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2.
杀人碎尸案件是犯罪分子杀人后,为逃避打击或泄愤,而采取肢解尸体,抛撒、隐匿尸块等一系列犯罪手段的一种杀人案件,它是杀人案件中作案手段最为残忍的犯罪形式之一。近年来,此类案件在江苏省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和影响。据统计,1991年以来,江苏省共发生杀人碎尸案44起,被犯罪分子杀死44人。江苏省公安机关历来十分重视对此类案件的侦破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攻克34起。对发生的现行杀人碎尸案件,特别是手段十分残忍、被害者身份特殊的案件能否及时侦破,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甚至党委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因此,加强对这类犯罪侦破对策的研究,着力提高侦察业务水平和攻坚克难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2012年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已侦破的24例杀人碎尸案件,从被害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死亡原因、作案动机、尸块情况、碎尸工具、抛尸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杀人碎尸案中,被害人以女性为主(16例),犯罪嫌疑人以男性为主(23人),熟人作案2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窒息和颅脑损伤。作案动机多为情感纠纷。碎尸块数量多在20~30块,碎尸工具均为锐器,其中家用菜刀20例。多为多处、跨区域抛尸,抛尸工具以汽车为主。结论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鉴定中,碎尸块数量多,碎尸手段复杂多样,犯罪嫌疑人职业特征难辨,抛尸距离相对较远,多有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侦破杀人碎尸案件有多种途径,其中藉法医学勘验现场发现、拓展信息破案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杀人碎尸案件有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抛尸现场、移尸过程中形成的移动现场和轨迹性的现场。杀人碎尸案的现场勘验是一项以应用法医学技术为主、融汇多学科技术的庞大工程,最常参与的有痕检技术、理化检验技术、影像学技术、警犬学技术,运用和涉及的知识有医学各科、食品卫生、昆虫学、植物学、水文学、地质  相似文献   

5.
5例女性杀人碎尸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跃 《刑事技术》2001,(4):59-60
近年来,杀人碎尸案的显著增多是新时期凶杀案的一个新特点。由于杀人碎尸手段的复杂化,罪犯反侦查意识增强,碎尸尸块检验和查找尸源的困难,致使分析作案手段、刻画犯罪条件等较难把握,案件也难以破获。通常情况下,碎尸案的凶手都是凶残成性、胆大妄为、体格强健的青壮年男性,而很少会想到柔弱女子也会杀人碎尸。本市自1996年以来,先后发生5起女性杀人碎尸案,且均已破案。有关女性杀人碎尸案的研究文献尚未查见国内外报道。作者对直接参与的5例女性杀人碎尸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1资料分析1.1被害人性别、年龄与…  相似文献   

6.
“远抛近埋”特征是碎尸案件(包括整尸的抛埋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碎尸案的“远抛近埋”特征碎尸案的侦查工作重点是查找尸块、死者身源和杀人碎尸的第一现场。犯罪分子碎尸的目的通常情况有三:一是掩盖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以割断与受害人的因果联系;二是便于毁尸灭迹,便于移尸抛尸;三是挠乱侦查视线和侦查方向,逃避侦查打击。通常情况下,如果尸块没有掩埋,而是被抛弃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尸块是被掩埋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近的空间距离。  相似文献   

7.
由于犯罪分子在杀人后,对尸体进行肢解破坏,并把尸块分别抛弃,因此,碎尸案的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比较隐蔽,抛尸现场多且复杂,被害者身份不易查清,这些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同时也使犯罪分子暴露了更多的犯罪信息。碎尸案除具有一般凶杀案的共性外,还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碎尸案的杀人原因由于受"杀人偿命"的刑律长期警诫,案犯一般不会铤而走险,贸然杀人,所以凶杀案必定有着重大的内在原因——即使这种原因在其他人(局外人)看来并不以为然,甚至在误杀或伤害致死的案件中也是如此。一、案犯与被害人在生活中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恶劣,矛盾渐深(1)夫妻双方关系恶化(或一方有外遇),一方强烈要求离婚,另一方却因各种考虑而不愿意,于是主动要求离异的一方把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10,(16):26-27
南陵县一对中年男女婚外情多年,不久前,两人因琐事发生矛盾纠纷,男子竞残忍地将情人杀害并碎尸掩理,南陵县警方从调查受害女子失踪入手,历经10天紧张有序的摸排,成功侦破了该起杀人碎尸案。  相似文献   

