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执著公民李劲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勇 《南风窗》2011,(18):37-39
在政府信息公开、"三公"经费公开这件事情上,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实际上就相当于"公开"这样的事情并不存在。公民的执著行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敦促,其实是在呼应政府进步的要求,上面的人也希望你这样做,只是希望你在法律框架下做,不走极端而已。  相似文献   

2.
中国财政公开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兵 《南风窗》2011,(18):46-48
无论是中央的预算信息,还是中央部门预算的信息,或是中央部委的"三公"经费的信息,都并没有比地方公开得更多,多到足以实施有效监督的程度。花钱的行为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为自己花自己的钱。这种花钱模式既讲经济又讲效果。第二种是为别人花自己的钱。这种花钱模式只讲经济但不讲效果。第三种是为自己花别人的钱。这种花钱模式不讲经济但讲效果。第四种是为别人花  相似文献   

3.
声音     
《南风窗》2012,(6):20-20
如果反腐都靠情妇,现在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表示,解决公务接待费居高不下,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三公"经费公开,并称"情妇反腐"是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4.
邓淑莲 《南风窗》2011,(5):45-46
目前中国的预算透明仍处于初级阶段,公开的预算信息只占全部预算信息的极小部分,至少有80%的预算信息没有公开。不可否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包括预算信息的公开有了可观的进步。从改革开放前的"法无准许即保密"的绝对保密状态发展到如今"法无禁止即公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制度化状态。2008年5月《中  相似文献   

5.
石勇 《南风窗》2012,(11):4-4
当下的"继续深化改革"就含义而言,更多地指向"政治体制"、"社会管理"等内容。在这段时间的氛围酝酿中,广东先迈开脚步。言论方面,中其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指出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就动作而言,广东将试点官员财产申报;而下一步的"三公"经费公开,也  相似文献   

6.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阳光型政府"正处在逐步构建之中,但随着人们对政府信息知情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也亟待调整和扩大,条例虽然明确列举了公开范围以及不予公开范围,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明确"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主动为原则,申请为例外"的原则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谢奕秋 《南风窗》2011,(17):2-2
日前,国家计生委被曝去年"三公"经费的近一半用在出国(境)考察方面,引起公众对该机构人员去那些生育自由的国家考察什么的揶揄。鉴于不少考察团习惯以"培训"、"招商"、"开学术会议"为幌子,拿着公务护照或偷办的因私护照堂而皇之地出国旅游,去年6月中纪委曾印发"组织公款出国(境)游可开除党籍"的党纪解释,希望严格约束党政领导干部,而最近93家中央单位首晒"三公"经费,也使得一些出国经费畸高的单位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8.
石勇 《南风窗》2012,(20):9-9
著名"表哥"、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陕西省纪委调查出存在严重违纪问题,官帽已被拿掉。但他不会被遗忘。舆论会继续关注,"表哥"的"违纪"到底有多深;风头过后,有机会"复出"吗?回过头来看一下,"表哥"被网民盯上,其实是官员财产不公开惹的祸,奢侈品那么多,直觉上已经超出"合法收入"的范畴了。如果民众知道了官员的财产状况,就不会有这么多事。这件事,也在提醒政府和公众:《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4年多了,但仍然不被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当回事。有一个问题是:官员的工资,在信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起步于村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在加入WTO组织后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7年5月4日,第一部国家层面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虽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①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理论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基石,本文从知情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透明政府理论等入手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田磊 《南风窗》2012,(21):12-12
关于公职人员收入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人们围观的热情。最近,西安"表哥"的事情刚落幕,浙江磐安县"85后"美女干部财产公示"无车无房,年收入58490元"的新闻又占据了媒体头条。过去几年,基层政府进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改革有过不少,多屡试屡败,这几乎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个景观。一方面,人们对于这类信息极其饥渴,不光是官员财产,还有最近两年的政府"三公"消费公示,每一次,都是举国瞩目;另一方面,五  相似文献   

11.
白静鹤 《法制博览》2013,(5):296-297
高校信息公开有助于防止高校腐败案件的发生,提高高校的社会信誉。然而根据12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发布的《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近半数高校不提供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途径,且部分高校对申请人附加各种不合理条件,设置申请障碍。可见,虽然对于高校信息公开在立法上教育部依据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了《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正文简称《办法》),但在实践中高校仍然没有将信息公开落到实处。本文将以相关案例作为背景对我国高校目前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严锋 《法制博览》2013,(11):130
检务公开在满足社会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就当前检务公开现状、问题、对策作一步浅议。  相似文献   

13.
衡晓春 《法制博览》2014,(1):305-306
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微博、微信、QQ、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以迥异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理念,改革机制体制,改进方式方法,提高队伍素质,以应对新媒体传播对信息公开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4.
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主体,对于其相关活动和政策等情况的公开一直是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关键。但在行政信息公开的现实情况当中,公民的知情权与隐私权,行政单位对其掌握的某些行政信息保密权等出现了一些矛盾,加上我国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方面还没有一部统一完整的部门法,因此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豁 《南风窗》2011,(8):30-31
让新任干部率先公示,并非全体公职人员"晒"财产,看起来有所妥协,但实际上却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至少实现了由"申报"到"公开"的跨越。今年"两会"前后,官员财产公开一如既往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互动时表示,政府领导人财产公开制度长远来看应该实行。连续6年提议对公务员财产申报问题立法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  相似文献   

16.
邵伟 《法制博览》2022,(3):160-162
本文从"说明书充分公开"的立法宗旨和释义出发,讨论了目前审查形势下因申请文件撰写带来的实用新型审查员的纠结困扰,说明书的撰写不清楚是否均属于公开不充分,以及如何避免公开不充分法条中"清楚"的误使用.  相似文献   

17.
赵义 《南风窗》2013,(11):2-2
##正##在一个据说要公开透明的时代,"秘密"似乎也跟着多了起来。年初,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提出了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的申请,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5月8日,环保部的一份行政复议决定书在网上公开,其态度明显改观,虽然仍然坚持,因为处于数据核定阶段,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是有法可依的,但也承诺在核定后,  相似文献   

18.
尹鸿伟 《南风窗》2011,(5):24-26
目前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政府的税收增长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政府手上总是"有钱花",而其中很大的比例就花到"三公消费"上去了,却未必会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9.
高雪生 《工会博览》2003,(21):21-23
厂务公开推行几年以来,有效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但发展不够平衡,要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还应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处于制度的初探时期,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宪法依据的缺失、《条例》自身的不足以及保障制度的缺陷等;另一方面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观念的改变、主动公开未落实以及申请公开的阻力等,通过分析发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