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H很精,自诩为“精兔子”。儿子小H考干的事八字没一撇,他就琢磨开了:“有粉得往脸上擦。那些托别人办事后才大包小包拎的伙计们,都是些笤货。把粉往屁股蛋儿上抹起什么作用?”他把厂里的头头们排了队,选准了他看着长大、说话管用的党委书记小G为主攻对象。心想,盘他不是小菜?黄口小儿!一天晚上,老H轻轻敲开了党委书记家的门。“您稀客,请坐请坐。”书记好客气。“小G啦,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那兄弟考干的事……”边说边把手中的茅台朝食品柜里塞,还有意将它放在显眼的地方。书记没露声色,和他侃了半天,最后表态说:“…  相似文献   

2.
老孙头     
一眼井税务所的家属院住着5户人家,由西向东依次是赵钱孙李周。尽管住家不多,但在这小镇上却算得上是一个“热闹”的所在。虽说不上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可也够得上是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来往的人中,既有衣衫不整的小商小贩,也有西装革履的小镇名流。从早10点到晚10点抑或是更晚一些,只要你从此路过,几乎随时都能听到猜拳行令的吆喝声,都能闻到美酒佳肴飘溢出的缕缕清香,还能看到收酒瓶的人常在这里来回转游。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住在中间的那户孙家。大门常年关着,极少见有人往来。据收酒瓶的人说,他家一年卖不上几个空酒瓶…  相似文献   

3.
说法     
《政府法制》2013,(27):63-63
这两天看了不少东西,接了地气,颇有收获。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余世存 《政府法制》2013,(29):30-30
20世纪50年代,一位文人雅士花大价钱购得一块古玉,当宝贝似的,到处显摆,有人对他说去请溥仪看看真假吧。丈人雅士捧着古玉找上门,溥仪只往他手上看了一眼,就给了答案:假的。文人雅士弄不懂,这位“万岁爷”哪来的这等本领,看一眼就能看出真伪。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4,(16):25-25
我国有两句俗语:一句是“对事不对人”,另外一句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如果要贯彻“对事不对人”的处世哲学,必然的结果是“打狗不要看主人”,相应的,如果打狗也要看主人,那就意味着“对事也要对人”,结果就会变成就事论人。因此,只有“打狗不看主人”了,才能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是软脊梁,  相似文献   

7.
记性     
局长偶染风寒,生病住院,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均大包小包前去探望。当然了,所花银两大多是公费报销。政工科是清水衙门,该科的刘科长也想去看望一下局长,但苦于没有公款,个人出钱吧,老婆下岗,孩子正上大学,每月薪水入不敷出。下班回到家,张科长跟妻子说起这事,妻子说:“全局的人都去看,你不去显然是不合适。”张科长说:“这月的工资全给孩子交学费了,哪还有钱买东西?”“借钱也得去,这是和领导拉关系的机会,这时去探望,局长当然会记在心里……”还没等妻子把话说完,张科长恍然一阵喜悦:“对了,局长有个健忘的毛病,全局这么多人去看他,他哪能都记…  相似文献   

8.
一位省级官员曾说,“意见领袖”是该省最大的网络财富;也有人认为意见领袖“都是文革游魂,别看这些人闹得起劲,其实都是纸老虎”。  相似文献   

9.
1.1案情 2004年6月7日,李某(女,22岁)死于其租住的房屋内。经尸表检验及调查访问,李某患有“牛皮癣”皮肤病,于6月2日到某医院的皮肤病诊所就医,出诊医生拿出其自制的药粉10大包(每大包20小包.每小包质量约0.58g)交待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2小包。患者服药后第5天即6月6日上班后感全身不适,即请假返回其住处,次日早晨7:00许,房东发现李某死于室内。家属以医疗事故向当地医学会申请对李某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经病理检验以及毒物化验等均未找到明确的致死原因。由于3年多来死者家属多次上访.于死后3年开棺验尸。  相似文献   

10.
<正> 1983年春节。成都龙泉镇一个名叫王建明的青年,去香港两年后,“洋”味十足地回到故里探亲。这个出“海”青年的“衣锦还乡”,一度成为当地的头号新闻。他带回的大包小包舶来品,使得一些故旧新交称羡不已;他津津乐道的那个“花花世界”,更惹得想入非非者,做了一阵“天堂梦”。但他那飘忽不定的行踪、闪烁其词的话语和鬼鬼祟祟的聚散,却给更多的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这个在光怪陆离的海外都市染了一水的青年,究竟变成了什么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一人的朋友跟他打赌说,你在屋子里面挂一只空鸟笼,过段时间,你非养鸟不可.此人不信,朋友说,那我们打个赌吧,你挂一个鸟笼试试.此人真在屋子里挂了只鸟笼.从此,到他家来的客人不经意地都要看一眼鸟笼,然后问:"你的鸟是死了,还是飞了?""要不我给你送一只吧?"第二天,客人又来了,说:"你是不是不会养鸟啊?我给你买一本养鸟的书吧?"第三天,第四天,一拨拨客人不断重复着上面的话,有的还拿着鸟儿,鸟食、鸟书来了……没过一星期,不堪其扰,他终于养了一只鸟.……  相似文献   