9.
<正> 杀人碎尸是作案人用某种手段将人杀死后,为了掩盖罪行毁灭罪证、便于转移,而将被害人尸体分解成若干碎块,进行隐藏、抛弃,甚至使遗体面目皆非,难以辨认。因此,正确解决这类碎尸案件中的有关法医学问题,在案件侦破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医DNA工作者除了根据送检人的鉴定要求做出准确的鉴定结论外,一些案件需要鉴定人应用所具备的遗传学知识做出推断,为案件侦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DNA鉴定结果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拓展. 1 案件简介  相似文献   

11.
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量案件的侦破、起诉、公正审判提供重要证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法医损伤程度鉴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医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合理性,阻碍了法医技术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损伤程度鉴定现状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梁小锋 《法制与社会》2011,(5):124-124,134
法医DNA分析技术近30年的应用和发展,其可提供的信息量显著增加。为了最大限度地打击犯罪和侦破案件,侦查人员有必要充分挖掘法医DNA分析技术的科学内涵,借用DNA分析结果,从传统的凶杀、强奸等重大刑事案件拓展应用到系列案件的串并、入室盗窃、抢劫、盗抢机动车辆、盗窃电力通信设施、诈骗等侵财型案件的侦破中,推进相关案件侦查思路的延伸,使法医DNA分析技术真正成为侦破相关案件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植物物证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应用植物学研究方法为刑事案件提供线索、证据的"法医植物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法医植物学常用的实验技术有形态学检验、理化检验、分子遗传学检验等.本文通过整理法医植物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案例,以列举的形式简要阐述不同检验方法的利弊,总结法医植物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供案件现场勘验时...  相似文献   

14.
<正>胸骨可为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大量信息,尤其在颅骨、骨盆及四肢缺失的碎尸案件中更有价值[1]。笔者在1例杀人碎尸案中利用胸骨进行个体识别,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2年3月30日,长江某区段水域发现一尸块。尸块为躯干上部,高度腐败,皮肤部分缺损,胸腔脏器  相似文献   

15.
法医现场勘查在命案的侦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侦查破案提供明确的线索和方向,甚至直接揭露犯罪。但目前,我国公安系统普遍存在“轻法医,重痕迹”的现场,对法医现场勘查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案件认识不清。笔者结合近年已破一起凶杀案的法医现场工作,探讨法医现场勘查的重要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旅客列车爆炸案一旦发生,所造成的伤亡极为惨重.现场往往都是变动现场,原始现场极少,因此侦察部门对旅客定位十分困难,这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破.法医利用伤亡的损伤程度、部位、姿态及身体各部位的附着物可进行准确定位分析.法医检验对判断爆炸的性质、确定爆炸中心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两起碎尸案侦破记@岳波~~  相似文献   

18.
颅像重合技术是一项在碎尸、白骨化尸骨等案件对可疑失踪人同一认定中应用较广、较成熟的技术。国内运用颅像重合技术对无名尸体(骨)进行同一认定近三十年以来,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一起碎尸案颅像重合鉴定的错误,给我们提出了此项技术是否存在缺陷,它在同一认定中的价值究竟如何?本文作者在此进行一些探讨,与同行商榷,以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1简要案情1987年夏天,湖南省某县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经当地公安局侦查、调查及进行相关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特别是运用颅像重合技术进行鉴定,最终认定遇害人为石某。据此开展工作,在…  相似文献   

19.
未知个体的年龄推断能够在案件侦破、灾害遇难者鉴别及失踪人员调查等法医工作中提供重要线索。随着衰老相关生物分子标志物研究的开展,多种生物标志物被证明与年龄密切相关,如DNA甲基化、端粒长度、非编码RNA等,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构建年龄推断模型成为法医遗传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常见随龄变化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在法医年龄推断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腰椎的个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是人体躯干骨中的主要承重骨,其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腰椎的研究对白骨、碎尸等类型案件尸源的寻找和古人类的体征复原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身高推算、性别判定和年龄判定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腰椎在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