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共政客叶青,是中国共产党臭名昭著的叛徒,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理论家。他的起家的资本,就是鼓吹和泡制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武汉失守后,随着蒋介石集团政治上越来越反动,国民党一伙反动文人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通过办刊物、撰写文章、出版小册子、讲演和讲课公开鼓吹蒋介石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主义。在这期间政治思想战线上使这种反动理论的鼓吹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其中危害性最大最突出是叶青的所谓三民主义。从1937年10月起到1943年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反动小册子遭到中国共产党有力批驳、并且改变反革命策略玩弄"和平解决"时,叶青始终赤裸裸地篡改历史,编造反动理论,大肆鼓吹法西斯主义,并且直接参加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拚命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其罪恶目的是维护和强化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2.
安子文 《法制博览》2010,(15):79-79
读了《中山陵前剖腹抗议的爱国将军续范亭》一文,很为我老乡续范亭的气节感动。不过,当时蒋介石受到的震动还不止续范亭的死谏:一九三五年,蒋介石忽地收到一个包裹,内中是一条裙子!是谁给蒋介石寄裙子?干吗给蒋介石寄裙子?包裹内放着署名何香凝的一首诗。何香凝,廖仲恺夫人也。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生产一线叉车操作工,这次大赛我得了冠军,老板给我每月400元的企业高级工津贴,还把我升为班组长了,我这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北京普田物流有限公司怀柔分公司职工秦立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叉车技能大赛、速算技能大赛、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办公技能大赛……产业工人们苦练技术本领,在赛场上尽显"英雄本色"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2017年,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生产一线叉车操作工,这次大赛我得了冠军,老板给我每月400元的企业高级工津贴,还把我升为班组长了,我这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北京普田物流有限公司怀柔分公司职工秦立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叉车技能大赛、速算技能大赛、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办公技能大赛……产业工人们苦练技术本领,在赛场上尽显"英雄本色"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2017年,  相似文献   

5.
"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起来。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很早的时候,读某个版本的鲁迅传时,知道了课本上没有讲的故事:鲁迅迁就母亲,接受一桩包办婚姻,礼物的名字叫朱安。"做一世的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鲁迅原本打算牺牲感情生活,然而,遇见许广平后,经  相似文献   

6.
吴建民 《南风窗》2010,(19):6-6
<正>今天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自己是我们制定正确方针的基础。回顾二战结束后到现在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历程,可以看出,凡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们制定的方针往往是正确的。反之,我们就要摔跟头、吃大亏。1946年,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毛主席亲赴重庆,国共两党进行了谈判,达成了"双十协议"。但是,蒋介石并不打  相似文献   

7.
讴歌 《南风窗》2008,(4):95-95
"周围几乎没有一个和我相同肤色的人。我的同乡们、同事们在这个城市心脏之外的某根动脉里,快乐地呼吸着氧气。那里房子整齐,草坪碧绿,道路笔直,限速45英里。而这个叫做DOWNTOWN的地方,道路狭窄,黑人极多,看上去繁华,又在传  相似文献   

8.
大鹏 《南风窗》2007,(24):8-8
12月7日,竖立在"台湾民主纪念馆"(原"中正纪念堂")前27年的"大中至正"牌匾,在挺拆派"脱掉脱掉"、"台湾人挺你"等口号及反拆派"蒋公纪念歌"歌声等多元声音交杂下走入历史,这是陈水扁和民进党当局推动的一系列"正名"、"去蒋"运动的最高潮。1980年完工启用的"中正纪念堂"作为蒋介石的纪念馆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也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艺文表演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在豆皮制作的头盘中,我最爱品尝素鹅。这个凉菜常见,做得好的有限,江浙菜馆拿手,常见妙品纷呈。食家王宣一善烹此味,她所以能出类拔萃,自有其家学渊源。据她亲口对我说,其娘家姓许,有表兄二人,皆名重当世。其一为许晏骈,笔名高阳,著作等身,为历史小说大家;其二为许姬传,乃一代名伶梅兰芳的秘书,以《艺坛漫录》传世。另,许姬传的二叔许友皋讲究饮馔,精于鉴味,久居杭州,因而"许家菜""许家酒"皆名闻遐迩。他曾说:"菜要清而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4)
正据说,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是资本的胜利和"吊丝"的胜利。那些长期被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压得喘不过气的"白人直男"们,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但很快就爆发了示威游行。很多人呼喊着"(特朗普)不是我的总统"、"不要种族歧视"等口号。看来,民主越来越不是愿赌服输。我观察到,一些欧洲媒体也没有放弃对特朗普的疑虑。德国新闻网10日称,特朗普被称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今后将控制核武器,如果按下核按钮,那世界可能毁灭。有意思的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在他的《小布什心理传》这本书里,说小布什是一个"对人类有威胁的精神病患者"。他当年发动伊拉克  相似文献   

