业报效家乡、受尽委屈不言悔。  相似文献   

3.
一名大四学生,面对人才市场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产生了迷茫: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工作?该怎样做出选择?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彷徨之际,他想起了书上看到过的人才测评。于是,根据测评的结果,在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有了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他选择了市场开拓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充满信心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如鱼得水般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认为,只有加强和改善党内学习,才能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才能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在学习内容上,他认为首先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其次要通晓现代经济学知识,再次还必须具有法律、科学技术和历史知识的素养。在学风建设上,江泽民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建设总原则,他还号召全党发扬“挤”和“钻”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的历史哲学方法论思想来自于他的知识观,同时又和他对辩证法的态度高度一致。本文通过比较波普尔与马克思主义知识观思想的异同,揭示二者在方法论方面的区别,讨论他关于辩证法的认识和由此导引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及其带来的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内容,冯契哲学对这个世纪课题作了应答。区分知识与智慧的学说,是冯契哲学思想的核心,他借用传统哲学中唯识宗的“转识成智”这个术语来表示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化,这就真正从“融合中西”的高度上把握了哲学的本质——哲学即“爱智慧”。  相似文献   

7.
汉川市新堰镇中支村农民党员陈振炎今年68岁,1966年入党,是村农技员,曾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27年前,他注意到村里的小黑板一直闲置。为充分利用这一宣传阵地,及时把党的政策方针、农民渴望的农技知识宣传出去,他萌生了为村民义务出板报的念头。他自费订阅近10种农业类报刊,将信息摘抄在板报上。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革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发掘有关素质教育的因素,改进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下面,结合物理教学的实践,本人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衡量一个人的素质,不仅要看他懂得多少知识,会几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构成这些知识的原理和精髓,能否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满足于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分析这些知识形成的原理,使学生领悟科学的方法、态度,学…  相似文献   

9.
我与董辅礻乃同志是友好的朋友,他的经济学知识比我深厚,我很敬重他,他的许多创新观点我是赞同的,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但在市场经济有否性质上的区别问题上,他的《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的观点是错误的》的观点(见《中国经济时报》19...  相似文献   

10.
幸迪 《人事天地》2009,(18):1-1
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志要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考中。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索性编了一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是为了给朋友提供方便。是年,他依旧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却被一位书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万册,当年销售一空。现在这位朋友已经是中产阶级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不但十分重视学习,而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学习进行了深刻论述,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在当今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重要时期,深刻领会毛泽东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南漳县花石桥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年老体弱,却坚持多年如一日地助和谐、助发展、助教育:虽然步履蹒跚,却常常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虽然一生坎坷,但对党的信仰始终不变。他。就是2008年度“襄樊十大人物”之一——冯俊夫。  相似文献   

13.
马延滨 《外交评论》2023,(2):127-154+169
随着全球环境及其治理的不断演化,全球环境治理出现了西方与非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共同体围绕共同知识与地方知识的争论。为此,本文借鉴“交互涵化”的概念和理论,尝试梳理和辨析这一知识辩论、涵化和再生产的过程,并结合相关实践的案例加以验证。基于关系理论主张的中庸辩证法原则,共同知识与地方知识是互融、互补且和谐的,涵化是社会知识再生产的重要路径。其中,知识辩论是推动涵化的核心力量。在单向涵化阶段,行为体间围绕他文化体的知识进入自文化体知识体系的可行性展开辩论,确定涵化的价值,实现知识学习。在双向涵化阶段,行为体间就生产包含自文化元素和意义的知识进行辩论,重视涵化的反思性,完成知识创新。在交互涵化阶段,行为体以塑造融合两种文化基本特征与优势的知识为目标开展辩论,彰显涵化的交互性,实现知识汇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构建呈现出明显的知识涵化过程。以国际组织为主的治理主体通过四场知识辩论,将以地方知识为内核的地方环境治理方式涵化为汇融地方性与共同性的全球标准。而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非洲绿色长城项目的发展证实了知识涵化与实践演化的相对同步性,知识层面的涵化塑造了共同体的学习、创新与汇融,...  相似文献   

14.
陈亦权 《人事天地》2010,(34):62-62
1948年,一位美国小伙子来到华盛顿州的一家电子测试工具公司上班。这家公司刚创办不久,老板是一位拥有丰富电子知识的专家型人才。他每天都努力地在办公室里分析着生产和市场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不但没有取得什么发展,反而呈现出一片随时可能倒闭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李波辞去村保管员的工作,自费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系,学习秸秆高蛋白饲料制作和科学喂养等知识。2003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几家大养殖场的高薪聘请,回到家乡竹山县擂鼓镇,成立兴旺畜牧有限公司。他借来15万元钱,购买加工机械,修建了秸秆发酵池。刚开始,由于发酵技术掌握不够好,40吨原料全霉烂了,损失5万多元。他又到襄樊、石家庄、随州等饲料加工场参观学习,先后3次去中国农业大学向专家请教,同时借钱建起实验室。经过努力,他熟练掌握了秸杆饲料加工的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1951年在朝鲜战场上,王绪章失去了右腿。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三级伤残的他毅然回到家乡远安县花林寺镇太平村。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学会了独立行走和生活自理.还同乡亲们一道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凭借单腿上树削木梓。一天可得一斗五升粮.抵得上最好的劳动力;他每天夜行二、三公里山路.赶到学校,教乡亲们学知识、学文化……由于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17.
华先翔自1995年到通山县委组织部工作以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他边看书边记学习笔记.每年所做的读书笔记都在5万字以上。他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而且勤于钻研业务知识,坚持每天2小时学习制度,每年都有10篇以上信息和5篇以上调研文章在省、  相似文献   

18.
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关于知识的理论,构成了他对社会科学的最为深远的贡献。哈耶克的知识观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  相似文献   

19.
在华中师范大学,冯圣兵的知识度很高。 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名特困大学生的冯圣兵因发起成立“爱心基金”和“圣兵爱心社”而倍受关注。而今,已成长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的冯圣兵,继续他的爱心传奇。  相似文献   

20.
福柯与马克思的关系是颠覆与"承接"关系.他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颠覆,是通过知识考古学对历史规律和历史主体的否定达到的.知识考古学以历史先天取代了历史规律,以作为空的功能的陈述主体虚化了历史主体.同时,他对马克思的承接是一种批判性的承接,主要表现在批判哲学方面.知识/权利模式扩大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范围,而系谱学分析对阶级斗争的替代则在某种程度上把斗争泛化和细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