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民生、尊重民意《南风窗》:媒体评价本次两会亮点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您认为本届人大具体是如何体现这些理念的?蒋:以人为本绝不是一句空话,它在人大工作中有突出体现,落实到具体是工作要顺应人民的需求、关注民生、尊重民意,这和"三个代表"中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是相吻合的。转变发展观,根本是要扭转干部政绩观。现在各界都认识到,不能把GDP作为考核干部的最主要标准。社会的进步不能光看数字,而表现在每一个老百姓是否感觉幸福。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2.
杨波 《工会博览》2013,(4):27-29
"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随后"幸福国家"、"幸福城市"的各种排行、评选纷至沓来,专家学者对幸福感、幸福指数以及如何提高幸福感的研究日渐深入.作为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邮政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引导员工认识"幸福",体验"幸福",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郭娟 《工会博览》2011,(1):190-191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主流经济学家对企业最大财富的观点逐渐统一在"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这个认识上.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高调提出"关注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几乎一夜之间,"幸福指数"开始成为人们衡量对工作,生活满意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今年中国的"两会",被境外媒体描述为"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中国自1997年始"一直坚守的图腾般的经济增长目标""保八"也第一次淡出了国人视野。"十二五"期间,GDP增速被定为7%。如何让普通民众感觉更幸福成为本次"两会"的一大亮点,在"两会"热点问题中,民生问题更是占了一半。"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希望到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51.5%。外媒把中国城市化进程形容为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实验"。将承载超过中国半数人口的城市,如何让幸福感与城市化同步,缔造对百姓来说具有竞争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污染的根源在于地方过于追求GDP,而这则是现在的干部考核机制决定的。这个核心问题不解决,中国水污染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对水利再重视,节水口号再漂亮,水治理技术再推陈出新,都无异于扬汤止沸。  相似文献   

6.
陈统奎 《南风窗》2011,(7):39-41
从"GDP挂帅"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必将推动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把公共资源应用于直接提升人民幸福的领域,并在实践中提升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这不全依赖经济实力说话,核心还是一种执政观念和政绩考核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杨军 《南风窗》2010,(15):100-100
<正>近年,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恶性事件从个体上升到群体,再从直接的利益冲突上升到无利益相关的群体事件,社会的不满情绪在积聚。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跨越不了的城乡差异,城市贫困群体的不断滋生等等诸多问题随着GDP的增长日益严重。很多人在问,为什么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幸福,为什么物质的富足并没有换来社会的安稳?当作为显学的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时候,也许社会学指出了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正中铁六局广州公司工会继"幸福之家大讨论"之后,通过总结职工对创建幸福之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公司开展"五心"幸福之家创建评选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五心"创建标准,建设职工幸福之家。工作学习舒心。在硬件设施上,要求项目部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分设,保证环境整洁,划  相似文献   

9.
正锦州市总自2020年初启动的"幸福职工之家"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从建设"职工之家""下岗职工之家""和谐职工之家",到建设"幸福职工之家",锦州市总在建家路上不断探索,使"职工之家"建设与时俱进。锦州市总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谐共建、依法建家等9项基本原则和坚持组织体系建设好、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好等"六好"标准。此外,还建立了规范落实制度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指导机制、激励机制、长效机制等6项工作机制,以确保建家工作"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南风窗》2012,(22):12-12
"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做出如上回答。过去几天被媒体围攻采访的莫言,笑称最希望"结束采访"。  相似文献   

11.
石破 《南风窗》2012,(26):58-59
这是一个当一个人应得的好处一直得不到时,突然有人给了他一小点本属于他的好处,他也容易感动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逻辑上已召唤一个把人们应得的好处拿给他们的时代的来临。你幸福吗?2012年,央视的惊人一问是"你幸福吗?"无数的学生工人、贩夫走卒被央视记者迎面拦住,问个不休。其实,这个提问中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如果你幸福,那么"你应如何感谢政府(给你幸福)"?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幸福",  相似文献   

12.
唐昊 《南风窗》2011,(7):2-2
当"幸福中国"话题迅速风靡全国的时候,恰逢"两会"召开。在此舆论背景下,作为高层政治平台的"两会"在设计如何使中国人更幸福方面下了更多的功夫。而"两会"的标志性成就"十二五"规划,就涉及多项改善民生的行动计划。如: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年均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等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幸福的概念会不断更新,对幸福也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幸福指数"作为衡量人们对幸福满意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当前社会及企业员工广泛议论的话题.笔者认为,评判和制约个人幸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范围上看:有社会、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和个人等诸多层面;从组成要素上看: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它是一个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综合体.在此,本文从幸福概念的理解和企业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 "幸福指数"中"幸福"概念 谈到"幸福指数",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为人们所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随着生活环境和标准的变化,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4.
GDP与幸福感     
白杨 《南风窗》2010,(26):72-73
"现在,你幸福吗?"当2008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2010年突破4000美元也几无悬念时;当今年八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高管首度向媒体公开表示中国经济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2010年中国GDF总值实现首  相似文献   

15.
市井万象     
《南风窗》2012,(23):20-21
虐童之殇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曾广泛地令人产生错觉:中国儿童仿佛正经历着他们最好的时代。衣食无忧、父母溺爱、社会呵护,乃至于孩子们的骄纵任性也成了"过于幸福"的明证。但最近,浙江幼教颜艳红揪住幼童双耳上提的"虐童"照片却公开撕碎了这种假象,随即曝出的还有西安女童因不会算数被老师狂扇数十耳光,四川雅安一小学保安用弹生殖器的手段百般体罚学生。  相似文献   

16.
GDP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人未狂喜。 GDP没让中国人膨胀,人均GDP时刻提醒我们自身的处境,中国成了这个世界“最穷的老二”。  相似文献   

17.
李克诚 《南风窗》2012,(23):28-29
如果脱离社会"土壤"的配套改善,以为仅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反腐机构即可一劳永逸,过于理想和天真。珠海横琴"廉政办"终于挂牌成立了—这个整合了纪委、监察、审计、反贪等多个职能部门、类似"大部制"的综合反腐机构,尽管并未冠之"廉政公署"之名,但也足以让不少反腐研究专家欢呼了:这毕竟是内地第一家整体  相似文献   

18.
数字     
《南风窗》2016,(4)
正1万美元1月份,各地统计局、地方"两会"纷纷透露了各自的经济年报。统计发现,2015年又有1个省份的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使迈进"1万美元俱乐部"的省份增加到了10个。目前,全国已经有10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3072元人社部日前发布数据,"十二五"期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到13.1%,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由2010年  相似文献   

19.
谭保罗 《南风窗》2016,(5):28-29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不是创造了世界第二大的GDP总量,而是让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单一语言劳动人口"找到了工作",使得这个充满经济禀赋的民族,找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应有位置。就业问题,这是一个经济体是否能持续运转的"体温计",也是一些国家政治剧变的"催化剂"。对现在的中国而言,它是改革的"安全阀"。充分的就业,稳定的环境,这是推动任何改革的前提。但2016年,这个问题在沉寂多年之后,再次浮出水面。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戴玉 《南风窗》2013,(26):18-18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官员考核制度出现了去GDP化、去信访化、重视倒查追究、推行回避和公开制度、强化"潜绩"和"绿色"考察等等一众向好的趋势。中组部12月9日公开了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四个不能":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