11.
师永刚 《法制博览》2011,(13):72-73
兵家蒋介石自负为一代名将,并亲自颁发“特级上将”。在蒋介石的战史里,其前半生大约攻无不克者多,其后半生则战无不败者多。至有“曼大胜战,三大败战”之称。近日,《蒋介石:1887~1975))(上)出版,我们摘录其中涉及蒋介石战史部分发表,以使读者能了解蒋介石之战绩。蒋介石三大胜战蒋介石自黄埔练军起,到名义上一统中国,历时数年。其间大小百余仗,胜者居多。国民党史有称东征、北伐、抗日为其三大战功。  相似文献   

12.
燎原 《南风窗》2013,(4):58-61
"我承认举的这些事例,都没证据,只是随便写写。"黄海重说。与在虚拟世界里被关注而产生的快感相比,现实中的黄海重是孤寂的。直到2013年春节的来临,广西都安县原民政局局长"黄某"被曝"有6个老婆,9套房子,吃了509份低保"的事,都还间歇性地在网上疯传。"中枪"的,还有都安县公安局局长任中伦。他曾被人说"数度强奸名为何姿姿的中学生并致其怀孕"。对于被曝的内容,任中伦曾开微博澄清回应,但"黄某"选择了沉默。而在当地官方的声音中,则是"查无此情况,  相似文献   

13.
抗战胜利前后,苏联、斯大林对待国共态度,曾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现象。例如,共产国际解散后,苏联对待国共两党态度出现了自相矛盾情况,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向美国表示,蒋介石是中国领袖,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另一方面,苏联报刊不断载文,批评国民党政府抗战不力,政治腐败,同时,又赞扬中共英勇抗战的功绩。再如,苏联出兵东北后,一方面表示遵守雅尔塔协定,执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蒋介石  相似文献   

14.
丁学良 《南风窗》2011,(15):96-96
蒋介石幸好没有成为老愤青,而是在关键的问题上保持了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如果蒋介石跨出那半步,今天就与汪精卫站在一起了。今日的愤青们,可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5.
"最是仓皇辞庙日",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匆匆离开成都官邸,乘飞机直抵台湾.至此,国民党及其政府在大陆土崩瓦解,彻底失败,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国民党政府号称拥有八百万军队和五百万党团员,在经济、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内战中却迅速地、全方面地崩溃.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同时,政治经济文化上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蒋介石后来曾回忆说:"(内战时期)国家纪纲扫地,党不成其为党,军不成其为军,国民不成其为国民."  相似文献   

16.
刘继兴 《法制博览》2011,(17):21-22
钱大钧,字幕尹,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积极参加反清倒袁活动,后在军阀混战中,为蒋介石卖命,被蒋委以重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陆军上将,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他早年积极参加反清斗争与倒袁活动,后为蒋介石卖命,多次被蒋委以重任。此人生性儒雅,颇有书画诗词修养,更兼仪表堂堂,一派儒将风度。  相似文献   

17.
王丰 《法制博览》2011,(19):24-24
1949年,杜月笙离开上海到了香港,就是不跟蒋介石去台湾,其中有几个关键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红帖子”不见了。杜月笙的长孙杜顺安说,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时,曾经到上海由旁人引荐见过杜月笙,并且递过“红帖子”。“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要在帮内施行摆香堂的仪式。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门下,成为其门生。论年纪,  相似文献   

18.
上官秋清 《南风窗》2007,(23):66-69
华文漪,1941年3月18日生,1954年考入华东戏曲研究所昆曲演员训练班,俗称昆大班,1962年毕业。工闺门旦,得朱传茗等"传"字辈昆曲老艺人及俞振飞、言慧珠等名师真传。60年代甫出道即享有"小梅兰芳"的美誉。1986年获戏曲梅花奖,1989年赴美定居,开始在海外传播昆曲艺  相似文献   

19.
南书房     
《南风窗》2011,(22):100-101
《从南京到台北:蒋介石败退台湾真相始末》张同新何仲山著武汉出版社2011年10月版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同新、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员何仲山等国共党史专家历经数载完成的学术成果之一,细述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大陆最后3年残梦崩溃史,大胆触破国共两党关系禁区,披露不为人知的两党斗争内幕、两党粉碎美国"划峡而治"、本书是中  相似文献   

20.
木易 《法制博览》2010,(15):76-77
1953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六十七岁的生日。 蒋介石一生喜欢人奉承、吹捧,更喜欢人们把他当作神。他逃到台湾后,虽系败军之将,仍用其权力,将自己弄成了“神”。每逢生日,均要台湾人民为他庆寿、祝寿。台湾各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在这一天均要张灯结彩,开会庆祝,大中城市的各街道还要张贴很多祝寿、庆寿的红绿标语,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杂志,还要发表祝寿社论。台湾人民不知,1953年,就在他们对蒋介石的一片祝贺声中,国民党及蒋介石极其残忍地迫使他们的“元老”吴稚晖提前一天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