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是什么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瓦;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浆;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丛中的绚丽花朵;爱情说:人生就是寻找那甜蜜无比的吻;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自由说:人生就是清晨冲出笼子的飞鸟;幸福说:人生就是一  相似文献   

2.
刘黎平 《各界》2014,(7):81-82
匡衡,中国励志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当年他凿开墙壁,从邻居家偷来的一束光,不只是照亮了他眼前的那一卷书,也照亮了他后来的人生职场之路,更照亮了整个中华民族求学求知之路.  相似文献   

3.
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也就是说人生从不曾完美过,人生就是这个样子,永远是有缺憾的。佛学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容忍许多  相似文献   

4.
陈岚 《各界》2012,6(3)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差异就是一种特点,就是个性,而这种个性文化正是学生兴趣所在。合理地利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点,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5.
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也就是说人生从不曾完美过,人生就是这个样子,永远是有缺憾的。 佛学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容忍许多缺憾的世界。人的世界本来就有诸多缺憾,不完美才是完美,太完美了就是缺陷。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2)
王国维在其诗词中表达了很明显的悲观主义倾向,他完全赞同叔本华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迷雾,世界是一个骗局,人生而有欲,但人越是追求欲望的满足,就越是深陷在欲望的泥潭中。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生活与欲望、痛苦如影随形。人生就是一片茫茫的苦海,于是"明朝又是伤流潦"。受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他在衰落的现实中挣扎无力时,选择了自杀的"解脱"方式,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惋惜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人生科学的由来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从两千多年前就已开始。“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国古代先哲关于人生和自然界关系的一种观点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格言“认识你自己”表明人类早就有认识人生的要求。伴随历史前进的脚步 ,各种人生学说可谓百家争鸣 ,但在中国尤以儒家学说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生命力 ,直到如今还在中华文化发展走向上具有影响力 ,深深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尽管中外人生理论层出不穷 ,但是真正把人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则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创造人生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自然界最早成为…  相似文献   

8.
周英东 《各界》2007,(6):127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兰凤 《学理论》2008,(5):30-31
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各种观点和观念。自有人类的文明史以来,人类社会曾流行过,奉行过多种人生价值观,然而,这种人生价值观,说到底都是关于“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观念,即关于人生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观念。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思考人生韵律的角度有很多,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人生韵律的基调都是一种和谐。追求幸福就是追求和谐,只有和谐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对和谐的价值与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和谐是一种逻辑。和谐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1.
生命偶然,人生短暂,人应当怎样度过一生,这是每一个有灵魂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必定会思考的问题。在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忙忙碌碌,很少会去想这个问题。只有偶然独处时,或在无眠的静夜,这个令人惆怅的问题才会突然来到我们心中。哲学家福柯的人格魅力之一,在我看来就是他极力倡导并一生不懈  相似文献   

12.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社会实践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人生活在世上,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和行为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值得提倡并为之终生奋斗与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和行为应给予否定和批判,不屑留恋与追求,这就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肯定,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遇到不顺,难免会责怪人生,认为人生对自己不公,发牢骚与埋怨。人们习惯于将人生归结于命运,相信命运就是如此。其实不然,如果人们能够将命运看做是自己的使命,那命运或许将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施平 《瞭望》2000,(27)
怀有偏见的人,往往看不见最浅 近的事实。遗憾的是这个世界 上总有一些为偏见所左右的人。 中国的西藏很引起西方一些人的兴趣。这不奇怪。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引人遐思。那里的人民怎样生活,他们的风习如何,他们的宗教怎样,他们的文学、艺术、医药、教育以至服饰、饮食等等,一句话,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一切有求知欲望的人都会关注。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中国其他省区的人,也都很想亲眼看看。这几年,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就是这种好奇与求知的表现。 但是,在西方,有一些人对西藏的关注却似乎另有目的。他们一不去…  相似文献   

15.
正奋斗——为中国人民幸福而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是人生最厚重的底色,也是人生出彩的唯一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姿态和不变的初心。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奋斗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觉醒、在挫折中抗争、在奋斗中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双艳珍  钦建军 《求知》2013,(7):26-29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求知》杂志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求知》杂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一路走来,历经春秋坎坷,酸甜悲喜。《求知》杂志是中共天津市委委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主办的政治理论期刊,创刊于1984年,从1988年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重点任务是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追逐潇洒人生,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视为生命的第一需要。他,也很潇洒,不恋侨区爱山区,从富甲一方的闽南金三角来到深山老林一干就是25年,从知识青年到税务于部,他用辛劳和汗水,无私和清廉,在贫困山区书写了一个共和国税官的灿烂人生。他,就是今年12月被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荣记二等功的长河县地方税务局局长王振民。与山区人民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遇到不顺,难免会责怪人生,认为人生对自己不公,发牢骚与埋怨。人们习惯于将人生归结于命运,相信命运就是如此。其实不然,如果人们能够将命运看做是自己的使命,那命运或许将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张颐武 《党政论坛》2009,(20):60-60
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但竞技毕竟只是一时,而人生的竞赛其实非常漫长,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其实算不了什么事,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直到人已经死去,竞技还可能不会完。所以,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人还是一定得忍下悠悠岁月。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20.
刘庆昌 《民主》2010,(10):38-40
在我走过的生活道路上,曾经有过许多的师长和朋友,他们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和不同的人生境遇中,给过我各自不同的影响。可以说,与每一位师长和朋友都发生过难以忘怀的故事。如果把那些故事编织起来,就是一幅幅动人的人生画卷,足以让我感到充实和自豪。而在这幅画卷中,总会有为数不多的人们,成为我们人生故事中不会也不能省略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