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7)
正不要说骂人、指责人、妒忌人、贬低人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喋喋不休的、不断重复中性的语言,也是有副作用的。粤人的语言有时候是不按常规出牌,显得充满活力,比较精彩。例如说海味,粤人就用"生猛"二字,显得雅俗共赏,有喜庆味道,又有一种良好的愿望。谁不喜欢"生生猛猛"的呢?没有人不喜欢的。谁会喜欢暮气沉沉的呢?这种人极少。现在的网络,出现很多"猛人"了,活跃得很,有如  相似文献   

2.
国是     
《南风窗》2016,(8)
正反腐∣Anti-corruption【纪检头条】无论党委还是纪委,谁不落实责任就问责谁浏览中央纪委网站,许多违纪党员干部被通报了,后面还"跟着"他领导的大名。党员干部违纪,为啥领导也被问责?因为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具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会被问责?简单说,失责必问。具体说,对党的领导作用没有发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了样、管党治党不严不实、选人用人失察、发生严重"四风"和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3.
梁晓 《南风窗》2008,(13):20-22
谁再劝中国领导人说,石油企业兼并必须遵循"市场规则",首先得回答,日本为什么不能遵循"市场规则"买到足够的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4.
政府说:市民们未免太紧张。市民说:有谁对自己的身家不紧张?今年夏天,香港人的几大热门话题中,除了最近的"热点"新机场协议和"炒楼大战",就要数席卷全港的"BCCI"风暴了。  相似文献   

5.
钟岷源 《南风窗》2008,(2):60-63
审批的闸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生产汽车只赚不赔"的神话,使准入证成为一个极为宝贵的资源,批准谁造车,就等于让谁赚钱。可以说,是它刺激了中国企业不顾风险投资汽车的热情,是造成汽车产能过剩最主要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北方 《南风窗》2012,(20):10-10
2008年中央政府以4万亿"救市"以来,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就不绝于耳。由于近一段时间以来热点繁多,这个话题显得沉寂了,但是新近出台的又一轮1万亿投资,很可能再将这个议题带回舆论的中心。批评"国进民退"的人很多,而国有企业一方的反击很少听到。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这么说过:"我现在清华讲课,一半学生来自非公企业,可以说,我还没听到哪家民营企业骂国有企业,真正骂的是个别学者。"李荣融此言说明一个问题:国资与民资谁进谁退的问题有被学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一名债台高筑的下岗女工一跃成了真正的"大姐大"。回想起自己所走过的路,她深有体会地说: "其实,贫穷与愚昧有着并存的关系,只要肯开动脑筋,谁都有赚钱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微天下     
《南风窗》2012,(19):15-15
@薛兆丰:【职业道德】记者讲道德,不是琢磨谁是鸡蛋谁是石头,而是调查真相,如实反映;学者讲道德,不是权衡为穷人说话还是为富人撑腰,不是掉书袋求发表争引用拉山头互诋毁,而是恪守逻辑,依理直说。不幸的是,在"阶级观"和"功利观"的长期熏陶下,内心树立这种标准的人不多,努力去做的人更少。  相似文献   

9.
法治之上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3):2-2
<正>喜剧演员周立波在表演中讲过一个段子,大意如下。东北人嘲笑上海人,说上海人吵架只动嘴不动手,太窝囊了。"周立波"则回应道,知道哪里出流氓不?上海才出流氓,比如黄金荣、杜月笙。流氓从不亲自动手打人,打人的不是真流氓,大流氓都文质彬彬的,看谁不爽只说一句话,"把他做掉"。动手去做的都是东北人。  相似文献   

10.
正一、犯罪"四问"说起来,自己也是在犯罪学门前踯躅了近30年的学人,年轻时以为捧着鼻祖加罗法洛的《犯罪学》衣钵,就踏入了"犯罪学"的神圣殿堂,一路走来到了知天命之年环顾四周,却越发疑惑了——什么是犯罪?谁在定义犯罪?谁在犯罪?敢问路在何方?(一)什么是犯罪动物界自然法则中是没有犯罪概念的,不能说狮子吃了羚羊就犯罪了。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发展,在长期利益争斗过程中互相妥协地形成社会管理及管理规则。人们让渡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给智者、强势集团或他们组成的政府,以制定包括政策法律在内的管理规则,并用权威保证这些有效规则得到普遍遵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3,(22):5-5
<正>没有一个政府,一个政府官员会说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这是在政治上的自杀。可是,当"保定硬汉"郑艳良"锯腿自医",当北漂小伙小周回乡办理护照6次遭遇刁难,他们可以找谁来负责呢?又有谁站出来,对那些难以维权的工人、求告无门的冤屈者、因治安恶化而没有安全感的市民,以及社会不公正负责?房价调控,越调越高,买不起房的更加买不起,到现在有人为此负责—哪怕表示一下歉意了吗?  相似文献   