12.
防礼猫眼     
最近,湖南省常宁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荣华正在听取出差归来的局办负责人的汇报,突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他走到门后,透过猫眼看了一会儿,便不声不响地折回来,对迷惑不解的局办负责人连连摆手:“嘘──等会儿我告诉你。”来人又敲了几下门,见屋里悄无声息便走开了。张荣华这才说:“我这个猫眼是‘防礼猫眼’,看到刚才那种提着礼品上门来的人,就装着没在家,不开门。”说起用猫眼拒礼,还有一番来历呢!今年45岁的张荣华,是1994年10月担任县地税局局长的。有些人为了减免税款,常常揣着礼金提着礼物上门来找他。老张…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的一天中午,常德市鼎城区武陵镇的一家餐馆门口。一位瘦高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正双手捧着满满的一大钵熟水鱼要求餐馆老板买下。旁边还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像走马灯似的围着他前后打转,一会儿挥手阻拦,一会儿低声哀求。只听得那年轻的大声说道:“世上只有餐馆里卖熟菜的,哪有餐馆买熟菜的?那钵水鱼里有毒,看你还敢不敢买!”话音刚落,一个人指着那干部模样的瘦高个愤愤地说:“有毒的东西自己不敢吃,拿出来卖钱,心真够黑的!”旁边那老者连忙解释:“同志,你弄错了。他的心可不黑呢。”接着那老者抿了抿嘴,按捺不住激动的…  相似文献   

14.
幽默     
《政府法制》2014,(21):33-33
为让你看一眼 晚饭前突然有人敲门,我打开一看,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拎了很多大闸蟹站在门外。我说:“你弄错了,我没有叫外卖。”  相似文献   

15.
两名花季少女先后命丧出租屋内,案情惊人相似:凶手均为出租屋邻居,手段“冷酷”;案发时,其他邻居均听见了女孩的尖叫声、呼救声,而且“声音很大”,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冷漠,没有任何人采取任何行动。法律界人士认为,两起命案,一方面暴露了出租屋治安防范的薄弱,一方面也凸显了“出租屋邻居”的冷漠甚至冷酷。有人提出,对于“集体冷漠症”,光是道德谴责是远远不够的,应对“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行为追责。  相似文献   

16.
法眼     
…、是大地上长蔽赢- 一只法眼状若日月 神似雷电这只眼 看天看地看人间比谁都看得透 看得深 看得远也看花开花落 云舒云卷也见阴晴圆缺 离合悲欢这眼力入木三分能把人的心肺看穿 那霉变的灵魂 那发黑的心肝尽管在隐秘处尽管道貌岸然不俱皇亲国戚不怕狡作奸险不管至爱亲朋不计“帽翅”长短只是铁面无私只要铁证如山三口铡摆平天下才有这朗朗乾冲 河清海姜千百年风雨沦桑香花墩上那只眼—廉泉依然被人们所敬仰、怀念难怪包公祠的游客都要深深地看上一眼法眼@沈煜~~  相似文献   

17.
8月9日对于固镇县王庄镇镇南居委会的张怀诚一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他家的房子终于竣工了,为了这一天,他们等了三年之久。不仅是房子竣工.他与邻居的矛盾也妥善化解了。谈及原因,张怀诚逢人便说:“这件事能够妥善处理,多亏了镇人大开展的‘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活动,县人大代表张平帮了大忙……”  相似文献   

18.
官路十八弯     
李胜利 《政府法制》2013,(12):48-48
刘文早就看好副经理这个位置了,但苦于无门路、无后台,只能干着急。 后来,爱人晓虹逼着他去送礼,他大包小包地去敲李处长家的门。李处长的爱人开门一看就把他推了出去。  相似文献   

19.
“忍”到几时?李彦生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两家邻居因地界发生争执,其中一家有人在朝中做官,便送信求助。不料京城传回来的却是四句小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遵嘱让地三尺。对方闻知...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2,(22):27-27
一位驾车遮挡车牌的“墨镜哥”最近突然火了,火得没有任何征兆,“墨镜哥”也无任何光彩可言。他戴着墨镜在高速公路上违章停车,并用光碟遮挡了号牌。结束后,他还抬起头朝监控探头的方向看了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