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3月8日开幕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中的西藏服饰及时装展吸引了许多参观者。以藏式建筑为背景的T型台卜,展示着取材于西藏民族游收特色的服饰造型。这组以"游牧"命名的服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粗扩豪放,原始与现代相协调,传统藏装生发出新的生命力。一组用深沉的紫红色及华贵的金色纹样构成的"僧侣"系列服饰则将古老神秘的宗教气氛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恍如身临青藏高原。圣洁而多层次的白色辅以飘逸婉转的藏文字,这组命名为"文字"的服饰系列,传达出西藏民族文化粗扩背后的细致与秀丽。"唐卡"系列,将西藏特有的吉祥挂…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在我们民族性中根深蒂固地沉淀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巨大,最显要处莫过于唐代以前的历史时期,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逆天不祥、指天而呼、天(神)人合体。  相似文献   

3.
穆颜杰 《长白学刊》2005,1(4):41-4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加剧,一门新的学科即环境哲学亦随之兴起,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环境哲学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成了人们的聚焦点.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即从"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再到"天人融合"辩证否定过程.  相似文献   

4.
吴海燕编织七彩的梦从1990年举办首次个人服装设计展以来,在短短七八年时间内,吴海燕已完成了向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峰的攀登:1992年,作品《远古情怀》获全国首届服装设计绘画艺术大赛一等奖;1993年,作品《鼎盛时代》获首届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唯一金...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思想可谓是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和积淀的土壤。同样,图腾世界也是一个引发无尽思考的领域,图腾研究可算是人类学研究中解读他者文化、阐述与他者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将这两种在人类思想中彼此独立但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试图找到其不同表征下的共通之处,并结合现实谈谈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视角下“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侯翠瑛 《前沿》2010,(12):47-49
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社会已有天壤之别,所以必须正确解读"天人合一"思想,既看到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导致的局限性,又要吸取其合理价值为现代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诗歌李建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言志、抒情、神韵三种诗歌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对此作一点粗略的论析。一、言志诗:人与自然在道德上的合一“言志”一说源于《尚书·尧典》。“诗言志”,要求诗歌的内...  相似文献   

8.
到滇西旅游,腾冲也是颇有韵味的。腾冲与缅甸接壤,是中印古道上的商贸重镇。这里有高黎贡山原始的丛林,有著名的热海火山以及保留完好的人文风景。到腾冲,旅游过火山热海,逛过珠宝市场,看过国殇墓园,不能不会和顺乡。和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南距腾冲县城四公里。由于历史上道通缅甸,对外交通方便,农业土地有限,因而自明代以来,和顺人就开始到缅甸经商,并在后来的年代里出现了许多雄商大贾和实业家。和顺历来就有中国重教兴文的儒家传统,从前,致富的和顺人往往都会投入资金,选择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佛寺、道观、宗们、图书馆、公…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基本面貌。梳理和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在肯定人与自然差别对立的基础上立足于人与自然的一体相通,它是有机整体论思维、直觉辩证思维和中和循环思维;"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差别对立,它是机械还原论思维、线性分析思维和主体论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各具优点与不足。以"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主融合"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并在双向融合中构建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层面为我们应对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张载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以气一元论为前提论证天性,以“诚”作为天性的道德规定性,为道德本原提供了本体依据;在人性论上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对人性之善进行了合理性论证;最后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贯通人性与天性,构建了以“和谐”为特征的伦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对生命的追求即对死亡的超越这一视角来展示儒家、道家天人哲学中所蕴含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目标。作为理想的彼岸境界,天人合一思想的经验事实基础和出发点无疑是天人之间相互分裂和对立的现实此岸世界,这种对立给人造成的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与其说来自神秘的自然的威慑,不如说来自人类对自身逼近死亡的不可逆转的命运的失望。跨越自然界永恒长在与人生短暂易逝之间的巨壑鸿沟,从而超迈死亡大限,是天人合一的最深层的心理动机。这种随人类一同诞生的生命本能和贯穿于人类全部活动的潜在目标,在儒家、道家哲学中有突出的然而又是极不相同的表现,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种不同的生命意识和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当代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辨证地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以求从中发扬其更具科学性的环境意识的思想,用来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类。  相似文献   

13.
<正>"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国学大师季羡林随着我国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滋养涵育,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两手"都要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构成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个重大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天人合一"的核心是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大力神”力拨千钧,勇猛无比,始终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一旦离开给予他力量的“母亲”——大地,他就手无缚鸡之力,一击而溃。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力神”要想永远不败,就必须以大地为依托,始终与大地保持密切联系。同样的道理,人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子的“天人合一”与荀子的“人定胜天”。本文试图以哲理进行浅要分析,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吴育林 《求索》2007,(2):147-149
天人关系或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包括儒学和道学基本上都主张天道与人道、天和人是一致的、和谐统一的,并从人的主体性和天的自然性(或无为性)等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命题进行论证,用以解释说明社会政治和人际间关系应有的法则,蕴含着无穷精奥的治世智慧,对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工具理性、文化精神导向、化解矛盾的普世性方法论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市场外部性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表明,单独依靠传统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国家借助非市场力量即政府和第三部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产生了探讨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生态政治学说。本文立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事实,借鉴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中国化的生态政治理论,尝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和谐的"天人合一"中国生态政治。  相似文献   

18.
儒道“天人合一”环境伦理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对认识和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建构具有很大的价值。从本体论来说,天人同源、同性,因而人与自然皆为宇宙中平等的成员;从关系来说,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从地位上说,人与自然及其构成的系统,不仅具有各自的内在价值,而且互为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王元钊 《前沿》2010,(4):194-19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时代要求。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人合一"思想,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和谐观点,因此,对"天人合一"进行当代生态解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天人合一"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天人合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定会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