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严法师及其慈济功德会欧焕文在台湾宗教界,证严法师是著名佛教领袖之一。她一手创办和领导的慈济功德会,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救危济贫,扶残治病,经历数十年的辛勤,功德昭于台湾社会。证严法师由此获得了很高的声望,慈济功德会亦鹊誉高杨,善果累累。台湾舆论界称...  相似文献   

2.
慈济在苏州     
陈统奎 《南风窗》2010,(20):56-59
慈济坚持"不搞政治,不传教",这就使慈济所到之处,既能消除官方顾虑,又能拉近彼此心灵距离,践行其"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无难"的志愿。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0,(21)
<正>这篇文章谈到慈济在中国苏州成立总部,以及20年来在中国的贡献,特别标榜慈济不谈政治亦不传教的传统,然而,通篇来看,却仅从单一、迹近文宣的角度来诠释或演绎慈济的行事作风,阅读后第一印象是,在娓娓道来的慈济现象之外,似乎隐潜着一股民族大义的伏流。就慈济而言,可能是很单纯的行善之举,但行文中往往藉由引述者之言,赋以两岸交流之情。而对于慈济更为深刻的内涵、本质及其现象  相似文献   

4.
颁奖辞事实上,核心理念源自佛教的慈济,是中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结出的硕果,继往开来的慈济,亦为世界民间公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优秀模式。  相似文献   

5.
与一直深爱自己的男友毅然决然地提出分手后,丽莎只身一人去了深圳,她到一家模特公司做了时尚新潮的"职业唇模"。自认为经得起各种利诱的她,很快坠入老总的温柔陷阱难以自拔。梦醒时分,迎接她的将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说:"师父,我捡到十块钱,给你供香."香灯法师说:"哦,这么乖,拾金不昧."小孩心满意足地走了. 可是,一连三天,他天天捡到钱,这就奇怪了. 香灯法师问:"你的钱是哪里来的?"小孩说:"师父,我家里有钱,但是我不快乐,爸爸妈妈常常吵架,他们一吵架就骂我,说我没有用,骂得好难听.你说的话很好听,我想听你说话,就来给你十块钱."  相似文献   

7.
邢少文 《南风窗》2012,(24):12-12
最好远离那些整天跟你谈理想的"社会改造家",他们要么是偏执狂,要么不靠谱,要么别有用心。成天谈钱的人比较令人讨厌,成天谈理想的人也同样令人讨厌。"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这种说法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有那么一群人,做着企业,却整天谈社会理想,把自己的企业叫"社会企业",宣称自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还有一些学者,充满浪漫的理想主义,对此做各种解释,把人搞得云里雾里。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5,(25)
<正>经常看到有人发布"放生"信息,挺高大上的。我注意到,放生大咖的名单里,不仅有一些"正能量"的人,还有这个法师那个法师——放生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身份上,都与佛教有关。很惭愧,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观摩放生大咖们的放生。不过我曾经一度疑惑,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他们,从哪弄那么多动物,一大帮人仪式股的去放生呢?媒体同行提供了答案:放生背后有一个产业链在支撑。有的人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很职业化地把动物捉来,卖给放生大咖们,然后,大咖们就可以进行放生作业了。在有的地方,情景还挺有  相似文献   

9.
维稳,既维护稳定,我们国家的宗旨是:"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社会的稳定是全国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的不和谐的因素,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妥善的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马莉娟 《法制博览》2015,(6):147+146
我国《物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造成不动产或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做、更换或者恢复原状"。对于该条规定的内容之性质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本文从分析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出发,认为恢复原状是物权性质的请求权,而修理、重做、更换等保护方式属债权性质。  相似文献   

11.
法鼓山的兴起与发展显然受到台湾自由民主化的直接影响。创始人圣严法师有十余部英文著作,并被译成十多种语言,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出席"联合国世界宗教及精神领袖高峰会议",自主兴办佛教教育,把台湾佛教从民间性的宗教提升到学术性、教育性、文化性的层面,使其具有国际力量。而大陆的佛教组织新近推向国际并赢得好评的是被称为"功夫舞蹈剧"的武术表演。  相似文献   