12.
石破 《南风窗》2007,(24):19-20
温总理说:"我看了杨委员的条子,很感动。他眼睛不好,看不清字儿,发言稿全部是背下来的。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吧。"如果不是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流泪发言,没有多少记者知道杨志福是谁。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肥料专家。  相似文献   

13.
朱仲南 《南风窗》2014,(3):95-95
<正>不少潜规则成为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成为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的延伸,不必过于神秘,过于夸大。什么是潜规则?人们大概知道指的是什么,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如同问别人,什么是"白富美",什么是"富二代"?谁也不知标准是什么。这就像许多年前被批的"走资派",满街都是大字报、标语。到了今天,很多人也说不清楚。反正说你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是也不是。在学校,一个级组长也被说成是当权派,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南风窗》2010,(26):19-19
你知道赵作海是谁么?赵作海不是没犯罪嘛,不还在牢里那么多年,我定你还不是小菜一碟。——因举报"官二代"马晶晶考公务员作弊而被跨省抓捕、后来获释的王鹏说,宁夏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办案警员刑讯逼供他时说的上述一番话很不文明。  相似文献   

15.
正他说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很朴素,觉得医生是神圣的职业,所以下定决心要学医;他说谁不想进三甲医院,但是选择丰盛是最正确的选择,就想扎在这儿了,一辈子不后悔;他说钱多少算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梦想,要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还说——"有一天,某个理想会因我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亲爱的龚晓光:您好!辽宁的天气逐渐变热了,你们那里如何呢?在你的上一封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你的不安。你说,自己太渺小了,工作太平凡。同时,你跟我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遭遇:因为在工作中"太死板",没有"好人缘",为此你感到苦恼。在你看来,我是一个有"好人缘"的人——不管谁遇到困难,我都会主动跑去帮忙;不论谁跟我提什么私人要求,我都会尽量满足。实际上,你只说对了一半。我是个认死理儿的人,如果违反了我心中的原则,那么,即使是再容易办到的事儿,我也不会"抬抬手"的。  相似文献   

17.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谁的学习力强,谁创造的价值就多,谁的职场竞争力就强.话虽这么说,但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在单位里,又应该如何提高学习力呢? 咨询公司"汉世方元"的资深培训师周渲智在做一个培训课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发现在众多受训学员中有一位职场新手,处处都非常拘谨和小心,却经常与其他组员之间开始产生分歧和矛盾,相较其他组员也表现出更多的沮丧和孤立.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上一章我们一起回顾了一下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中的《论语》。今儿,主讲人艾君就与大家一起聊聊这部儒家经典著作"五经"中的《诗经》。那么,《诗经》到底是怎样一部书?在孔子看来学习诗经有哪些意义呢?有人形象地说,"古今中华文化名人,从孔子开始,几乎没有谁不是喝着《诗经》奶水长大的。这是真正的母乳,母语的母乳。"我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如此评价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  相似文献   

19.
李北方 《南风窗》2013,(5):96-96
谁是新工人?理论界在追问这个既是社会结构的也是理论的问题,《南风窗》也在2012年参与了讨论。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本书,它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或更准确地说,本书要回答的不仅是"谁是新工人"这个问题,它要回答的问题还包括:"新工人是什么样的"。本书的作者吕途是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她的工作就是与新工人群体打交道,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是这个群体的一员。这种身份决定了她的视角和工作方式,作者主要以白描的和直接记录的方式呈现下了新工人的生存现状:工作与流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5,(12)
<正>近期广受好评的电影《十二公民》里有一个情节,身份为出租车司机的"陪审员"与男一个身为地产商的"陪审员"矛盾相左,于是发牢骚地说,这是工农大众的天下,没有资本家说话的份儿。后者勃然大怒,起身指着前者的鼻子质问,你说谁是资本家?这个电影属于改编的作品,其受称赞之处就包括本土化做得比较成功。但这个情节太不"本土化"了,现如今资本家还会被当作骂人的话吗?出租车司机的确有可能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