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文 《当代世界》2023,(6):69-70
<正>正如多数人所预测的,美国两党最终在违约期限最后时刻就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达成一致。至此,这场折腾美国政坛多月、屡占财经头条、搅动金融走势的2023年上半年债务上限“闹剧”渐渐落下帷幕。如此荒唐的所谓“谈判”闹剧,早已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自1917年《第二自由债券法案》首次提出“债务上限”概念以来,  相似文献   

2.
雷墨 《南风窗》2013,(22):74-77
美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期间,奥巴马访问亚洲计划未能成行,为了维护盟友体系,美国今后可能会在政策上向日本、菲律宾倾斜。但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短期内不可能获得根本性解决,这对奥巴马的外交会构成很大掣肘。随着奥巴马签署临时拨款和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持续16天的美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的关门风波暂告一段落。民主、共和两党将在未来3个月内继续谈判。  相似文献   

3.
按照美国官方口径,美国金融危机结束的时间,应当从美国经济止跌回升的2009年6月算起,此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事实证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和财政所走过的道路都很坎坷。欧洲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白宫同国会之间发生内讧,造成财政僵局,险些导致债务违约,现在经济虽然还在增长,却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政府有恙     
美国的主权债务已接近上限,中国艰难地想转变发展模式,欧洲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下前景难料,日本则在衰退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世界病了。已经持续了4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没有过去,世界经济再次探底的风险反而呼啸而至,危机之初,各界担忧的只是那些"大得不可能倒掉"的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5日,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自1941年以来一直维持不变的最高级AAA级下调一级至AA+级,且评级展望为负面。标普就此决定解释称,美国联邦政府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陷入的政治僵局表明“美国决策与政治体制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都在降低”。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美国国会对美台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要开会讨论中国与除去美国以外的其它一个国家的关系,大概不会有一篇论文专门谈这个国家的议会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即使有,它也是一个比较偏的题目。然而如果就中美关系而言,专门探讨国会的作用就不仅不偏而且非常必要。比起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双边关系,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尤其重大,历史上有的时候,国会甚至控制了对华政策的制定。时至今日,国会仍是公认的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产业革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皓 《当代世界》2013,(4):58-60
始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仍在进行中,作为这场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仍然面临着持续不振的经济状况和严重的失业率。因此,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的最主要任务将是改善美国经济,提高就业率。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挽救经济的主要措施是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增加货币发行量,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由政府出面挽救金融业、  相似文献   

8.
美国两党间的政治极化已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又以国会中的政党极化表现得最为突出。从结构性视角来看,导致国会中政党极化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越来越多意识形态激进的议员进入国会,同时部分议员发生了"适应性调整",不断向意识形态光谱的两端移动。其次,国会自身的制度变革尤其是议事规则和程序上的变化,客观上对政党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主导着立法议程,他们不断强化政党纪律,致使国会中"政党投票"愈加频繁。最后,国会中政党领袖自身的不断极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朗普时代,"否决政治"将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常态并持续下去,其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国会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方兴未艾,特别是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研究引发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然而,迄今国内对美国国会政治的研究仍停留在现象描述的阶段,对国会政治的内在规律缺乏整体把握和理论深度。美国的国会政治研究经历了类似英国式政党的议会政治研究、具有社会学倾向的立法行为研究和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指导下的国会制度研究等范式的转型。而国会研究范式的变迁往往与美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方法论的变革密切相关。因此,把握美国国会政治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为中国的国会研究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国会治理尤其是国会外交将成为中国的美国国会政治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政治改革,越南共产党通过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推进具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党政关系的合理规范是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首要条件,国会代表直选制的实行是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开端,国会是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最主要的制度平台。中国与越南有着相似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历史文化,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刁大明 《当代世界》2014,(11):29-31
<正>2014年11月4日是美国的中期选举日,届时国会众议院全部435位议员及6位无投票权代表、国会参议院36位议员、36个州的州长、3个属地的行政长官、46个州的州议会等都将面临改选,可谓是仅次于总统大选的重要政坛洗牌,直接牵动着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的走向,并将对中美关系的稳步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美国政治的"停车检修",中期选举多以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挑战作为核心议题。[1]从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的发展态势看,经济与就业  相似文献   