12.
天地与心地     
人老总是从眼睛先开始,以前再利的目光也会迟钝。当老友知道,我泡在暗房里几个月为广东美术馆的展览放照片,吃惊地问:"你现在还能在昏暗的红色安全灯下对焦距吗?"是的,我的眼睛也不行了,但很多事是靠感觉的。我的师父证严法师就说过,43年前她刚创立慈济功德会,去访贫时曾亲眼见到一位盲眼老妇穿针;一手拿针,一手拿线,一次就成功。老妇人的天地虽然是暗的,心里却是亮的。  相似文献   

13.
张会芹 《工会博览》2012,(36):53-54
我是首汽四分公司女子班的班长.作为一名女同志,尤其是一位有了丈夫和孩子的女人,真要把心扑在车上,把心思放在乘客的身上,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除了事业,我们还要兼顾家庭;除了社会责任,我们还有相夫教子的义务.油盐酱醋,鸡毛蒜皮,男人可以不闻不问,而我们女人却不能不斤斤计较.都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而我感觉,做"的哥"难,做"的姐"更难.只有用我们女人特有的诚心、细心、爱心和将心比心,方能换回我们广大"的姐"职业尊严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西藏的长治之道,还是要建立在文化基础上、信仰基础上,不应该建立在一种简单的政治经济基础上。政治经济没有文化作为根基,就容易形成一种临时措施、短暂措施。就汉藏而言,从唐朝以来的,实际上是通过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的支撑,维系了上千年的汉藏关系的大统一大融合。"——圆持法师  相似文献   

15.
熊培云 《南风窗》2008,(15):90-92
"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有答案之前,必先对中国社会的隐性与显性特点有一个通盘了解。为更好理解转型期中国的种种时代疑难,并窥视未来前景,本刊访问了著名学者、中国游民问题研究专家王学泰先生。"小说教"与中国人《南风窗》:您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5):12-12
我们已经谈论过,分工是社会回报体系的一部分,那些身处高位的人没有理由以其所谓"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向社会进一步索取的筹码。但是,历史和现实往往是与道理偏离的,我们得到的总是不完美的结果,"贤能统治"(Meritocracy)虽有缺陷,在实践中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最不坏"的机制了。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分工。但恐怕只有在原始社会,分工才保持了其应有的含义,每个人都为群体的生存做  相似文献   

17.
游僧定融     
张墨宁 《南风窗》2011,(13):70-72
他是一个出家人,但做的是很入世的事情,他对当下和时代有很深刻的关切,最重要的是付出了行动。他更多是一个公民,而不是僧人。定融是6年前才剃度的,不折不扣"半路出家的和尚"。身份证、驾照各类证件用的还是俗名,但不愿意别人叫他杨霁,朋友们称他定融师傅。当兵、做警察、经营广告公司、北漂,出家之前游移于相差甚远的身份之间,有人开他玩笑:"你就差没做过和尚了。"2010年年底,定融成为一名救助中国尘肺病患者的志愿者。他拿起相机和摄影机,  相似文献   

18.
太原铁路局原平车务段代县站有个热心人,多年来一直把站区职工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办,把车站集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被站区的职工群众誉为是他们的"热心主席"。他就是车站行李员、共产党员、今年49岁的李振春。  相似文献   

19.
赵义 《南风窗》2013,(1):38-40
"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千差万别"。对"千差万别"能够快速"一刀切",被普遍认为是所谓的体制优势。但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所谓体制优势的边际收益也迅速递减。政治做不到"以人为本"的最可怕的地方,也许并不在于权力的专横,而是权利残缺的人们抛弃责任的"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20.
石勇 《南风窗》2013,(1):41-42
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恶化,一方面可以说是作为根源、逻辑原点的体制带来的,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结构之间不匹配,甚至存在结构性冲突一直得不到消除带来的。2013年,中国社会已嗅到了"改变"的气息。但1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仍然站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诡异地招手。关于要"改变"的东西,可以列出一个清单,人们都耳熟能详:腐败、滥权、阶层固化、贫富悬殊、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社会冲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经济结构畸形……这一清单还可以列下去。这显然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恶化。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病毒已经传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扩散。也许,既要考虑"杀毒",也要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