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总统竞选过程耗资巨大,竞选经费逐年攀升。美国政治选举过程对于金钱的旺盛需求,使美国富人阶层通过向总统候选人提供竞选资金,从而影响美国政治经济决策成为可能。同时也反映了美国政治的实质是服务于特殊阶层的金钱政治。由于金钱政治旨在维护和扩大特殊阶层的利益,不仅违反了美国民主政治中"人人平等"的原则,导致国家政策并未反映真实民意,而且为美国社会和国家治理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党内提名过程中,呈现出按比例分配代表时扭曲代表分配名额、按胜者全得制分配代表时浪费选票信息等缺点,形成排序复选制、赞成投票制等改革方案,并分别分析了这些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具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性.一方面,美国民众希望选出一位能够将美国经济带出低谷,维持美国在全球主导地位的总统;另一方面,黑人总统奥巴马与最有可能与共和党候选人的摩门教派的罗姆尼竞争,成为美国大选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盖洛普民调显示,现有总统施政满意度、经济信心指数和国家发展方向满意度都低于历史上总统竞选连任时的水平,经济复苏状况将成为影响奥巴马能否连任的关键因素.与奥巴马相比,罗姆尼如何聚拢党内各派的支持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而在外交政策和竞选资金方面,罗姆尼与奥巴马有较大差距.当前罗姆尼的民意支持率仍落后于奥巴马.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间选民和政治倾向摇摆的州中有更多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4.
2012年的美国大选是“全球选举年”的重中之重。里克·桑托勒姆退出角逐,纽特.金里奇和罗恩’保罗的弱势使得米特。罗姆尼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几无悬念。罗姆尼赢得共和党预选的原因在于其雄厚的竞选资金、共和党人的广泛支持、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对竞选策略的恰当运用。笔者认为,在2012年末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连任优势明显,但罗姆尼逆势翻盎的希望仍在。  相似文献   

5.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对美国总统选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有助于预见美国总统选举,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政治思潮是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1860年以来,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直交替左右着美国总统选举。一般来说,当保守主义思潮占据美国社会主流地位时,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机会就比较大;而当自由主义思潮占据美国社会主流地位时,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机会就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中美建交2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由于美国方面的原因,中美关系不时出现波动和挫折。这种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波动,同美国定期的总统选举有密切关系。每当美国进行总统竞选时,美国对华政策都会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其后果往往是引起中美关系的波动,甚至使中美关系成为竞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在美国选举政治中越来越重要。没有大众传媒 ,美国当今的选举就无法进行。大众传媒在预选时期担当筛选人的角色 ,在竞选期间是主要议题的安排者 ,在选举中又成了候选人的评判员 ,同时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也是候选人所要利用的工具。大众传媒削弱了政党在选举中的影响 ,提高了金钱在政治中的地位 ,对候选人的个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增加了选举中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唐晓 《外交评论》2005,(2):33-41
2004 年美国大选中技术构件的改进,提高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竞选开销创历史新高,加深了金钱政治对选举制度民主公平原则的侵蚀;候选人通过谎言和反面信息争取选票,违背了选举制度的诚信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0.
总统选举人制度是美国宪法确立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总统选举制度,即总统既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普选产生,而是由选民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举产生。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总统选举人制度虽然丧失了其独立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但在决定总统竞选策略和总统选举结果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纵观美国总统竞选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竞选成功者背后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力量,特别是最近的奥巴马总统的竞选。新媒介发展中有一个不变的起决定作用的线索,就是新媒体与人的行为的互动关系,这个复杂的互动关系中最重要的和核心的是:新媒体为人们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提供了可能性和工具,人们利用新媒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新媒体具有一种改变社会结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9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终于降下了帷幕。年轻气盛的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终于战胜了乔治·布什,赢得了总统的宝座。为这场大选马不停蹄奔忙喧嚣了一年的美国新闻媒介当可暂喘一口气.养精蓄锐,待3年后再披挂上马,重复这4年一次的“文字音像战”。  相似文献   

13.
所有言语行为都具有潜在的政治性。美国总统,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最前沿及最夺人眼球的一面,从其作为候选人开始就逐渐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甚至用语,因而也就催生了大量的总统语汇。而英语词汇作为一种具有强大信息功能的载体,是我们了解英美社会的窗口。美国总统语汇就为我们提供了探究美国总统政治的一个另类的窗口。本文简要地列举分析总统语汇中最常见的一些词缀或词根、其产生的背景和所运用的构词法。  相似文献   

14.
《外交评论》2018,(1):98-127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竞选和就职以来,展现出诸多非传统、非常规的个性特质、行为习惯和施政方式,其多项政策举措持续引发争议,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界定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生态。在政治心理学的人格理论看来,特朗普的自恋型人格是驱动其参加总统竞选的主要根源,深刻塑造了特朗普的政治理念和政策偏好,使其在权势、利益、秩序、道德等很多国际政治基本概念的理解上与往届政府多有不同,总统角色的演绎成为其个体人生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全神贯注于提高‘神圣的我’的价值地位"。基于对特朗普执政一年以来各方面成绩的梳理,文章认为这种人格兼有其正向和负向效应,在提升了政治决策的效率、集中性与专注度的同时,容易在个体层面产生认知盲区、组织层面导致小集团思维、国家层面缺乏利益竞逐的战略性和目的性。特朗普主义容易沦为总统本人的个体叙事,与美国的国家叙事出现分野。  相似文献   

15.
综观对美国政治选举中新媒体应用的研究,偏重强调新媒体的应用形式、对候选人宣传的作用和候选人通过新媒体加强竞选成功的过程,而缺少新媒体对美国大选中选民群体结构的影响、对民意表达及民意选择的影响以及对政党政策变动的影响。在对选民的影响中,新媒体改变选民群体的构成,改变民意表达与民意选择的方式,并通过"过滤气泡"引导选民做出特定的选择。在对政党或候选人的影响中,新媒体间接改变两党相对得票,削弱两党垄断,改变信息反馈方式,从而促使候选人不断调整政治营销。  相似文献   

16.
基层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理应对选民负责。将竞选机制引入基层人大代表选举,能体现人民群众的集体意志,切合群众路线精神。目前,我国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选举过程缺乏监督、候选人的产生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从增加代表候选人申请环节,平衡组织推荐、选民推荐和自荐代表的比例,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竞选的经费,增进候选人之间、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交流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例说明美国是最喜欢用武力处理国际关系的国家。战争的伤亡会影响美国的民意,反战的民意进而会影响政策的实施,甚至影响总统竞选连任,但不会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18.
在失去总统宝座8年之后.有黑人血统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代表民主党一举夺回执政权力。民主党人重新成为白宫的主人,美国人民迎来了这个国家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与信仰保守主义的前共和党政府不同,民主党是信奉自由主义的政党。保守主义的共和党认为,为了确保公民自由,政府不能过多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自由主义的民主党则深信,美国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此之严重,如此之深刻,非得政府出面参与解决不可。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宣布参加美国2008年的总统竞选。美国前第一夫人无疑是她身上的第一张政治标签。几年来,她一直以纽约州参议员的身份活跃在美国政坛,其出众的政治才能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同。此次,在2008年总统大选拉开帷幕之际,她高调宣布参选,夫妻并肩站立的身影,唤醒了无数民众对克林顿时代的美好回忆,这也标志着美国民主党又一次吹响了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刺的号角。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精英“竞选顾问团”卢湾区打浦街道建中社区是全区首家开展居民区团支部直选工作的社区。7名候选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为大二学生,最小的则刚上初二。为了帮助候选人进入角色,打浦街道团工委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和候选人结对。第一阶段是会面交流,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