12.
自越战和水门事件以来,美国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日益突出和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国会的领袖群体,国会两院两党领袖通过其手中所掌握的多项重大权力,例如议程设定、人事任命、直接游说总统和行政部门、影响舆论等,对国会外交决策行为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本文笔者首先对国会领袖的概念进行解析,然后通过对国会领袖权能行使方式的探讨,来研究国会领袖在美国国会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国军 《当代世界》2013,(11):49-52
2013年9月30日,由于民主、共和两党未能就政府新财年预算决议达成共识,导致美国政府某些部门停摆,大约80万政府雇员暂时失业。经过两周多的相互指责,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最终于10月17日先后表决通过财政预算案。美国两党围绕财政预算和债务上限的斗争暂告一段落。政府停摆的背后,凸显出美国政治日益极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中的国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会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坚力量,本文引用中美贸易新近案例,从背景、原因和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形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国会在近期的中美贸易中,制造了消极的气氛,试图通过修改已有的美国贸易法惩罚中国的贸易行为,扮演着中美贸易的"警察"角色。  相似文献   

15.
美欧何时才能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的债务危机反映出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美国股市的暴跌,除表明了投资者的心理不安外,更多地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形势的一种判断与担心,美国经济仍未走出衰退的阴影。与之相类似,欧洲的债务危机也引起了政治危机,但是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所以比美国的债务危机还难解决。面对未来的债务危机,G20在协...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会的财政权主要是国会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程序并依据辅助机构的技术支持对政府预算收支、特殊时期债务赤字提议进行审查决议及监督的权力,这一权力不仅是国会对总统为首的政府部门实施控制的“杀手锏”,而且它能否公正负责地履行这一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作为纳税人的公众“钱袋权”能否真正实现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 11月3日,新加坡举行第10届国会选举,吴作栋总理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以绝对优势获胜,蝉联执政.在总共84席的国会中,人民行动党斩获了82席,其中55席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不战而胜,反对党方面则勉强保住了两个议席,与上届(1997年)相同.此次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达到75.29%,高于上届大选10个百分点,也高于选前一般估计,并创下1980年大选以来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2011年5月举行了第12届国会选举,已连续执政50多年的人民行动党(简称“人行党”)在国会中继续保持绝对优势,但得票率创下历史新低,反对党首次攻下一个集选区。大选结果虽未改变人行党“一党独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何晓跃 《国际展望》2014,(1):103-120
政治极化在当今美国政治中有持续增强趋势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选举政治、国会运作和公共政策制定,同时对美国政治极化的研究亦存在颇多争议。美国的政治极化可分为政治精英和公众两个层面,两者的逻辑关联点是美国选举体制赖以存在的政治地理的区块划分,在总统大选中表现为以州为基本单位的选举人团体制,在国会选举中表现为以选区为基本单位的议席竞争体制。以此为基础,政党和公众作为双向施动者共同构建了美国政治极化的三个基础性生成机制和两个反向生成机制。虽然美国人口结构变化与限制政治献金的立法进展可能使美国政治生态在未来发生回调,但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公共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可选择性、社会运动的冲击、共和党安全选区的增加等因素使得美国政治极化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美国政治极化的持续,要求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考虑美国国内政治特点,加强与美国民间的交流,并对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回归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20.
宗教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社会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的地位凸显,影响巨大.据不完全统计,10个美国人中有9个自称信仰上帝,美国历史上43位总统都是基督或天主教徒,其中39位是教会成员,其余4位也与教会关系密切.美国总统宣誓就职要把手放在<圣经>上,国会每届议会都要由牧师先祈祷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